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一定要以“书面”形式通知企业,用邮件的方式辞职是不行的,邮件通常没有证据的作用,且邮件保留在企业的服务器里,离职员工不容易提取证明。员工这时需要书面形式的辞职信,在纸质的辞职信上,需要有员工亲笔签名,辞职信一般交给直接上级或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辞职信给了企业,员工怎么能证明自己已经按劳动法的要求,用“书面”形式通知企业了呢?员工这时能做的,只能是在递交书面辞职信的时候,跟企业要一个收到辞职信的回执,如果这个不太容易办到,那只能用人证,人证在劳动仲裁的时候可能有用,在法庭通常效用不高,因为人证一般是企业的同事,法庭可以认为是利益相关者。另一方面,要办理工作交接,按劳动法,员工虽然到30天的时候可以不再上班,但一定要办理工作交接。当然工作交接是企业安排的,如果企业不安排,也最好写一份工作交接清单,用书面的形式,对工作及自己工作时间的安排进行说明,递交给直接上级或人力资源部,一式两份,自己保留一份企业盖章或相关人员签字的。不办理工作交接,企业可以暂扣工资,直到交接后再发放,一直不交接就一直不发。企业还可能会在员工转档案,转社保,开离职证明时,为难员工。虽然扣留档案与社保不符合劳动法规,可但经常有企业这么做,打官司会导致离职成本的增加。
辞职当月应该交哪些保险
当月辞职当月保险需要交的。1、单位员工若当月离职,可在当月办理减员,当月应缴纳当月以及上月份的社保费。若上月底离职,单位可在上月减员,当月增员当月减员,系统不会生成社保账,单位应到地税办税服务厅办理补缴上月份社保费。简单说就是当月离职下月不需要缴纳社保,离职当月停交的是下个月的社保。2、员工在工作的期间社保是必须要缴纳的,不过由于社保的缴纳基本上是在每月的25号截止,所以在25号之后离职的,下月还是需要缴纳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八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
写辞职申请书要考虑什么问题
356人看过
-
辞职时考虑四个法律问题
204人看过
-
建账前应考虑的问题有哪些
174人看过
-
哪些问题是离婚时需要考虑的
360人看过
-
购房指南:哪些问题需要慎重考虑
378人看过
-
提前还款要考虑什么问题
355人看过
辞职即辞去职务,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辞职一般有三种情形: 一是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 二是根据... 更多>
-
-
能私自录音吗但录音前后需要考虑哪些问题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09能私自录音,但录音前后需要考虑以下问题:1、录音的目的,主要是保留证据。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8条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对录音证据而言就是说,如果录音证据的持有者采用了侵犯他人隐私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的规定,比如录有他人隐私或在其工作或住所窃听取得的录音资料,仍然会被排除使用。3、根据《民事诉讼证据
-
建水库大坝需要考虑哪些环境问题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26一般的这些大中小型水库,主要是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污水、边坡处理等,设置弃渣场、水保等处理措施。大一型、特大型的水库情况就要很复杂了,你比如XX,库区每年花1000万处理水面上的垃圾,库区的滑坡、水库水位消落带、水库的富营养化、河流入海口的海岸线退化和盐渍化等。你再看看XX上的三门峡,泥沙问题。各个水库的情况不一样吧,有些共性的问题,有些个性的问题。
-
女人再婚需要考虑些哪些问题?具体有哪些?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27跟着感觉走,这种择偶心理一般发生在浪漫主义的女孩身上,也是大多女人们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只要有感觉,就会不管不顾地飞蛾扑火般地付出。可是你们若还年轻,那还有彼此磨合与学习的时间。然而,有过一次婚姻失败的你,你觉得自己还能靠感觉选择第二次婚姻吗? 不要过多的相信自己的感觉,太多时候,你的感觉会让你有苦说不出。经历过一次婚姻,你应该知道现实感情的残酷,更明白人心变化的无常吧?因此,再婚的时候,把那些
-
申请专利要考虑哪一些问题辽宁在线咨询 2023-06-16(一)明确专利权的归属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 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归属作出约定。 (二)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