劳务派遣受伤由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用人单位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按时缴纳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和用工单位负责,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一、开办劳务派遣机构应当具备下列的条件:
1、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200万元;
2、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劳务派遣管理制度;
3、有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固定的经营场所和设施;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开办劳务派遣机构需要的材料:
1、劳务派遣经营许可申请书;
2、营业执照或者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3、公司章程以及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或者财务审计报告;
4、经营场所的使用证明以及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办公设施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等清单;
5、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
6、劳务派遣管理制度,包括劳动合同、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纪律等与劳动者切身利益相关的规章制度文本;拟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劳务派遣协议样本。
劳务派遣是临时工吗
劳务派遣不一定是临时工。
劳动派遣是只是一种用工的方式,不一定都是临时工的,有的员工也是与派遣公司签订长期的或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的,所以,在法律上说,劳务派遣并不一定是临时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
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第二十二条规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其次,根据伤残等级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力派遣合同产生劳动争议而起诉,以派遣单位为被告;争议内容涉及接受单位的,以派遣单位和接受单位为共同被告。
-
派遣方在劳务派遣工工伤问题中的法律责任
328人看过
-
劳务派遣中的工伤问题:雇员权益与责任分担
54人看过
-
工厂倒闭,派遣工赔偿问题研究
448人看过
-
研究劳务派遣工转正限制
111人看过
-
劳务派遣责任归属问题的思考
159人看过
-
工伤赔偿是否受劳务派遣影响的研究
424人看过
-
劳务派遣工伤如何认定的问题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18劳务派遣劳动者工伤可以去当地的社保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看自己是与派遣公司还是实际的用工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一、一劳动者虽与用工单位无法律关系,但如果劳动者发生工伤、死亡、医疗等特殊情况,必要时,用工单位得代行劳务派遣单位职责,及时支付相关费用,妥善安置劳动者。例如跨省、市、区的劳动派遣,涉及他国的对外劳务派遣,均须用工单位办理派遣单位对劳动者应尽职责,是后,用工单位再与派遣单位根据合同进行结算。二
-
劳务派遣工和劳务派遣企业解散赔偿的问题天津在线咨询 2021-11-07公司解散,根据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劳务派遣工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劳务派遣单位的责任,劳务派遣员工的工伤事故怎么处理?青海在线咨询 2022-04-12劳务派遣人员工伤的处理程序:劳务派遣又称人才派遣、人才租赁、劳动派遣、劳动力租赁,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由要派企业(实际用工单位)向派遣劳工给付劳务报酬,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之间,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派遣劳工与要派企业(实际用工单位)之间。劳务派遣人员工伤事故处理程序如下:1,劳务派遣员工出现工伤首先由用工单位第一时间送到医院给予急救。2,由用工单位或
-
劳务派遣工辞职流程的问题天津在线咨询 2022-04-241,劳务派遣的辞职向派遣公司提出,应当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派遣公司 2,派遣公司应当及时通知用工单位,办理派遣职工工作交接手续 3,离职时由派遣单位结清工资及相关费用、出具终止合同证明 4,相关规定: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十四条被派遣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务派遣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被派遣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劳务派遣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被派遣劳动者通知解除
-
工伤赔偿程序问题研究的问题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03事故发生后,受伤职工应及时进行工伤认定,工伤认定是工伤保险赔偿的第一步。 为切实实现劳动者的工伤救济权,《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一系列的程序,工伤认定是工伤保险赔偿的第一步,也是工伤保险赔偿必经之路,只有对职工伤害性质予以依法认定之后,才可能出现“工伤”赔偿问题。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根据申请对工伤性质予以确认的行政行为,工伤认定权归属于行政机关,也就是说,只有劳动行政部门才具有工伤性质的决定权,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