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的哪些行为可以代为履行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2 10:54:39 108 人看过

一、行政机关的哪些行为可以代为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该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并称为规范和控制行政权力的“三部曲”。这三部法律分别规范了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使得行政机关最重要的三种行政管理措施实现了有法可依。本人就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中的代履行制度谈谈粗浅的看法。

二、代履行的定义

所谓代履行,顾名思义是指义务人不履行行政法规定的义务,由他人代为履行可以达到相同目的的,行政机关可以自己代为履行或者委托第三人代为履行,向义务人行征收代履行费用的强制执行制度。代履行主要适用于排除障碍、强制拆除等可以由他人代替履行的作为义务,对于不能由他人替代的义务和不作为义务是不能适用代履行的,比如与人身有关的义务,公安机关对某人给予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是不能由他人代履行的。代履行的法定职权授予依法有权作出要求当事人履行排除障碍、恢复原状等义务的行政机关,并对代履行的条件、要求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为了保障行政机关在紧急情况下能够立即清除道路、河道、航道或者公共场所的遗洒物、障碍物或者污染物,行政强制法还授予了行政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立即代履行的职权。下面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五十条的条文从代履行的性质、处罚程序、适用范围、行使主体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1、代履行的性质

代履行属于间接强制执行的一种,与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均属于间接强制执行方法。直接强制与间接强制的本质区别在于直接强制对当事人的人身、财产具有直接的强制性,通过外部强制力量作用于当事人的人身或者财物,以达到行政决定义务履行的状态。而间接强制执行不具有直接的强制性,是通过给予当事人外部压力,迫使其自动履行或者通过他人代为履行达到履行的目的,将行为履行义务转化为金钱给付义务的方式实现义务的履行。代履行只能由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委托的第三人代替当事人履行本应由当事人履行的义务。不存在行政行政强制权委托第三人行使的情况。

2、代履行的范围

代履行只能针对当事人的可以代为履行的义务,一般是作为义务、他人代为履行能够达到与当事人履行同样的法律后果、代履行义务可以转化为金钱给付的义务。如果行政机关对相对人作出了金钱给付义务的处罚,只能由当事人自己履行或者强制当事人履行,就不能由他人代为履行;还有对人身自由的强制执行,同样不能由他人代为在拘留所执行。可以代为履行的义务,通常是指行政机关决定要求当事人作出一定行为的义务,例如,行政决定要求当事人排除妨碍、恢复原状,责令当事人补种树苗、限期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等。

3、代履行的程序

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行政决定后,当事人在行政机关决定的期限内不履行义务的,具有行政强制执行行政机关应当事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当事人收到催告书后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记录、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经催告,当事人逾期仍不履行行政决定,且无正当理由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代履行的强制执行决定。

4、代履行的主体

代履行可以由行政机关实施,也可以由行政机关委托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为履行。

三、行政机关代履行应当注意的问题:

1、代履行是《行政强制法》赋予行政机关一项强制执行的权利,如果代履行错误,造成当事人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要按照《国家行政赔偿法》的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3条规定,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规定的,有权责令其立即驶离,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有权将该机动车拖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停放。该拖车行为即属于代履行行为。如果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拖车行为违法,则应当负赔偿责任。如果拖车行为合法,因采取不当的方法拖车至机动车受到损坏的,则应当依法承担补偿责任。

2、如果行政机关不是自己行使代履行,而是委托了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履行,因第三人的代履行行为造成当事人财产损失的,应当由委托的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赔偿责任,行政机关赔偿后可以向存在故意或者有重大过失的第三人追偿。当事人与第三人之间不发生直接的法律关系,第三人的行为属于委托从事代履行活动的行为,在实施委托行为过程中造成当事人的损失的,其法律责任也应当由委托人承担。

3、代履行的费用由当事人负担。因为代履行本质上是将当事人作为义务通过代履行的方式转化为金钱给付义务,所以当事人负担代履行费用是理所当然的。然而,收取当事人的代履行费用,并非惩戒,它是将作为义务转化为金钱给付义务,因此,收取当事人的代履行费用应当合理以履行义务的实际支出为限,不能以盈利为目的。代履行实际支出的费用是指合理的人工费,如果需要使用设备的可以包括租用设备的费用。行政机关自行代履行的,因为其人员工资由国家发放,因此不能再收取人工费。

四、行政机关代履行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明确规定了行政机关的代履行职责,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行政强制的“软”的问题,较好地实现了公民权利保护和行政管理效率的平衡,既维护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又赋予了行政机关必要的强制手段,保证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对当事人不能或不愿履行作为义务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行使代履行职权,以保障交通安全、防止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领域,变被动为主动。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19日 13:3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行政决定相关文章
  • 行政机关在具体行政行为中有哪些情况下法庭可变更行政行为
    一是行政机关认定的事实错误或证据不足;二是行政机关执法主体错误,越权执法;三是执法中未依照法定程序办案;四是处罚显失公正的。相关法律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有关内容的规定第四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第四十四条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一)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二)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的;(三)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第四十五条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
    2023-04-21
    85人看过
  • 行政机关能否处理不履行行政协议义务的行为
    行政机关能否处理不履行行政协议义务的行为?行政机关可以对不履行行政协议义务的行为进行处理。公民、法人和其他人不履行行政协议义务,受到督促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书面决定,要求其履行协议。第二十四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按照行政协议履行义务,经催告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书面决定,要求其履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收到决定书后,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仍不履行协议,协议内容可以强制执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行政机关有权对行政协议的履行进行监督。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按照约定履行义务,经催告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作出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收到决定后,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仍不履行协议,协议内容可以强制执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行政执法法实施前,原则上只有公安、国家安全、海关、工商、税务以及
    2023-05-31
    258人看过
  • 行政机关的调解行为和仲裁行为
    详解:1.行政调解。这是指行政机关劝导发生民事争议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的一种行政活动。行政调解针对的是发生了民事权益争议的当事人,没有强制性。也就是说,行政调解的最终结果是纠纷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由于行政调解没有公权力的强制属性,对当事人没有法律约束力,因此没有可诉性。例外情形是:(1)行政机关借调解之名,违背当事人的意志作出具有强制性的决定;(2)行政机关为了实施调解或者在调解过程中实施了行政行为,例如采取了强制措施。在这两种情形下,公民可以针对强制性决定或者强制措施起诉。2.仲裁是法定机构以中立身份按照法定程序对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纠纷作出有法律拘束力的裁决的行为。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所规定的仲裁,目前主要是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仲裁由各级劳动行政管理机关设立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当事人对仲裁结果不服的,民事诉讼法已将其纳入了民事诉讼的范
    2023-06-06
    369人看过
  • 合同可以代为履行吗?
    合同可以代为履行。一般指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合同。合同当事人与第三人之间有代为履行合同义务的约定,第三人向债权人表示愿意为债务人清偿债务;债权人的债权已到履行期,且向第三人请求履行的,第三人有权向债权人代为履行。一、保理合同和债权转让合同的区别以下是债权转让合同书中的债权转让与债务转移的区分:债权也是公民民事权利的一项重要内容。法律意义上所讲的债和债权,含义广泛,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为欠钱。债是指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债权由此可以简单地表述为请求特定人实施特定行为的民事权利。债权转让即债权让与,是债权人与第三人协议将其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双方法律行为。这里的债权人为转让人,第三人为受让人。债权移转在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时发生法律效力,受让人即取代原债权人的地位而趁给新的债权人,如债务人不
    2023-03-05
    368人看过
  • 履行不可以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不能履行,又称不能支付,是指债务人因某种原因不能履行债务。履行不能使债务的目的客观上无法实现,导致债务转化为损害赔偿债务,债权人不能要求继续履行。不能履行的原因有很多,有时是因为标的物已经灭失;有时标的物虽然存在,但由于法律原因无法交付,如标的物被依法规定为限制流通物;有时由于债务人自身的原因,无法提供原定的劳务,如债务人在以提供劳务为目标的合同中丧失劳动能力。履行是否可能取决于一般的社会观念,而不仅仅是债务人的观念。凡依社会观念认为债务实际上不能强制执行,即不能履行;即使还有履行的可能,如果履行会付出不合适的代价,或者冒着生命危险,或者违反更重要的义务,也要按照诚实信用的原则认定为不能履行。物业违法行为有哪些物业违法行为如下:1、人行道私设停车场,物业收取停车费违法;2、物业私自施工;3、物业擅自停水电;4、提前收取一年物业费;5、物业费与公共费捆绑收取;6、擅自改变物业服务用房用途;7
    2023-08-16
    435人看过
  • 行政机关的职责可以概括为
    著作权侵权行为
    就是指综合办事机构对机关的日常事务、规章制度和工作秩序等所进行的自身事务管理。机关行政的地位:中心的地位、枢纽的地位、窗口的地位。行政机关的职权通常由宪法和法律规定,主要分执行与管理两个方面。在执行方面,中央行政机关执行代议机关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地方行政机关除执行上述法律和决定外,还要执行上级行政机关的命令和本级代议机关的决议。著作权行政机关的职责和对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行政处罚根据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家版权行政主管部门为国家版权局;其主要职能为起草、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监督管理出版、印刷业和著作权工作,查处著作权侵权案件,处理涉外著作权关系等。因此,版权行政管理机关的主要职责是围绕着管理展开的。在著作权的保护上,如何在源头上防止、扼制侵权盗版行为,使某些出版、印刷、音像等及相关销售部门呈现某种程度侵权重灾区的状况有所改变,进而在如何发展拓宽我国
    2023-07-21
    115人看过
  • 行政机关的哪些行政行为是违反程序规定的
    一、行政机关的哪些行政行为是违反程序规定的1、行政处罚法。有权机关应当依照规定的程序实施处罚;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有权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不依法向当事人告知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有权机关实施行政处罚,违反法定的行政处罚程序的,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2、行政许可法。对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可以撤销行政许可。3、行政强制法。有权机关违反法定程序实施行政强制,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4、行政复议法。复议机关对违反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可决定采取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
    2023-06-06
    494人看过
  • 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的行为是行政行为还是民事行为
    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的行为是行政行为,民事行为是约束的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活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的时间从何时开始?我国法律法规对此规定不尽一致,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形:第一,单一条件。只要当事人在具体行政行为指定的期间内未履行该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义务,行政机关即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如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第二,复合条件。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当事人在指定期间内没有履行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二是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未提起诉讼。如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对责令限期拆除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责令期拆除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又不自行拆除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费用由违法者承担。”行政机关
    2023-04-27
    375人看过
  • 行政机关作出的抽象行政行为可诉吗,什么是抽象行政行为
    一、行政机关作出的抽象行政行为可诉吗行政机关作出的抽象行政行为不可诉。抽象行政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对称,是指行政机关在进行行政管理中,针对不特定的人和事制定普遍适用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因行为结果是抽象规范的产生,故称。如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行为。抽象行政行为虽然不对某一具体事件或特定人作出具体处理,但一切具体事件和特定人的行为合乎抽象规范的,均在其适用范围以内,抽象行政行为的结果,往往是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和条件。抽象行政行为并不直接对具体人或事作出处理,在中国不能针对其提起行政诉讼。抽象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査属于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行政机关的职权。二、什么是抽象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制定发布普遍性行为规则的行为。行政主体实施抽象行政行为的结果,就是导致行政法规的出现。抽象行政行为可分为以下四种:1.羁束行为,即法律、法规对实施行政行为的条件、程序和手续等作了详细具体的规定,行政
    2023-06-06
    75人看过
  • 关于受委托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行为
    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原则上是行政机关。行政许可是现代行政管理领域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是一种公权力,具有一般公权力所共有的特点。其主体必须是公法人,行政许可权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其实施主体原则上应当是行政机关。在我国,作为行政许可实施主体的行政机关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国务院及各部委;二是省级政府及主管部门;三是县级以上政府及主管部门。一、撤销许可证是行政处罚吗撤销行政许可不属于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依照法律规定,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所实施的惩戒行为。对实施惩戒的主体来说是一种制裁性行政行为,对承受惩戒的主体来说是一种惩罚性的行政法律责任。而撤销行政许可对于实施主体来说不具有制裁性,对于承受主体来说亦不具有惩罚性,仅是基于该项许可的一种纠错行为,故认为撤销行政许可不属于行政处罚。二、行政许可撤销时效行政许可不仅关系被许可人的利益,也
    2023-03-08
    73人看过
  • 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的形成
    根据立法法第71条的规定,国务院部门规章的制定机关是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这类制定机关可以分为国务院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两大类。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是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是主管国务院某项专门业务的部门,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出版署等重要行政管理部门。直属机构的数量和职能田各届政府的机构设立和法律的规定而有所不同,第九届中央人民政府设置的直属机构共有17个。制定部门规章的主体,还因为单行法律的授权规定而出现。例如,1998年12月公布的证券法第179条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之一,是依法制定有关证券市场监督管理的规章,根据第九届中央人民政府的管理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行使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职权的机构是国务院的直属事业单位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对此,这里行使部门规章制定权的就是国务院的事
    2023-08-05
    422人看过
  • 行政机关的备案行为是否可诉
    个人认为,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因为备案仅仅只是事后监管的一种方式,备案本身不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影响。真正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是接受备案后审查过程中发现问题所作出的处理决定。一、行政诉讼有什么受案范围行政诉讼受理范围是指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案件的范围。决定了司法机关对行政主体行为的监督范围,决定了受行政主体侵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余组织诉讼的范围;也决定了行政终局裁决权的范围。并非所有行政纠纷,行政相对人都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相对人只有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才能提起行政诉讼。二、公务员不予录用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吗?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行政诉讼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行政诉讼区别于其他诉讼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存在着一个受案范围,即并不是所有行政争议,行政相对人都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只有当行政争议在法律规定的受案范围之内,行政相对人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三、公务员不予录用时可以
    2023-02-25
    359人看过
  • 哪些上级行政机关可以成为行政许可监督检查主体
    从监督检查的主体上说,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行为的监督检查,既包括各级人民政府对其所属各工作部门实施行政许可行为的监督检查,也包括上级人民政府对下级人民政府实施行政许可行为的监督检查,还包括上级人民政府的业务主管部门对下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实施行政许可行为的监督检查。此外,对下级行政许可活动实施监督检查的上级行政机关有以下几种特殊情况:一是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法定授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对这类公共组织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由其法定的上级行政机关负责。比如,依据证券法规定,国务院证券管理机构是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事业单位,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权实施行政许可,对其进行监督检查的上级行政机关就是国务院。二是依据本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
    2023-06-06
    132人看过
  • 行政机关实施代履行的监督主体包括哪些
    作出代履行决定的行政机关,因为可能是第三人代履行的。相关法律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有关内容的规定第九条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三)扣押财物;(四)冻结存款、汇款;(五)其他行政强制措施。第十条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设定。尚未制定法律,且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本法第九条第一项、第四项和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强制措施。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且属于地方性事务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本法第九条第二项、第三项的行政强制措施。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第十一条法律对行政强制措施的对象、条件、种类作了规定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得作出扩大规定。法律中未设定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但是,法律规定特定事项由行政法规规定具体管理措施的,行政法
    2023-06-13
    302人看过
换一批
#行政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行政决定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经法定程序依法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作单方面处分的行为。其特点是具有强制性和单方性;直接处分相对人权利和义务,须依法定程序,通常不能及时做出。其具体形式则有行政许可、行政奖励、行政命令和行政处罚等四种。... 更多>

    #行政决定
    相关咨询
    • 行政机关可以对哪些行为实行行政处罚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6-12
      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手段,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进行处罚,是行政机关的法定职权。我国的行政机关是一个庞大的、组织严密的体系,由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组成。中央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它由各部、委员会、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组成;地方行政机关是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由各工作部门组成。国务院及其组成
    • 满足哪些条件的行政机关可以撤销行政行为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1-18
      行政行为撤销的条件: 1、行政行为合法要件缺损。合法的行政行为具备主体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三要素,任何行政行为如缺损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要件,该行政行为就是可撤销的行政行为。 2、行政行为不适当。不适当的行政行为也是可撤销的行政行为。所谓“不适当”,是指相应行政行为不合理、不公正、不符合现行政策、不合时宜、不符合有关善良风俗等情形。
    • 行政机关的以下哪些行为属于滥用职权的行为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09-2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的规定,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不按或违反法律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侵吞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财产损失等行为。滥用职权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由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致使国家机关的某项具体工作遭到破坏,给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从而危害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侵犯
    • 上级行政机关认为行政复议机关不履行职责可以申诉吗?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08
      上级行政机关认为行政复议机关不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的理由不成立的,可以先行督促其受理;经督促仍不受理的,应当责令其限期受理,必要时也可以直接受理;认为行政复议申请不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应当告知申请人。
    • 为哪些行政复议机关不可以进行调解?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31
      这句话有问题,《行政复议法》确实没有明确规定行政复议能够适用调解,但是《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作了补充规定,行政复议中可以适用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