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判缓刑的条件有哪些
判缓刑的条件:
根据现行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第七十四条明确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这就是说,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是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是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三是罪犯不属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对于符合适用缓刑条件的犯罪分子,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怀孕的妇女;已满七十五周岁的老年人,刑法明确规定必须适用缓刑,这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人道主义精神。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二、怎样争取缓刑
1、适用缓刑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适用缓刑必须是确有悔改表现,不关押也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
3、累犯不能适用缓刑。
4、上法院争取缓刑
5、缓刑不需交保证,但要交罚金
在法制化程度不断增高的现在,任何侵权行为问题如果双方解决不了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在判决之后一般严重的罪行就是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这已经是最高的刑罚了,但是有时候为了给犯罪分子改过自新的机会,会有缓刑的情况,目的就是在改造犯罪分子。
-
缓刑两年可缓刑三年缓刑三年有期徒刑缓刑四年
295人看过
-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有期徒刑四年有期徒刑三年半
221人看过
-
有期徒刑一年和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哪个判得更重
219人看过
-
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一年怎么执行,有期徒刑缓刑的条件
375人看过
-
原判三年有期徒刑,再判四年有期徒刑,第三年有期徒刑为四年。
249人看过
-
三年有期徒刑缓刑三年了能坐牢吗
423人看过
-
缓刑一年有期徒刑三年是哪些,徒刑三年缓刑三年,是哪些意思?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03缓刑,就是对于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其具备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在一定期间附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刑法第67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 适用缓刑的对象和条件: (一)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二)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
-
具体是怎样判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31判处三年,四年就是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但是不必坐牢,同时设定4年的考验期限,如果在4年内表现良好,则不再执行坐牢三年的刑罚,如果在4年内表现不好,则按原判决执行有期徒刑三年的决定,也就是坐牢三年。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予以量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
-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缓刑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缓刑的适用条件又是怎样的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2-13缓刑适用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上述刑罚为3年个月6,不适用缓刑。详见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
-
交通肇事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附合缓刑的刑期条件,缓刑条件有哪些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04交通肇事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附合缓刑的刑期条件,可争取缓刑。《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
-
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都是如何处罚的?香港在线咨询 2021-10-22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是判处有期徒刑3年,但没有必要进监狱,同时设定4年的考验期限,4年内表现良好,不再进监狱3年,4年内表现不佳,按原判决执行有期徒刑3年的决定,即进监狱3年。缓刑称缓刑,又称缓刑,是指触犯刑法,经法定程序确认构成犯罪,受到处罚的行为者,首先宣布定罪,暂时不进行量刑,特定的调查机构在一定的调查期限内调查犯罪者,根据犯罪者在调查期间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的处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