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工资问题解决方法:与用人单位协商;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其他。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一、辞职后不发工资该怎么办
辞职后不发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讨要工资:与公司协商;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直接向人民法院请求支付令;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其他。
二、请病假半天会扣工资吗?
劳动者请病假半天,如果能够提供医院的住院证明和诊断证明的,用人单位不能随意扣工资。用人单位违法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维权:与用人单位协商;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私人老板不发工资去哪里投诉
用人单位不发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员工遇到老板拖欠工资的,可以先私下与老板进行协商、调解;协商不成的,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不用上交费用,也不用请律师;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以上方法都没办法解决的,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需要注意的是,员工应该及时收集并保存好工资欠条和任职证明等证据,以支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如何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退保的难题
264人看过
-
如何解决工资不足还债的难题
337人看过
-
农民工什么意思?如何解决农民工问题
310人看过
-
哪种方法可以最快地解决欠农民工工资的难题
89人看过
-
如何解决农民工讨薪难,农民工讨薪起诉状的内容
70人看过
-
解决农村居民周末16号发工资领取难题
456人看过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
农民工工资拖欠的解决方法:如何迅速解决拖欠工资问题?辽宁在线咨询 2024-12-18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或者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或者未安排加班并支付加班费,或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经济补偿,并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如果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劳动者可以申请
-
如何解决工伤认定中的难题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19首先要认定是否为工伤,工伤是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才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工伤保险中会支付大半,但是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五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对伤残津贴、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要用人单位支付。如果单位没给入工伤保险,那么全都由单位支付。由第三人造成工伤的,由第三人和工伤保险承担责任,用人单位免责。
-
农民工难以获得工资报酬的解决途径江苏在线咨询 2024-11-18关于要求支付工资的途径,有两个选择: 1. 向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是方式简单,缺点是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2. 向当地劳动局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还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优点是除了工资外,还可以主张经济补偿、双倍工资等,并且一般都可以最终解决;缺点是申请劳动仲裁就是打劳动官司,程序
-
如何解决工程款回收难题宁夏在线咨询 2024-12-09在遇到工程款无法收回的情况时,建议尽快寻求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超过了法定的诉讼时效,将可能丧失胜诉权。 如果胜诉,对方在履行期仍未履行法院判决,您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后,将依法查询债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若他名下无财产可供执行且拒绝履行法院生效判决,他可能会被记录在被执行人的信用报告中,并受到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等措施。甚至,他或他的单位法定代表人可能会被司
-
农民工工资拖欠:如何解决未签合同问题山西在线咨询 2024-12-16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农民工的工资被拖欠,且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则可以寻找其他证据证明双方劳动关系,并申请劳动仲裁追讨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以下劳动争议适用该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