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权能质疑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2-14 17:44:10 422 人看过

依照通论,人身权乃是人格权和身份权的合称,因此人身权又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两种。荣誉权既为人身权,但其性质是属于人身权中的人格权,

还是身份权,抑或兼有人格权和身份权两种属性,学术上则大有争议。笔者认为,荣誉

权既非人格权或身份权,也不存在所谓其兼有人格权和身份权的双重属性。荣誉权根本就不能为人身权所包容,因而其也就不应作为一种独立的民事权利存在。

所谓人格权,是指民事主体固有的,以人格利益为客体,为维护民事主体具有法律上

的独立人格所必备的民事权利。因此,“人格权是主体对自身的权利,是维护主体存在

所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其性质与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出生、死亡、失踪相同,均属

于主体自身事项”。多数大陆法国家的民法典甚至把人格权与自然人一并在民法

总则中规定而不是另行独立设编,以体现人格权与民事主体的不可分离性。而所谓荣誉

权则明显不具有上述特征。因为荣誉或是特定人从特定组织获得的专门性和定型化的积

极评价,或是“公民在学习、生产、工作或斗中表现突出、成绩卓著、立有功勋而获

得的光荣称号”。说明荣誉权并不是民事主体与生俱来的固有权,而是部分民事主体因获得了某种“

荣誉”以后产生的;荣誉权也不是维护民事主体独立人格所必需的,民事主体无论是否

享有荣誉权,其独立的人格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因此,把荣誉权认定为人格权,其谬误是显而易见的。

主张荣誉权的性质是身份权而不是人格权的学者认为,荣誉权是公民和法人对自己的

荣誉依法享有的不受他人非法侵害的权利。荣誉是社会、国家通过特定的机构或组织给

予公民或法人的一种特殊的美名或称号。荣誉不是社会给予每个公民或法人的评价,而

是授予在各项社会活动中成绩卓越有特殊贡献的公民或法人的,因而荣誉权并非是每个

公民或法人都享有的,因此,荣誉权不是人格权而是身份权。从荣誉权不是每个民事主体与生俱来的

固有权以及其作用也不是维护民事主体人格所必需的角度,否认荣誉权是人格权,当然是无可非

议的。但能否因此就说明荣誉权为身份权,则应另当别论。关于身份权,人们一般是从

字面上理解其含义的,认为“身份权是民事主体基于某种特定的身份而依法享有的一种

民事权利”。这样理解身份权显然是肤浅的,甚至是不准确的。台湾地区学者史尚宽认为,

“民法上的身份云者,谓基于亲属法上之相对关系之身份,有一定身份然后得享有之权

利也。例如家长权为家长对其家属之身份,夫权为对其妻之身份,亲权为父母对于子女之身份,是也”。因此,民法上的身份权实际是指亲属权。我国不少学者对此也持相同的观点,认

为“现今,身份权主要在亲属、夫妻、亲子、家长家属之间产生出来的人身权,应由婚姻家庭法予以调整和保护”。身份权是存在于一定身

份关系上的权利,主要存在于亲属的身份关系之上,故也称亲属权”。有的学者甚至据此认为我国现

行人身权只有人格权一系列的权利构成,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身份权制度。从大陆法国家的民事立法实践来看,也只存在亲属权制度;从目前我国正在制定民法典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学

者起草的草案,还是最后由人大法工委提交全国人大首次审议的草案,其中也只有亲属权制度,而没有所谓身份权制度。说明在我国,无论是学者还是立法

机构对人身权即为亲属权的观点的广泛的认同。既然民法上的身份权实际上是发生在具

有亲属的身份关系上的人身权,所谓的荣誉权明显不具有这种性质。因为“基于荣誉称

号产生的‘身份’与民法上的身份切不可混淆。就本质而言,荣誉称号所产生的‘身份

’如‘劳动模范’无异于因职业产生的‘身份’如公务员、学生等”。不应属于民法的调整的范围,因而其也就不能成为民法上的身份权。

至于有人认为《民法典》规定:“公民、法人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

民、法人的荣誉称号”。“根据前一句话,荣誉权是人格权;根据后一句话,荣誉权为身份权”。

因而得出荣誉权具有人格权和身份权双重属性的结论,其错误更是不言而喻:如前所论

,荣誉权既非人格权,也非身份权,又何为其具有人格权和身份权双重属性!

荣誉权,是指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获得的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其特征有二:其一,荣誉权的客体是荣誉的本身及荣誉本身所包含的利益。其二,荣誉权既是一种既得权,也是一种期待权。

荣誉既得权表现为荣誉权人对其已经取得的荣誉及其利益的独占权,其他任何人都对这一权利客体负有不得侵犯的法定义务。荣誉期待权,即荣誉获得权主体在符合法定条件时,而组织没有授予其荣誉,就可以向组织主张应获得的荣誉的权利。荣誉获得权指向的对象也是荣誉,因此不影响荣誉权客体的一致性。

任何个人、媒体,不得发布捏造虚假信息、刊登诽谤新闻,否则构成侵犯荣誉权。如果是真实新闻事件发布,或辱骂对方,则不构成侵犯荣誉权。

《民法典》

第九百九十条【人格权定义】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5日 18:1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人格权包括荣誉权吗
    一、人格权包括荣誉权吗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明确规定,人格权是包括荣誉权的。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均属于人格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二、什么是人格权人格权是一种非财产权,因而与财产权相区别。人格权是一种支配权,因而具有排他的效力。人格权是一种绝对权,因而任何他人都不得妨碍其行使。最后,人格权还是一种专属权,即他人不得代位行使。人格权是社会和个体生存发展的基础,属于整个法律体系中的一种基础性权利。现在世界各国宪法均将人格权的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在中国,我们应该就人格权在意识形态体系中探讨或者将人格权置于实质法律中探讨加以研究。三、人格权具备哪些法律特征1、主体普遍性。一般人格权的主体,是普遍主体。一般人格权仅自然人享有,法人或其他组
    2023-04-14
    288人看过
  • 荣誉权是基本权利吗
    一、荣誉权是基本权利吗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由《宪法》规定:人身与人格权,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荣誉权属于人格权,所以荣誉权是基本权利。二、荣誉权的内容1、荣誉保持权。荣誉保持权,指民事主体对获得的荣誉保持归己享有的权利。2、精神利益支配权。精神利益支配权,是指荣誉权人对其获得荣誉中精神利益的自主支配权。对精神利益的支配包括对该种利益的占有、控制、利用,但不得将荣誉的精神利益予以处分,如转让他人享有或转让他人利用。3、物质利益获得权。物质利益获得权,指权利人对附随于荣誉的物质利益所享有的法定取得权。此权意味着权利人在获得荣誉的情况下,有权依照领奖的章程或授予机关、组织的奖励法,对应该获得的物质利益而主张权利。4、物质利益支配权。物质利益支配权,荣誉权人对于已经获得的物质利益享有支配权。这种支配权有两种形式:其一是完整支配权,其二是有
    2023-05-03
    282人看过
  • 名誉权与荣誉权存在明显的区别,名誉权和荣誉权的联系
    一、名誉权与荣誉权存在明显的区别名誉权与荣誉权存在明显的区别,具体表现为:1.权利主体不同。名誉权的权利主体是所有的民事主体,任何自然人、法人都享有名誉权,具有普遍性。而荣誉权的主体则不是所有的民事主体,而是依据是否获得荣誉的事实而定,因而有的民事主体享有荣誉权,有的则不享有,它具有专属性。2.取得和丧失权利的方式不同。如果公民的荣誉称号被合法取消或剥夺,其荣誉权也就丧失了,但名誉权不会丧失。需要说明的是,公民的名誉权和荣誉权并不一定随着公民的死亡而必然丧失。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死者名誉权是可以得到保护的。因名誉权纠纷产生的案件众多,而荣誉权的诉讼相当少见,原因就是名誉权具有普遍性,侵权方式具有多样性,而荣誉权具有专属性,法律明文规定的侵权方式只有剥夺他人荣誉称号这一种。二、名誉权和荣誉权的联系名誉权和荣誉权的联系有:1.保护客体具有内在的相通性。名誉是指社会公众对自然人、法人的品德、才干
    2023-07-05
    124人看过
  • 哪些是侵犯荣誉权行为,侵犯荣誉权会被判刑吗
    一、哪些是侵犯荣誉权行为以下行为是侵犯荣誉权的行为:1.非法剥夺他人荣誉如有的荣誉授予组织在没有法定理由或非经法定程序的情况下,剥夺他人已获得的荣誉。2.非法侵占他人荣誉这是指行为人以非法的手段,窃取、强占、冒领他人荣誉的行为。3.严重诋毁他人所获得的荣誉主要的行为方式包括对他人获得的荣誉心怀不满,向授予组织诬告、诋毁荣誉权人,或者当众摘人荣誉牌匾、撕人荣誉证书。4.侵害荣誉权人应得的物质利益侵害荣誉权人物质利益的行为主要包括:拒发或少发荣誉权人应得的物质利益(如少发奖金),以破坏他人荣誉为目的故意损毁荣誉权人的奖杯、奖品、奖章等二、侵犯荣誉权会被判刑吗一般情况下,侵犯荣誉权权不会被判刑,但是侮辱、诽谤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该罪的构成应当综合考量时间节点和传播范围等因素进行实质评价,实践中可以参
    2023-06-07
    468人看过
  • 荣誉权的概念
    荣誉权
    荣-誉权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获得、保持、利用荣-誉并享有其所生利益的权利3.笔者认为荣-誉权的特征有二:其一,荣-誉权的客体是荣-誉的本身及荣-誉本身所包含的利益。荣-誉的本身是一种正式社会评价,它是荣-誉权的客体。同样,荣-誉所包含的利益也是荣-誉权的客体。例如获得体育比赛的世界冠军,这种称号是荣-誉本身,因获得世界冠军而得到的奖章、奖金、奖品,以及所获得的尊敬、荣耀等等,都是荣-誉所包含的利益。因此荣-誉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其二,荣-誉权既是一种既得权,也是一种期待权。荣-誉既得权表现为荣-誉权人对其已经取得的荣-誉及其利益的独占权,其他任何人都对这一权利客体负有不得侵犯的法定义务。荣-誉期待权,即荣-誉获得权主体在符合法定条件时,而组织没有授予其荣-誉,就可以向组织主张应获得的荣-誉的权利。荣-誉获得权指向的对象也是荣-誉,因此不影响荣-誉权客体的一致性。关于荣-誉获得权,下
    2023-06-13
    299人看过
  • 劳模的荣誉权
    荣誉权
    媒体针对“著名劳-模李*丽出任北京某家居企业的形象大使”这一事件,展开了激烈的论辩。反对者,认为劳-模是一种“公共资源”“国家荣誉”,劳-模个人无权利用这个身份获得利益。支持者认为,劳-模身份也是通过个人努力得来的,劳-模可以做广告。以上争论,基本是“义理”之辩,本文试图从法律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评价。因为法律毕竟是社会现象、公民行为最终极的评价。首先,我们应对“劳-模”这个称号的权利性质和权益归属进行准确的界定,这是解决争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全国劳动模范”,在我们国家是一种意义重大的荣誉称号,指特定的人从政府部门获得的专门性和定性化的积极评价。劳动模范,在政府、其他公民眼里,仅仅就是一种荣誉称号,但这种称号,一旦通过正当的程序,明确授予一个特定的主体,这项荣誉对获得者本人而言,就具有了双重意义:一是获得了荣誉称号,二是享有受法律保护的“荣誉权”。荣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对其获
    2023-06-13
    221人看过
  • 荣誉权可以被剥夺吗
    一、荣誉权可以被剥夺吗我国法律明文规定,禁止非法剥夺民事主体的荣誉权。《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规定,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另外,第一千零三十一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荣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获得的荣誉称号应当记载而没有记载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记载;获得的荣誉称号记载错误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更正。二、荣誉权的特征包括什么第一,荣誉权的客体是荣誉的本身及荣誉本身所包含的利益。第二,荣誉权既是一种既得权,也是一种期待权。荣誉既得权表现为荣誉权人对其已经取得的荣誉及其利益的独占权,其他任何人都对这一权利客体负有不得侵犯的法定义务。荣誉期待权,即荣誉获得权主体在符合法定条件时,而组织没有授予其荣誉,就可以向组织主张应获得的荣誉的权利。荣誉获得权指向的对象也是荣誉,因此不影响荣
    2023-05-03
    425人看过
  • 荣誉权和名誉权名词辨析
    一、荣誉权和名誉权名词辨析名誉权,是法律规定公民、法人享有的保有和维护自身名誉的权利。但荣誉权只能由对国家和社会做出突出贡献或取得优异成绩而被授予荣誉称号的公民、法人享有。二、名誉权包括隐私权吗名誉权是不包括隐私权的。二者是相互独立的民事权利,不能混同也不是包括和被包括的关系。二者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区别:(一)是主体不同。隐私权仅自然人享有,但名誉权除了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也享有。(二)是客体不同。隐私权的客体是自然人不愿为他人知晓或不宜公开的秘密,而名誉权是公众对特定人的社会评价。(三)是侵害方式不同。常见的侵害隐私权的方式是未经自然人同意或授权而披露、传述、散布、窃取他人的个人隐秘事项,而侵害名誉权常见的方式是侮辱和诽谤。(四)是侵害的内容不同。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人散布、公开的内容并非捏造、虚构的,而是事实;而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人散布的内容是捏造、虚构的,并非事实。(五)是保护方式不同。
    2023-06-07
    253人看过
  • 公民都享有荣誉权吗
    公民的荣誉权和名誉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突出贡献或优异表现而获得荣誉的权利,后者指保有和维护自身名誉的权利。荣誉权是特定类型的权利,而名誉权是一种普遍性的权利。 公民的荣誉权和名誉权是两种不同的概念。荣誉权是指公民因其突出贡献或优异表现而获得荣誉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如诺贝尔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而名誉权则是指公民、法人享有的保有和维护自身名誉的权利,如名誉权、荣誉权等。因此,荣誉权是特定类型的权利,而名誉权是一种普遍性的权利。 公民的荣誉权如何受到法律保护? 公民的荣誉权是指个人在社会中受到尊重和保护的权益。根据法律规定,公民的荣誉权受到法律的明确保护。首先,宪法确保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其中包括了荣誉权的保护。其次,民法和刑法等法律法规对于侵犯他人荣誉权的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此外,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也对于维护公民的荣誉权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保护措施。例如,对于诽
    2024-01-05
    313人看过
  • 荣誉权与名誉权有何不同
    一、荣誉权与名誉权有何不同荣誉权与名誉权的不同如下:1.主体不同。荣誉权的主体特定,仅为获得光荣称号或嘉奖的民事主体享有;而名誉权是所有民事主体都享有的一种人身权。2.客体不同。荣誉权的客体是荣誉称号、证书、勋章、奖章、奖状等,而名誉权的客体是公众对他人的社会评价。3.取得的程序不同。荣誉权需要有关机关或单位授予荣誉的程序而取得,而名誉权的取得无需授予等特殊程序,是自然就享有的。4.能否被取消、剥夺不同。荣誉权可依法被剥夺,名誉权不能以任何方式剥夺。5.侵害方式不同。荣誉主要是否定、贬低、亵渎他人的荣誉等的方式侵害,或者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而侵害名誉权主要是侮辱诽谤。二、损害名誉权的后果损害名誉权的后果如下:1.停止侵害。2.恢复名誉,消除影响。3.赔礼道歉。4.赔偿损失。侵犯公民的名誉权的赔偿。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
    2023-08-06
    492人看过
  • 民法典的荣誉权是什么,名誉权与荣誉权存在哪些联系
    一、民法典的荣誉权是什么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一条民事主体享有荣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获得的荣誉称号应当记载而没有记载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记载;获得的荣誉称号记载错误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更正。二、名誉权与荣誉权存在哪些联系1、保护客体具有内在的相通性。名誉权和荣誉权保护的客体分别是民事主体的名誉、荣誉。名誉是指社会公众对自然人、法人的品德、才干、生活作风、信誉等方面的一般的、总体性的评价。荣誉则是因特定主体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由政府、社会组织授予的一种赞美称号。可见,荣誉和名誉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把荣誉视为名誉的一种特殊形式。2、不是财产权但都与财产权相关。名誉权和荣誉权属于人身权中的人格权,它们都与特定的人身不可分离而且没有直接的财产内容。但是,它们又可以与一定的财产权发生关联。如果公民的名誉权和荣誉权受到侵害,他可以要求赔
    2024-01-23
    165人看过
  • 怎样才算是荣誉权,哪些是侵犯荣誉权行为
    一、怎样才算是荣誉权满足以下两个特征时才算是荣誉权:1.荣誉权的客体是荣誉的本身及荣誉本身所包含的利益。2.荣誉权既是一种既得权,也是一种期待权。荣誉既得权表现为荣誉权人对其已经取得的荣誉及其利益的独占权,其他任何人都对这一权利客体负有不得侵犯的法定义务。荣誉期待权,即荣誉获得权主体在符合法定条件时,而组织没有授予其荣誉,就可以向组织主张应获得的荣誉的权利。综上,荣誉权是指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获得的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二、哪些是侵犯荣誉权行为以下行为是侵犯荣誉权的行为:1.非法剥夺他人荣誉如有的荣誉授予组织在没有法定理由或非经法定程序的情况下,剥夺他人已获得的荣誉。2.非法侵占他人荣誉这是指行为人以非法的手段,窃取、强占、冒领他人荣誉的行为。3.严重诋毁他人所获得的荣誉主要的行为方式包括对他人获得的荣誉心怀不满,向授予组织诬告、诋毁荣誉权人,或者当众摘
    2023-07-09
    123人看过
  • 荣誉权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名誉权与荣誉权区别有哪些?
    一、荣誉权包括哪些基本内容荣誉权的基本内容包括:1.荣誉获得权。民事主体有权获得因其行为而授予的荣誉称号,任何人不得加以妨碍、阻挠和干涉。2.荣誉维护权。民事主体对于已经授予的荣誉有权保持归自己所有,排除他人非法侵害。荣誉一经获得即为民事主体终身享有,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撤销或非法剥夺,也不得转让或继承。3.物质利益支配权。荣誉权人对于已经获得的物质利益享有支配权。这种支配权有两种形式:其一是完整支配权,其二是有限支配权。完整支配权指对荣誉的一般物质利益的支配权,其性质属于财产所有权,即自物权。4.精神利益支配权。荣誉权人对其获得荣誉中精神利益的自主支配权。荣誉权的精神利益指荣誉权人因获得荣誉而享有的尊敬、敬仰、崇拜及荣耀满足等精神待遇和精神感受。二、名誉权与荣誉权区别有哪些名誉权与荣誉权区别有:1.权利主体不同。名誉权的权利主体是所有的民事主体,任何自然人、法人都享有名誉权,具有普遍性。而荣
    2023-06-18
    426人看过
  • 荣誉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荣誉权与名誉权的区别有什么?
    一、荣誉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荣誉权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荣誉获得权荣誉获得权的基本内容有二:一是任何民事主体都有权利通过自己的行为获得荣誉,其他人不得非法妨碍、阻挠其获得,也不能侵占其应获得的荣誉。二是民事主体在获得荣誉的同时,可获得因荣誉所生之利益,如奖品、奖金以及被授予荣誉后所带来的其他物质利益。2.荣誉保持权这是指民事主体对于已被授予的荣誉保持归自己享有,并不被非法取消或剥夺的权利。荣誉保持权意味着荣誉一经授予,即归荣誉权人享有,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取消或剥夺。3.荣誉利用权荣誉作为一种积极的正面评价,它能提升荣誉权人的名誉。因此,荣誉权人可对所获得的荣誉进行利用、支配。4.荣誉权的保护正确地利用、支配获得的荣誉,可提高民事主体的社会地位和市场信誉度,实现既得或预期利益。二、荣誉权与名誉权的区别有什么荣誉权与名誉权的区别在于:1.权利主体不同。名誉权的权利主体是所有的民事主体,任何
    2023-07-05
    436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哪些是荣誉权和名誉权?荣誉权和名誉权有哪些区别?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29
      名誉权和荣誉权是一对既相区别又密切联系的法律概念。两者之间存在如下联系: 第一,保护客体具有内在的相通性。名誉权和荣誉权保护的客体分别是民事主体的名誉、荣誉。名誉是指社会公众对自然人、法人的品德、才干、生活作风、信誉等方面的一般的、总体性的评价。荣誉则是因特定主体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由政府、社会组织授予的一种赞美称号,如某人被评为最佳男主角,以及某人的长篇小说获茅盾文学奖等。可见,荣誉和名誉
    • 法人有没有名誉权和荣誉权吗
      贵州在线咨询 2021-12-19
      法人有名誉权和荣誉权。法人名誉权是社会对法人的信誉、外在形象、经营特色、产品质量、服务态度等各方面的社会评价,往往对其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发生重大的影响。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对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依法所享不可侵犯权利。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 法人享有荣誉权吗
      广东在线咨询 2021-12-19
      法人享有荣誉权。法人的荣誉表示社会的信誉,这种信誉是法人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在它的整个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特别是企业法人的名誉,反映了社会对它在生产经营等方面表现的总的评价。法人的荣誉往往对其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发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法人是有荣誉权的。获得的荣誉称号应当记载而没有记载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记载;获得的荣誉称号记载错误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更正。
    • 盗版侵权荣誉奖吗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17
      你的朋友涉嫌侵犯著作权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 (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三
    • 怎样才能算侵害荣誉权?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6年4月12日)第120条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适用前款规定。第134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1)停止侵害; (2)排除妨碍; (3)消除危险; (4)返还财产; (5)恢复原状; (6)修理、重作、更换; (7)赔偿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