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条例》确定的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的平均月缴费工资。社会保险机构在征收各项社会保险费和发放多种社会保险待遇时,都是以缴费工资作为计算依据的。对单位而言,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以单位的工资总额为基数;对职工个人而言,则是指由社会保险费征缴部门核定的本人工资为基数。
为了缩小社会工伤保险待遇水平的差异,在计算本人工资时,需要缩小过高与过低收入人群的缴费差异。《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一、工伤赔偿内容有哪些
用人单位负责赔偿的部分
1、停工留薪期工资(工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
2、护理费(护理人工资或护工工资)
3、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后的一次性就业补助金
工伤保险基金负责赔偿的部分
1、交通费(实报实销)
2、伙食补助费
3、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4、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后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5、医疗费;辅助器具费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离退休5年内的,如果劳动者不是因为劳动合同法38条为理由而提出解除的每年递减20%
二、法律依据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工伤职工停止工作,治疗工伤期间,包括住院期间和出院后休养期间,称为停工留薪期,按遭受事故伤害前正常上班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应当凭职工就诊的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或者签订服务协议的工伤康复机构出具的休假证明确定。停工留薪期超过12个月的,需经设区的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设区的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停工留薪期结论为最终结论。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的原工资,《工伤保险条例》未定义,各地规定大致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指加班费之外的工资;二是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用人单位不依法支付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工资的,工伤职工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维权。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
平均工资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平均工资是怎么来的?
405人看过
-
在岗职工月工资的平均计算方法
346人看过
-
怎样计算n+1赔偿平均工资
247人看过
-
企业赔偿员工补偿怎么计算平均工资
68人看过
-
平均法定工作日的计算方法
62人看过
-
重庆市平均工资多少,平均工资怎么计算
166人看过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
工伤如何算平均工资给予工伤赔偿的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02《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按前十二月平均工资赔偿,各地规定不太相同,有的地区未规定,查询一下当地的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看是如何规定的,没规定时法院在实践中一般按这三个月平均工资计算,有规定的一般也是规定按这三个月平均工资计算;你感觉吃亏也没办法。
-
计算计算月平均工资!重庆在线咨询 2021-09-24员工月平均工资=员工年平均工资/12个月。《关于工资总额构成的规定》第四条的工资总额由以下6个部分构成:(1)时薪(2)计算工资(3)奖金(4)津贴和补助金(5)加班加薪(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
计算工伤的平均工资怎么查询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12工伤期间基本工资按照你的实际工资支付,但你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是以你的本人工资作为计算标准,所称的本人工资,应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十二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百分之三百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三百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百分之六十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六十计算。因此,如果你本人的实际
-
赔偿时计算平均工资不满勤是否纳入平均月计算呢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23所谓的月平均工资,是指职工领取的总工资数除以月数。其他情况,如果是2天的话,算成月份,则为2/30=(1/15)月(按每月为30天计算),所以你要计算这个职工的月平均工资,将这两天的工资加进工资总额中,这一个月不能算成整月,只能算成十五分之一月,在实际工作中这是可以省略不计的。
-
低于当地平均工资的月工资如何计算赔偿?浙江在线咨询 2024-11-23当劳动者的薪资水平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时,若欲提出索赔,应采取如下步骤:首先,可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进行举报,要求该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支付所欠付的差额款项;若招聘机构仍坚持不予支付,则需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裁决,并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的50%以上至100%以下的比例额外赔偿给劳动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