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嫌疑人构成袭警罪能取保吗?
犯罪嫌疑人犯了袭警罪能否取保候审,主要的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确认,主要是看嫌疑人袭警的后果,如果因嫌疑人袭警造成警察轻伤的,是可以办理取保候审,但是如果造成警察重伤的,则不能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由公安机关执行。客观地说,犯罪嫌疑人被羁押后,最应当考虑和最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的行为即为代为取保候审。
二、取保候审的条件有哪些?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三、袭警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警察正常的执法管理活动。侵害的对象,是依法正在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
2、客体要件
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行为。根据《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
(1)、以暴力或者威胁的方法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
(2)、在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在执行相关职务和处置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人民警察及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
3、主体要件
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是正依法执行职务工作人员,而故意对其实施暴力或者威胁,使其不能或严重影响不能执行职务。
-
嫌疑人涉嫌袭警罪能保出来不
240人看过
-
犯罪嫌疑人打袭警判定啥罪
329人看过
-
嫌疑人开枪袭警犯什么罪?
413人看过
-
嫌疑人涉嫌袭警罪可以私了吗
371人看过
-
嫌疑人涉嫌袭警罪对象包括辅警吗
242人看过
-
犯罪嫌疑人暴力袭击警察什么罪名
382人看过
-
犯罪嫌疑人犯罪构成有哪些,只有犯了罪的才叫犯罪嫌疑人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20现在通说的犯罪构成要件是四要件说: 即主观方面,主体,客观方面,客体四个要件构成. 每一个犯罪都要满足法定的四个构成要件才可以定罪. 主观方面是犯罪嫌疑人对犯罪结果的主观认识或追求的心理状态,比如犯罪目的,犯罪动机.主观方面分为故意和过失两大类. 主体则是某一犯罪所要求的犯罪人必须具有一定的资格条件,比如强奸罪,主体一般只能是男性. 客观方面,是犯罪实际所表现出来的可以由外界判断的.多指犯罪行为或
-
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未遂会判刑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1-04-17犯罪未遂要被判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犯罪嫌疑人犯罪构成有哪些条件广西在线咨询 2022-12-05构成犯罪的条件主要有四个: 1、主体条件:当事人要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有相应的刑事责任能力。 2、主观条件:当事人在主观上存在故意或过失。 3、客观方面: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刑事法律规定,应受刑事处罚,也就是当事人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 4、客体方面:当事人的行为侵害了为《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
-
捡到东西据为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191、看捡到的是遗失物还是遗忘物。前者不是犯罪,后者10000元以上的涉嫌侵占罪。 2、律师研究全案证据后才能找到足够多对被告人有利的情节--无罪理据或者二十几个从宽情节要逐一核对、以争取好的处理结果或者刑期。全案证据上百页,现在没办法判断。 第一时间委托专做刑事辩护业务的律师处理。因为最终是否能得到一个好的处理结果,要看是否能找到“所有”对被告人有利的事实和情节、并“及时”向办案机关简明、扼要、有
-
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审,保释金能退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1-11-12保释金可以退还。只要取保候审的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下列规定,取保候审结束后可以退还保证金: 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地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化的,应当在24小时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3)传讯时及时到案;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