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犯罪主体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15 22:12:18 244 人看过

一、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犯罪主体是什么?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

二、如何认定是否构成徇私舞弊不征税款罪

徇私舞弊不征款罪,是指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徇私舞弊不征款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侵害的客体是国家的税收征收管理制度和国家税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全国人大常委会相继通过了《税收征收管理法》等一系列涉税法律、法规,来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徇私舞弊不征款,不仅会使国家的财政收入受到损失,侵犯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而且侵犯到了税务机关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侵犯国家税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1)税务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行为首先必须是利用职务之便进行的。

所谓利用职务之便,是指利用职权或者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职权是指本人职务范围内的权利;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是指虽然不是直接利用职权,但是利用了本人的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

(2)必须有不征、少征应征税款的行为。

所谓应征税款,是指税务机关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税种税率应当向纳税人征收的税款。

所谓不征,是指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明知纳税人应当缴纳税款,但是不向其征收,或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擅自决定纳税人免缴税款。

所谓少征,是指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向纳税人实际征收的税款少于应征税款,或者明知不具备减税条件,弄虚作假擅自决定减税的。

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的行为表现在税收征管的各个环节中,如税务登记、帐簿、凭证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包括税款的缴纳、退还、补缴和追征、税收减免、应纳税额的核定、纳税担保)以及税务检查,税务工作人员只要在上述各个环节中违背事实和法律、法规。滥用征管职权,搞虚假税务登记,涂改帐簿,伪造纳税凭证、擅自减少应纳税数额等,都是徇私舞弊行为。

(3)不征、少征应征税款的行为必须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的损失。

即税务机关工作人员虽然有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的行为,但并未因此而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便不构成犯罪,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应该是指行为人徇私舞弊,不征或少征的税款,由于主客观原因,国家无法再实际予以征收。如果行为人不征或少征的应征税款,税务机关发现以后,依法征收并如数收归国库,那么则不能认为行为人不征或少征的应征税款已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从而不认为成立犯罪。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以下两种情况认定为“遭受重大的损失”应予以立案:为徇私情、私利,违反规定,对应当征收的税款擅自决定停征、减征或者免征,或者伪造材料,隐瞒情况,弄虚作假,不征、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损失累计达10万元以上的;徇私舞弊不征、少征应征税款不满10万元,但具有索取或者收受贿赂或者其他恶劣情节的。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要件是特殊主体,是履行征收税款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即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

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也就是指在各级税务局、税务分局和税务所中代表国家依法负有向纳税人或纳税单位征收税款义务并行使征收税款职权的人员。

4、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即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明知自己不征或者少征税款的行为,破坏了有关税收管理法规,会给国家税收造成严重损失,仍然希望或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过失不构成犯罪,如果税务工作人员在税收征管中玩忽职守,严重不负责任,过失地给国家税收造成重大损失的,应按本法第397条的玩忽职守罪追究刑事责任,至于行为人的犯罪动机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为了贪图钱财等不法利益,有的是因碍于亲朋好友情面而徇私舞弊,有的是出于报复或嫉妒心理而徇私舞弊等,动机如何对本罪构成没有影响,可以在量刑时作为因素之一予以考虑。

在我国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主体是指国家的行政执法人员。其实有些情况下,案件本身可能遇到的情况是比较复杂的,是否移交刑事案件应当根据实际的情况分别进行处理,但是面对徇私舞弊的这种状况,法院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分别进行处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5日 14:2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犯罪动机相关文章
  •  哪些情形可以构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针对的是行政执法人员,主观方面只能是出于故意,侵犯的客体是行政执法机关的正常执法活动,客观方面存在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符合以下条件将构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1.本罪针对的是特殊主体,即行政执法人员;2.主观方面只能是出于故意;3.侵犯的客体是行政执法机关的正常执法活动;4.客观方面存在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即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不将涉嫌违法犯罪的单位或者个人移交给司法机关处理的行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一种罪名。该罪名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点:1. 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的工作人员;2. 行为要件: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不将涉嫌违法犯
    2023-08-20
    199人看过
  • 认定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后会被怎样判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二条【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通风报信会构成什么罪通风报信构成窝藏、包庇罪。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徇私情、私利,伪造材料,隐瞒情况,弄虚作假,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刑事案件,不移交司法机
    2023-04-05
    397人看过
  • 徇私舞弊罪案件审判
    徇私枉法罪判刑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犯徇私枉法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司法工作人员贪赃枉法,犯本罪,同时又构成受贿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协警是否构成徇私枉法罪协警的定位是“辅助”警力,属于专业的群防群治队伍,不具有行政执法权。在机构性质上,协警能构成徇私枉法罪的虽然协警队伍属于财政补助性事业单位,但它不是一级授权联防队。协警必须在在编民警的带领下开展各项工作。在涉及需依法定职权才能完成的任务时,只能由在编民警完成,协警仅起辅助作用。从法理上讲,协警拥有的只是权利而非权力,此权利与一般公民所享有的没有差别。在执法权限的规定上,协警制度并没有突破联防队(工纠队)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
    2023-07-03
    243人看过
  • 第四百零二条【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定义、量刑】
    刑法解释:第四百零二条【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定义、量刑】第四百零二条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解释】本条是关于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及其处罚的规定。本条规定的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行政处罚权是法律赋予行政执法人员的权力,行政执法人员对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必须遵守法律规定,实事求是,认真执法,任何违背法律,以行政处罚代替刑罚的行为都应当予以惩处。为保证行政执法机关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的案件,国务院于2001年7月9日公布《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规定将行政执法机关定义为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对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妨害社会管理秩序以
    2023-06-11
    344人看过
  •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量刑标准与司法解释
    [释义]本罪是指行政执法人员询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刑法条文]第四百零二条行政执法人员佝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相关法律]《行政处罚法》第六十一条行政机关为牟取本单位私利,对应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以行政处罚代替刑罚,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责令纠正;拒不纠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狗私舞弊、包庇纵容违法行为的,比照刑法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相关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199.9.9高检发释字[1999]2号)二、演职犯罪案件(十)询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案(第402条)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行政执法人员,询私情、私利,
    2023-06-07
    299人看过
  • 商检徇私舞弊罪是否构成刑事案件
    商检徇私舞弊罪既遂的刑事责任:对行为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则对行为人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伪造检验结果的,就可构成该罪的既遂。一、商检失职罪最新立案标准?商检失职罪最新立案标准有:1、致使不合格商品出入境,严重危害生命健康的;2、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以上,间接经济损失75万元以上的;3、造成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以上的;4、致使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液态废物和气态废物等进入境内的;5、引起国际经济贸易纠纷,严重影响国家对外经贸关系,或者严重损害国家声誉的。根据《刑法》第四百一十二条规定,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伪造检验结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前款所列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对应当检验的物品不检验,或者
    2023-03-31
    74人看过
  • 什么是商检徇私舞弊罪,商检徇私舞弊罪怎么判?
    一、商检徇私舞弊罪怎么判?根据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施行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规定,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涉嫌在商品检验过程中,为徇私情、私利,对报检的商品采取伪造、变造的手段对商检的单证、印章、标志、封识、质量认证标志等作虚假的证明或者出具不真实的结论,包括将送检的合格商品检验为不合格,或者将不合格检验为合格等行为的,应予立案。如果人民检察院已经立案,以商检徇私舞弊罪起诉到法院,根据我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伪造检验结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什么是商检徇私舞弊罪?商检徇私舞弊罪,是指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故意伪造检验结果的行为。本罪的犯罪构成为:行为人须是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
    2023-06-03
    368人看过
  • 我国刑法中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规定有哪些?
    我国刑法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行政执法机关的正常执法活动;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行政执法人员;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为故意。我国刑法非法变卖土地使用权罪的构成要件?我国刑法非法变卖土地使用权罪的构成要件: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土地管理制度;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变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以牟利为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二条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7-05
    382人看过
  • 阜阳2工商副所长涉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安徽省阜阳市检察机关日前以涉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刑拘了两位工商所副所长。据初步侦查,两人在接到一起投诉后,明知经销商销售劣质奶粉导致一位婴儿死亡,因接受了吃请、贿赂而违法调解、罚款了事,不调查、不汇报、不移交司法机关,且在即将案发时伪造材料、隐瞒事实真相,情节恶劣并造成严重后果。犯罪嫌疑人白啟祥、李亭君都是阜阳市工商局颍泉分局周棚工商所副所长。据颍泉区检察院初查:颍泉区居民张林伟的女儿张蓉蓉2003年4月3日出生后,食用从张俊田经营的超市购买的绿元牌奶粉两个月后出现不良症状,8月7日因全身浮肿、皮肤溃烂住院治疗,后被确诊为营养不良综合征。8月13日张蓉蓉死亡。9月2日张林伟到周棚工商所投诉,所长刘焱、副所长白啟祥、李亭君受理此案并要求他提供奶粉样品、缴纳6000元鉴定费。张林伟因无钱缴纳而投诉未果,9月15日他将家中留存的绿元牌奶粉送交阜阳市卫生局鉴定,检测结果为不合格产品,蛋白质含
    2023-04-22
    252人看过
  • 徇私舞弊罪的量刑标准及不移交刑事案件的相关规定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量刑标准为:一般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刑事案件量刑标准量刑要素分为法定要素和酌定要素。法定要素系法律明文规定在量刑时必须考虑的因素;酌定要素系虽无法律的明文规定,但根据刑事政策和审判实践经验,在量刑时可以酌情考虑的因素。量刑要素包括社会危害性要素和人身危险性要素两类。社会危害性要素是指由犯罪的客观危害和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综合体现决定的因素;人身危险性要素是指反映犯罪人再次犯罪可能性的因素。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
    2023-07-06
    142人看过
  • 办理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案怎么确认立案标准?
    按照土地用途不同使用期限也不相同。国有土地依照不同用途,使用年限分为以下几类:1.居住用地70年;2.工业用地50年;3.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年限为50年;4.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5.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的,自动续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二条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一)居住用地七十年;(二)工业用地五十年;(三)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五十年;(四)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四十年;(五)综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民法典》第三百五十九条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的,自动续期。续期费用的缴纳或者减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2024-05-10
    76人看过
  • 刑事案件的徇私舞弊现象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是指,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导致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触犯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犯罪分子,犯罪情节较轻的,会被法院判处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如果犯罪分子的行为给公私财产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会被法院判处五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怎么处罚犯徇私舞弊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是行政执法人员。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行政执法机关的正常执法活动。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刑法》第四百零四条规定,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07-01
    410人看过
  • 划清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与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界限
    从主观目的看,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也是为了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但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1)犯罪主体不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主体只能是行政执法人员,而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主体是特定的司法工作人员。(2)行为方式不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主要以不作为方式表现,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则表现为作为处罪。行为人与犯罪分子事前通谋,在其实施犯罪后,为其通风报信、提供便利的,构成犯罪分子所实施的犯罪的共犯,不以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论处。非司法工作人员非行政执法工作人员与司法工作人员、行政执法工作人员相勾结,共同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可构成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共犯。
    2024-01-31
    295人看过
  • 刑事案件中涉嫌徇私舞弊不移交的立案标准详解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立案标准如下:1、对依法可能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法案件不移交的;2、3次以上不移交犯罪案件,或者一次不移交犯罪案件涉及3名以上犯罪嫌疑人的;3、司法机关发现并提出意见后,无正当理由仍然不予移交的。涉嫌盗窃的刑事案件立案标准是多少一般盗窃案立案标准是1000元至3000元以上,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1000元至3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万元至1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0万元至5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二条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7-04
    383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动机是指刺激和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驱力。它回答犯罪人基于何种心理原因实施犯罪行为,故动机的作用是发动犯罪行为,说明实施犯罪行为对行为人的心理愿望具有什么意义。... 更多>

    #犯罪动机
    相关咨询
    •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怎么认定?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的界限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4-28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怎么认定?区分本罪与徇私枉法罪的界限两罪都是特殊主体,都表现为徇私枉法,都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但两罪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1)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后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2)客观行为不同。本罪是利用行政执法的职权,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的行为;后罪则表现为利用司法职权,违背事实和法律,作刑事枉法追诉或者枉法裁判的行为。(3)本罪
    • 为什么说徇私舞弊犯的罪不移交量刑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7-06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量刑: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与徇私枉法罪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05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与徇私枉法罪的区别在于: (1)主体不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徇私枉法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 (2)客观行为不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利用行政执法的职权,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的行为;徇私枉法罪则表现为利用司法职权,违背事实和法律,作刑事枉法追诉或者枉法裁判的行为。 (3)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行政机关
    • 徇私舞弊罪是否不移交刑事案件最新的处罚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9-30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徇私舞弊罪不移交刑事案件可以判多少年?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9-30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