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私藏弹药罪通常情况下的判刑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主体是一般主体。
一、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
1、对象要件,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共安全和国家枪支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行为人客观上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出租个人和单位的合法枪支,出借给他人及其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
3、主要部件,构成本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合法配枪的个人和单位;
4、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是故意的。
法律规定,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窝藏罪如何认定和处罚
窝藏罪的认定: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窝藏犯罪人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为故意。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的要件有什么
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的要件有:
1、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违反枪支管理强制性规定,存在非法持有、私藏枪支等行为;
2、在主体上构成本罪的是一般主体,可能年满16周岁,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单位也可能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3、主观上表现为故意,即明知禁止私人持有的枪支、弹药,故意隐藏不交;
4、客观上任何单位或个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都是违法犯罪行为。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隐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处以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规定处以罚款。
-
通常情况下,非法私藏枪支罪的刑罚是什么?
355人看过
-
什么样情况下算非法藏弹药罪
351人看过
-
非法私藏弹药罪缓刑适用哪些情况?
374人看过
-
非法私藏弹药罪是否影响缓刑?
197人看过
-
2023非法私藏弹药罪判刑最新规定
380人看过
-
私藏弹药罪和非法持有弹药罪的区别
292人看过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
通常情况下,非法邮寄弹药罪的刑罚应该如何判断?湖南在线咨询 2024-12-23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行为人若涉及非法邮寄弹药,通常会被判处如下刑罚: 1.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 若情节严重,则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如何量刑非法私藏弹药罪青海在线咨询 2021-10-15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管制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7年以下有期徒刑。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项规定的情况严重:(一)非法持有,私藏军用枪支持两支以上(二)非法持有,私藏以火药为动力发射枪支的非军用枪支持两支以上或压缩气体等动力的其他非军用枪支持五支以上(三)非法持有,私藏军用子弹一百发以上,气枪铅弹五千发以上或其他非军用子弹一千发以上(四)非法持有,私藏手榴弹三支以上
-
非法持有、私藏、私藏军用、弹药、以及非法持有弹药的量刑是怎样的河南在线咨询 2022-03-17你好要看具体的数额【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量刑格】 (一)非法持有、私藏军用***支或以火药为动力发射***弹的非军用***支1支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一年; (二)非法持有、私藏以压缩气体等为动力的其他非军用***支2支的,基准刑为拘役刑或管制刑;3支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一年;4支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二年; (三)非法持有、私藏军用*** 20发以上30发以下的,基准刑为管制刑;30发以上4
-
什么情况下构成非法秘藏弹药罪,怎么处罚江西在线咨询 2021-12-21符合下列条件的,构成非法私藏弹药罪: 1、犯罪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一般主体; 2、犯罪对象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弹药管理制度; 3、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的; 4、犯罪的客观方面是行为人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隐藏弹药。 《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隐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非法邮寄弹药罪在什么情况下会判刑新疆在线咨询 2023-10-25一般非法邮寄弹药罪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个人或者单位非法邮寄军用子弹十发以上、气枪铅弹五百发以上或者其他非军用子弹一百发以上的,手榴弹一枚以上的,或者虽未达到上述最低数量标准,但具有造成严重后果等其他恶劣情节的等,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