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主张谁举证劳动争议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19 18:30:29 311 人看过

对于一般的民事纠纷,实行的是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如果举证不能的,将要承担败诉的后果。但是劳动争议是特殊的案件,在劳动争议案件审理中,一律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特别是劳动者一方适用“谁主张,谁举证”原则,有失偏颇。

一、劳动争议仲裁流程

1、案件受理

这一阶段包括两项工作:一是当事人在规定的时效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请求仲裁的书面申请;二是案件受理。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后一段时间内要做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

2、调查取证

调查取证的目的是收集有关证据和材料,查明争议实施,为下一步的调解或裁决做好准备工作。调查取证工作包括撰写调查提纲,根据调查提纲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取证,核实调查结果和有关证据等。

3、调解

仲裁庭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首先要做调解工作,努力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对达成协议的仲裁庭还需制作仲裁调解书

4、裁决

经仲裁庭调解无效或仲裁调解书送达前当事人反悔,调解失败的,劳动争议的处理便进入裁决阶段。仲裁庭的裁决要通过召开仲裁会议的形式做出。一般要经过庭审调查、双方辩论和陈述等过程,最后由仲裁员对争议事实进行充分协商,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裁决。仲裁庭做出裁决后应制作调解裁决书。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起诉。

5、裁决执行

仲裁调解书自送达当事人之日起生效;仲裁裁决书在法定起诉期满后生效。生效后的调解或裁决,当事双方都应该自觉执行。

2016年4月8日从北京市人社局获悉,未来将进一步做好劳动争议案件仲裁终局裁决工作,人社部门明确了劳动争议仲裁终局裁决的适用范围和原则。终局裁决适用于追索金额不超过本市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的争议。

二、劳动争议仲裁时效

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该仲裁时效可中止、中断;

3、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3日 15:2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举证责任相关文章
  • 装修影响谁主张谁举证
    法律综合知识
    一、装修影响谁主张谁举证根据《民诉法解释》第九十一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依照下列原则确定举证证明责任的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一)主张法律关系存在的当事人,应当对产生该法律关系的基本事实承担举证证明责任;(二)主张法律关系变更、消灭或者权利受到妨害的当事人,应当对该法律关系变更、消灭或者权利受到妨害的基本事实承担举证证明责任。但是,有原则就会有例外,前面所述的条文中提到的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为一些证明责任倒置的情形进行了铺垫。倒置情形作为证明责任的特殊分配规则,主要是在侵权纠纷的范围内有特别的规定。在普通的侵权案件中,原告需要从侵权要件的事实中承担证明责任,分别为侵权行为、损害后果、因果关系、行为人的过错四项要件。二、装修资质办理要多少钱装修资质办理需要进行资质审批,并且装修类公司分为三级:(一)一级资质标准:企业近5年承担过3项以上单位工程造价(十)00万元以上或三星级以上宾馆大堂
    2021-10-15
    58人看过
  • 起诉离婚谁主张谁举证
    一、起诉离婚谁主张谁举证一般都是有提出离婚方负责举证的,例如感情破裂等的证据。而另一方也有责任负责辩解,同时也要提出相关的不存在理由,如果没有证据,那么法院则会根据离婚提出方的请求判决离婚。起诉方的离婚理由不合理也是会被法院驳回的。当事人必须要知道向人民法院提交哪些相关的材料:1、离婚起诉状及副本各一份(起诉书中要有明确的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财产的分割及子女的抚养要求,并提出相关的证据);2、能证明其与被告的合法夫妻关系的结婚证或夫妻关系证明书;3、夫妻共有财产的清单(含现金、存款、房产、股票、债券等等夫妻约定或法律规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的内容);4、夫妻感情破裂或者没有破裂的相关证据;5、一方有过错的相关证据;6、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的复印件。二、起诉离婚收集证据注意哪些对于离婚案件,如何收集据是个关键问题,证据越充分,越能得到法院的支持,而法院是不会主动的收集此类证据。为使自己“离婚
    2023-05-15
    76人看过
  • 如何理解谁主张谁举证
    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所主张的事实提供证据证明的义务,并在不能履行该义务时承担不利法律后果的一种法律责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即对自己的主张收集、提供证据,二是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即在举证不能时承担败诉的风险,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是法定的,不变的,是由案件性质决定的,而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是不断转移的,是法官按照一定规则经过自由心证决定的,所以要对它进行分配。1、谁主张、谁举证的法律渊源是民诉法第64条第一款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是我们在审判实务中进行举证分配的最重要的原则。但不少人对作为举证前提的主张的理解有偏差,将他机械地等同于原告的起诉请求,在被告不反诉的情况下,举证责任就应由原告全部承担,这样明显不合理。正确的理解应是,双方当事人应对自己的事实主张承担举证责任,而不是法律主张即诉讼请求。先举一个简单的案例,甲公司起诉要求乙公司偿付货款
    2023-06-06
    379人看过
  • 谁主张谁举证与自诉案件
    对于自诉案件的举证责任,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由自诉人承担,奉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如果自诉人举不出被告人有罪的证据,则应承担败诉的责任。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七种法定证据是:(一)物证、书证;(二)证人证言;(三)被害人陈述;(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五)鉴定结论;(六)勘验、检查笔录;(七)视听资料。在这七种证据中,(一)、(六)、(七)三种证据自诉人要收集很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解有为自己推脱责任之嫌;证人证言中,有利害关系的人所作的证言有可能偏袒一方,而没有利害关系的人有的又不愿或不敢如实作证。在这种情况下,仅凭被害人陈述、鉴定结论,在被告人拒不交代犯罪事实,又没有其他相关的证据佐证时,自诉人很难举证证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这对自诉人是很不利的。我们认为,为了平衡当事人利益,不能将谁主张谁举证这一原则绝对化,在具体适用时,应注意以下三点:1、要将自诉人举证与被告人举证结
    2023-02-16
    217人看过
  • 谁主张举证的问题
    法律综合知识
    《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根据此条的规定,当事人在民事官司中对自己所主张的事实。有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即“谁主张,谁举证”,这就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般举证规则。
    2022-02-28
    454人看过
  • 谁主张谁举证要怎样理解
    1、“谁主张、谁举证”的法律渊源是民诉法第64条第一款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是我们在审判实务中进行举证分配的最重要的原则。但不少人对作为举证前提的“主张”的理解有偏差,将他机械地等同于原告的起诉请求,在被告不反诉的情况下,举证责任就应由原告全部承担,这样明显不合理。正确的理解应是,双方当事人应对自己的事实主张承担举证责任,而不是法律主张即诉讼请求。先举一个简单的案例,甲公司起诉要求乙公司偿付货款3万元及违约金,甲的事实主张为卖给乙3万元货物,甲应对此提供证据,甲提供了双方的买卖合同及乙收货的收据,乙的事实主张为已付款8000元,且又退回甲供给的部分货物,乙即应对该两项主张负举证责任。一个案件中,原告对自己的诉讼请求会有很多事实主张,被告虽没有诉讼请求,但也会有很多有利的事实主张,双方当事人应对自己的事实主张承担举证责任。2、一般情况下,由作出肯定性主张的一方负
    2023-06-14
    410人看过
  • 行政赔偿谁主张谁举证吗
    一、行政赔偿谁主张谁举证吗是的,行政赔偿案件中原则上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具体来说,在行政赔偿案件中,原告应当对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提供证据。然而,如果因被告的原因导致原告无法举证,那么举证责任会转移给被告。这一规定主要是基于公平原则和举证能力的考虑。在行政赔偿案件中,原告通常是受到行政行为侵害的一方,他们最了解自身的损失和损害情况,也最方便获取相关证据。因此,原则上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是合理的。但在特定情况下,如果因被告的原因导致原告无法举证,那么举证责任应当转移给被告,以确保公平和正义。二、行政赔偿与司法赔偿的区别在哪行政赔偿与司法赔偿的区别在于:1.实施侵权行为的主体不同。在行政赔偿中,实施侵权行为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受委托的组织及其公务人员以及事实上的公务员。在司法赔偿中,实施侵权行为的主体是履行司法职能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
    2024-01-27
    348人看过
  • 劳动合同真伪存争议,谁来举证?
    突遭解聘:劳动合同真伪举证存争议2014年5月10日,王某到A公司从事保洁工作。今年6月19日,在事先无任何通知的情况下,A公司告知王某双方劳动关系即刻解除。于是,王某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请求裁决公司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以及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和失业保险待遇。庭审中,该公司对支付经济补偿和赔偿失业保险待遇认可,但对支付双倍工资差额辩称应予驳回,因为公司已与王某签订了劳动合同,并当庭出示了一份劳动合同。可王某认为,这份劳动合同是不真实的,乙方签名处并非其本人签字。公司认为,王某否认劳动合同真实性,应当出示证据证明。关于劳动合同的真伪应该由哪方举证的问题,双方争执不休。那么,到底应该由哪一方承担举证责任呢?【法官说法】本案的举证责任分配应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原则。但是劳动者主张双倍工资显然无需提供证据,因为其主张双倍工资的事实依据是劳资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为了免除支付
    2023-06-10
    185人看过
  • 主张举证的法律是谁的主张
    谁主张,谁举证是关于民法上举证问题的规定,简单的说就是在一般民事诉讼中,谁提起的诉讼,由谁付举证责任。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一、对期货纠纷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如何确定人民法院审理期货纠纷案件,一般应当贯彻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的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但是如果客户主张经纪公司未入市交易;经纪公司否认的,应由经纪公司负举证责任。如果经纪公司提供不出相应的证据,就应当推定没有入市交易。二、侵权赔偿责任的举证责任怎么认定?应这样认定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举证责任:1、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即谁主张,谁举证。2、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发生纠纷,行为人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这是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三、医疗事故纠纷中的举证责任求高人解答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2023-02-17
    330人看过
  • 民事案件的举证责任实行谁主张谁举证
    一、民事案件的举证责任实行谁主张谁举证在民事案件中,举证责任的分配是诉讼程序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负有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1.这一原则明确了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基本分配规则,即主张权利或法律关系存在的当事人,应当对该权利或法律关系的基本事实承担举证责任。2.这一规则旨在确保诉讼的公平性和效率性,防止一方当事人无故推卸责任,同时也为法官判断案件事实提供了明确的依据。二、民事案件中的举证分配规则民事案件中的举证分配规则不仅包括“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原则,还涵盖了多种特殊规则以适应不同案件类型的需要。1.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需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2.而在实行无过错责任的高危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中,则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原告方或反诉方只需举证证实发生了侵权后果,被告方则需证明对方是故意或存在重大过失
    2024-08-02
    286人看过
  • 谁主张谁举证适用范围是什么
    谁主张谁举证就是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提供证据并加以证明。是一种举证责任的通俗化说法,便于非法律专业人士理解。一般在民事诉讼中较多采用。此规定的意思是: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要自己提出证据证明。例如:甲认为乙欠了自己钱,就要提出乙欠钱的证据(欠条等),如果乙反过来说钱已经还了,也要提出自己已还的证据。1、“谁主张、谁举证”的法律渊源是民诉法第64条第一款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是我们在审判实务中进行举证分配的最重要的原则。但不少人对作为举证前提的“主张”的理解有偏差,将他机械地等同于原告的起诉请求,在被告不反诉的情况下,举证责任就应由原告全部承担,这样明显不合理。正确的理解应是,双方当事人应对自己的事实主张承担举证责任,而不是法律主张即诉讼请求。先举一个简单的案例,甲公司起诉要求乙公司偿付货款3万元及违约金,甲的事实主张为卖给乙3万元货物,甲应对此提供证据,甲提供
    2023-06-03
    158人看过
  • 谁举证谁主张是什么法律原则?
    谁主张,谁举证是关于民法上举证问题的规定,简单的说就是在一般民事诉讼中,谁提起的诉讼,由谁付举证责任。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一、我国民事举证责任原则的应用1、下列证据由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上述证据经人民法院调查,未能收集到的,仍由负有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首次肯定了结果责任,只是不够明确。2、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该条规定了两种意义的举证责任,前者指当事人的行为责任,后者指在
    2023-06-19
    323人看过
  • 谁举张谁举证高空坠物
    高空坠物的责任采用过错推定原则,需要由侵权人证明自己没有过错,但是实施的行为、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还是应由受害人承担举证证明责任。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一般侵权责任所必需具备的条件。它包括:行为、过错、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四个构成要件。法律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根据这一法规,同一楼内的邻居向外面高空抛物砸到了行人或车辆,如果查不出来究竟是哪一个人造成的这个损害,为了保护受害人,就只能让有可能造成损害的居民共同承担补偿责任。一、高空坠物可否报警如果对自己的利益有了实质性的侵害就应该报警,《民法典》还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二、发生高空坠物后物业怎么办
    2023-02-24
    135人看过
  • 主张谁举证如果需要对方举证
    在民事诉讼领域中,“主张者举证”的原则被视为至关重要的法律规定之一。这一概念源于一项基本法律原则——“谁主张,谁举证”,也就是说在诉讼过程中,任何希望主张某一特定事实或权益的一方向法庭提交有力的证据以支撑其申请。接下来,我们将对原告、被告、第三方以及共同诉讼人和诉讼代理人各自在此方面需要承担的举证责任作深入分析。1.原告的举证责任作为诉讼的启动者,原告在递交起诉状之初便需提供有力的证据,以支持其诉讼请求和事实陈述。因此,原告需要对其主张予以证实,如提供相关的证据文件和适用法律的条款。倘若原告未能提供充足的证据来支持其主张,则可能导致法院拒绝审理其诉讼请求。2.被告的举证责任在被告的辩护阶段,他们对原告的主张既可以承认、否定亦或是反驳,甚至可以提起反诉。然而,为了使这些否认、反驳或反诉得到法庭的认可,被告亦必须提供有力的证据以支持其所做出的判断。若被告不能为这些否认、反驳或者反诉提供充分的证
    2024-05-16
    474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在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是公诉案件的公诉机关(检察院)和自诉案件的自诉人(被害人)依法应当承担的证明责任。 公诉案件的检察院负责举证,公安机关有侦查权,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可以作为检察院举证的材料,但公安机关没有向法庭举证的资格。... 更多>

    #举证责任
    相关咨询
    • 劳动争议行政举证适用谁主张谁举证吗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6-27
      劳动争议案件适用谁主张谁举证原则,目前,在审判实践中,劳动争议案件适用的举证责任原则大致有两种意见:或是一律适用“谁主张,谁举证”原则,或是按照劳动争议的性质不同适用不同的举证责任原则。结合劳动争议案件的实践,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在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社会关系。它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双方主体是特定的,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二是劳动关系除了一般民事法律关系所具有的平等性外
    • 劳动争议答辩状中有谁主张谁举证的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01
      最高院就劳动争议有详细说明,分别看看,一、二、三。四个文件
    • 劳动仲裁案一审是谁主张谁举证么
      重庆在线咨询 2024-10-03
      通常而言,每一位当事人都应对其所主张的事宜承担举证的责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假设相关的证据被控制在另一方手中时,就会出现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在涉及劳资纠纷的案件中,当事人们有义务对自身提出的主张提供相应的证据予以支持。当与争议议题相关的证据为雇主或用人单位持有的时候,他们应该主动地提供这些证据进行说明。
    • 谁主张谁举证的规则是什么样的?哪些情况下,谁主张谁主张举证责任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08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一规定,实际就是我国现行民事诉讼中的举证原则,简称为“谁主张,谁举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谁主张谁举证的规则有: 第一条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附有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 第二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 劳动仲裁谁主张谁举证具体是哪些意思?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06
      当事人主张事实进行辩论不能空口无凭,而应提供证据加以证明。谁主张什么谁就应该证明什么,否则,提出的事实将有可能不被认定。“谁主张,谁举证”这一罗马法中的证明责任分配规则,是符合自然正义理念的古老经验,也是世界大多数国家正在采用的一般意义上的举证责任规定。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2001年4月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并已施行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