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获悉,4月16日参与此事件听证会的19人中,有12人在会上就建议不批捕,另有7人未明确表态。不过,参加听证的代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批捕并不意味着彻底免责,依然按正常法律程序进行,只不过没有逮捕的必要而已。
据悉,目前养母李某某已经被取保候审,而养子小桂昨日正式回学校复学。
不批捕仍将承担法律责任
2015年4月19日,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检察院对涉嫌故意伤害罪的犯罪嫌疑人李某某依法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浦口区检察院经审阅案卷、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听取被害人及辩护人的意见,并以公开听证的方式广泛听取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后,认为李某某涉嫌故意伤害罪,但无逮捕的必要。
消息传出后引起社会热议,全国打拐办主任陈士渠公开在微博表示反对意见,称这一结果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最近颁布的司法解释背道而驰!
然而有参与过4月16日检察院听证会的代表告诉记者,不批捕并不意味着不需负法律责任。
南京中院少年庭陪审员、听证代表黄琼花告诉记者,目前案件的具体流程是,在检察机关宣布不批捕后,公安随后会准予李某某取保候审,同时公安进一步侦查,待侦查结束,将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之后检察机关若提起公诉,法院就将开庭审理李某某涉嫌故意伤害案。她强调,不予批捕并非不再提起公诉。
据她了解到的情况,目前,公安机关正在补充侦查该案,在案件侦查完结后仍会向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检察机关之后可能会向法院起诉,以涉嫌故意伤害罪追究李某某的刑事责任。所以大家不要误解也别灰心,该案注定将是国家推动未成年人保护的典型案例。
男童已复学但居无定所
昨日,广州日报记者连线目前正在南京的小桂生父老桂,老桂告诉记者,他并不知道检察院已经宣布对李某某不予批准逮捕的消息。昨日,小桂事发后第一次回到原来的学校恢复上课。
老桂告诉记者,孩子昨日复学,放学回来后情绪还不错,知道自己能继续在南京上学就很高兴。但是,对于是否要回到养母家的问题,老桂表示,目前孩子情绪稍微好一点,他们还没有细问。
虽然,已经恢复上学,但小桂仍然面临很多现实困难。由于暂时无法回到养母家中,老桂一家三口在南京并没有固定落脚的地方,夫妻二人带着小桂仍处于居无定所的状态。老桂说,养父曾主动打过电话联系他,也认同要让孩子继续读书的想法,但是由于养母的案情未有定论,目前也暂时无法为小桂提供住所。
老桂告诉记者,他们这次出来只带了几千元,无法在南京安定下来,虽然小桂已经复学,但目前他也不知道日子久了怎么办?家里还有一个12岁的女儿在读书,不回去,女儿也没人照顾!
是否继续被收养要看男童意愿
养母能否继续收养小桂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李某某的辩护律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是否继续收养应该看双方的意愿,相信两人不但会很快见面,并且孩子还会回到南京与养父母一起生活。
对于有媒体质疑李某某在收养过程中存在虚假材料的问题,辩护律师表示,违规收养只是民政部门的一个说法,但按照法定程序来说,还需要办理相关的手续来正式申请这个收养,养父母也会据理力争,来完成收养手续。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继续生活在一起,也就是说,虽然目前收养的行为受到有关部门的质疑,但并不影响继续维持现有的收养关系。
小桂的生父老桂表示,目前还不确定是不是继续让养母收养小桂,他也在考虑是否自己抚养孩子在南京读书,但是由于家中还有一个女儿,如果要让小桂在南京读书,无法两头照顾,最终还是要看小桂的个人意思,如果他还愿意跟养母,我们也会考虑。
南京浦口区检察院详解不批捕李某某四大理由
2015年4月12日,南京市公安局高新技术开发区分局以李某某涉嫌故意伤害罪向浦口区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该院经审阅案卷、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听取被害人及辩护人的意见,并以公开听证的方式广泛听取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后,认为李某某涉嫌故意伤害罪,但无逮捕的必要,遂于4月19日依法作出了不批准逮捕李某某的决定。主要理由有四点:
1.逮捕是刑事强制措施的一种,并不等同于刑事处罚。本案中,李某某的行为已经涉嫌故意伤害罪,理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逮捕仅是一种强制措施,是否逮捕不会影响对其刑事责任的认定,逮捕并不意味着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了刑事处罚,不逮捕也不意味着宣告犯罪嫌疑人无罪。
2.对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犯罪嫌疑人李某某无逮捕必要。具体到本案,犯罪嫌疑人李某某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属于轻微刑事案件。李某某归案后,在侦查阶段以及审查逮捕阶段均能够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行为,认罪态度端正,真诚悔罪。
目前全案基本证据已得到搜集、固定,不需要再通过对李某某采取羁押的方式进行调查取证。
李某某在南京有固定的住所和稳定的工作,无任何前科劣迹,表现一贯良好;经评估,对其采取取保候审的方式也不会对被害人再次造成人身伤害或者打击报复,因此,具备取保候审的条件。
综上,对犯罪嫌疑人李某某不批准逮捕、不采取取保候审等强制措施,不会妨碍刑事诉讼过程的顺利进行。
3.该案的发生系事出有因。犯罪的动机和目的是我们办理案件过程中需要认真考虑的因素。本案中,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实施故意伤害犯罪的动机是因为未成年子女的教育问题,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能力。但李某某为了教育子女采取了不当的方式,其没能用平等对话的方式与未成年子女进行沟通交流,而是选择了棍棒教育这一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方法,导致了危害结果的发生。该案系不当的家庭教育方法而引发的刑事案件,因此李某某实施故意犯罪与其他故意虐待、无端殴打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有所差异,其主观恶性也相对较小。
4.不批准逮捕符合各方当事人意愿。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等规定,处理监护侵害行为,应当遵循未成年人最大利益原则,充分考虑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人格尊严,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本案被害人向我们表达了想见妈妈的意愿,被害人亲生父母向我院表示不希望批捕李某某,在我院4月18日召开的听证会上,绝大多数与会人员从多个角度表达了赞成不批准逮捕的观点。因而,对李某某批准逮捕,继续对其进行羁押,会对被害人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很可能会引起新的心理创伤,对其造成二次伤害。因此,在不影响刑事诉讼活动前提下对李某某不批准逮捕,有利于被害人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学习状态,将有利于其健康成长。
法律小贴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
幼儿园老师虐待儿童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89人看过
-
虐童有哪些法律责任?
223人看过
-
虐童法律责任包含哪些
196人看过
-
儿童虐童要受什么法律责任?
231人看过
-
虐待儿童的父母或老师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267人看过
-
虐童会受到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391人看过
家庭暴力是一种违法行为,当发生家庭暴力行为时,受害人及其亲属应当及时向有关机构反映情况。 对家庭成员实施家暴行为,受害方或亲属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警方应当到现场进行调查,根据其受害者的受伤情况,及时将受害者送至医院治疗;对于实施家暴者,... 更多>
-
幼儿园虐童案责任谁承担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6-14虐童案件中,如果幼儿出现人身损害后果,应由幼儿园对教师的职务行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另外,如果当事教师构成犯罪,教师还需承担刑事责任。 罪刑法定,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我国并没有虐待儿童罪。
-
在我国法律中虐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07对此《刑法》对虐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作了详细规定,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而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虐待罪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给治病或者强迫作过度劳动等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情节恶劣的行为。 那么如果是有血缘关系的呢 由血缘关系而引起的家庭成员,这是由于血亲关系而产生的家庭成员 包括
-
虐童的相关法律,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呢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08施虐幼儿园老师致受虐儿童人身损害时,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受虐儿童的监护人可以向施虐老师主张,也可以向幼儿园主张。施虐老师与其所在幼儿园之间承担的是连带赔偿责任。 施虐幼儿园老师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有赔礼道歉、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但是,现实中,一般受虐儿童所受的身体伤害很轻微,这就使得受虐儿童的监护人主张赔偿时陷入困境,能获赔偿的项目和金额也微乎其微,只有精神损害抚慰金,法官可以凭自由裁量权多判一
-
虐童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具体是什么求解澳门在线咨询 2022-06-14【第七条】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 虐童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
-
幼师虐童罪要承担刑事责任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21幼儿园老师虐待儿童,如果情节恶劣,造成严重的后果,要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幼师虐童算刑事责任吗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