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0几岁肇事逃逸怎么处理
在涉及交通事故的案例中,肇事者如若选择逃避法律责任,则须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乃至刑事三方责任。
首先,对于民事责任方面,当事人若在事故发生后实施逃逸行为,将需要独自承担所有的民事赔偿义务,但倘若有证据显示另一方当事人同样存在过失,那么肇事逃逸者的民事赔偿责任便可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
在行政责任层面,如果肇事逃逸行为导致了更为严重的后果,例如引起交通堵塞或其他社会危害,逃逸人员可能面临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其进行车辆驾驶证吊销的惩罚,并且终身无法再次获得机动车驾驶证。
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还需将该决定记录在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中备案,以示惩戒。
最后,在刑事责任方面,肇事逃逸无疑是加重交通肇事罪量刑的重要因素。
一旦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逃逸者将被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而如果因为逃逸行为导致他人死亡,那么逃逸者将面临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厉制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第二款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把别人车蹭了不知道走了算不算逃逸
不经意间造成他人车辆刮擦,且未察觉离开现场,在法律意义上并非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特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明确知晓自身所涉事故责任,却刻意逃避现场并隐瞒事实真相,未向公安机关报告之违法行为。
车辆剐蹭同样视为交通事故,若责任人在无意识状态下离开现场并不被视作逃逸,即其主观意愿上并无规避法律责任之意图。
当他/她存在故意并有证据证实其在知情后仍选择逃逸时,便构成肇事逃逸。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
-
肇事逃逸怎么处理,逃逸怎么处理,有哪些规定?
342人看过
-
14岁肇事逃逸属于几级犯罪
338人看过
-
法律上肇事逃逸处理要几天
384人看过
-
交警处理肇事逃逸一般几天
186人看过
-
交通事故逃逸怎么处理(肇事逃逸最佳处理方法)
313人看过
-
肇事逃逸几天内处理是合理的
401人看过
-
肇事逃逸了怎么办?肇事逃逸交警怎么处理江苏在线咨询 2023-03-2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以故意杀人罪或
-
肇事逃逸怎么处罚扣几分?山东在线咨询 2023-06-16按照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分别视有关情形予以处罚: 1、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的规定,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2、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并且逃逸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第2款的规定,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
-
肇事逃逸不到18岁怎么处罚陕西在线咨询 2023-04-0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
b2肇事逃逸,怎么处理,怎么处理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07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的情节。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致使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21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
-
小事故肇事逃逸交警几天处理西藏在线咨询 2024-04-20小事故肇事逃逸交警三个月内处理。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尸体检验应当在死亡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对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后需要检验、鉴定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