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合同双方可以协商确定违约金数额以及违约金的计算方式,但是如果约定违约金超过实际损失30%的,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适当调减,如果约定过低,法院也可以适当增加。因此,违约金条款要在尊重合同双方合意基础之上,兼顾事实公平原则进行确定。即使没有约定违约金也是可以基于实际损失主张损失赔偿责任。
用工合同有没有约定违约金呢?
用工合同可以约定违约金。首先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其次用人单位还可以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第五百八十三条【违约损害赔偿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第五百八十四条【损害赔偿范围】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
货物买卖缺乏合同是否违反约定?
444人看过
-
合同缺乏违约责任约定怎么办
56人看过
-
合同中缺乏违约条款如何解决
229人看过
-
发现租房合同中缺乏违约金赔偿说明
308人看过
-
缺乏违约责任约定的合同,是否能要求赔偿?
236人看过
-
缺乏转让时间约定的中介合同应如何处理
296人看过
违约金是指合同一方或双方违反合同约定的义务或责任时,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或金钱替代物。在合同违约的情况下,违约金通常是一种违约的惩罚,用于弥补对方因违约行为而遭受的损失。 需要注意违约金的具体金额和支付方式,以及是否符合合同条款和相关法律法... 更多>
-
买卖双方有约定违约金,合同规定的违约金是多少青海在线咨询 2021-12-16合同签订时,约定不超过30人造成的损失%违约金的金额是合法的。在此范围内的违约金金额是合法合理的。超出该范围的,违约金金额过高的,当事人可以要求法院或仲裁机构适当减少。
-
房屋买卖合同中违约金约定合同双方可以约定全额违约金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2-04-13房屋买卖合同违约金中约定了违约金,一方迟延履行合同义务时,守约方是否就可以主张全额的违约金? 在二手房买卖合同中,通常还会约定一种“滞纳金”,主要是针对迟延履行合同义务时,违约方需支付的;另外一种是违约金,通常是指一方违约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时,违约方需支付给守约方的。 但是有时由于合同文字不严谨,或者对法律一知半解,很多人混淆了这两种违约金的适用,在一方稍有违约情形时,守约方就希望能要求20%或
-
买房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怎么办, 买卖合同中的违约行为应该怎样处理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14一、买房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怎么办买卖合同中的违约主要表现在:一是一方无正当理由不交或不收货;二是一方无正当理由不适当履行。(一)卖方不履行按照客观的计算方法,损失额的计算应以货物的市场价格与合同价格之间的差额作为标准,在以客观标准计算损失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这一标准仅适用于合同标的物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如果合同标的物的价格是在不断下跌,那么买方就不存在损失赔偿的计算问题。当然,如果违约行为
-
违约买卖合同如何处理定金青海在线咨询 2021-11-18在当前房地产市场剧烈变化的情况下,买卖房屋退还定金的纠纷非常普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出卖人通过认购、订购、预订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取定金作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担保。,因一方原因未能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应当按照法律关于定金的规定处理;因不能归责于双方的原因,商品房买卖合同未能订立的,出卖人应当将定金返还给买受人。一个需要特别澄清的常见误区是,
-
买方因缺乏支付房款能力而对房屋买卖合同反悔造成的违约该如何处理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09买方因缺少支付房款能力而对房屋买卖合同反悔造成的违约 房屋买卖合同签订后,因买方经济状况恶化或缺少后续支付房款能力而无法支付合同约定房款,导致违约。 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后,由于买方经济能力关系而导致无法继续履行合同,构成合同违约,这应当对卖方承担违约责任。所以,买方在签订合同前,首先要对购买房屋的品质和环境做认真的考察;其次,一定要仔细考虑自己的房款来源以及后续支付能力,防止陷入因为一时冲动而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