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
抢劫罪加重类型
1、入户抢劫。对于“户”的理解。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认为所谓“户”是指公民私人住宅;其二,认为所谓“户”除公民私人住宅外,还包括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团体的办公场所,供公众生产、生活的封闭性场所。后一观点主要认为进入其他公共建筑物抢劫,其危害性更为严重,因此应予处罚。
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公共交通工具是指供公众使用的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等。所谓公共,即指该交通工具是供不特定人或者多数人使用。对此,有些人认为公共交通工具是指供公众(不特定的多数人)使用的交通工具,因而供单位内部使用的交通工具如工厂学校班车并非是公共交通工具。这一定义来源于对“公共”的不同理解,它实际将特定的多数人和不特定的少数人均排除于公共之外。对于公共交通工具上的抢劫行为作加重处理,是由于在此交通工具上所实施的抢劫对于社会的危害更大,对于社会秩序的侵害也更加严重。在刑法将个人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抽象为社会利益予以保护时,应当重视其社会性,即重视量的多数性。
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所谓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是指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以及除银行以外的其他依法参加金融活动、开展金融业务的机构,如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融资租赁公司、财务公司、信用社和保险公司。有的学者将该种情形解释为抢劫金库,人为地将上述规定限定过窄的范围,并不符台立法规定。依据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3月17日施行的《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盗窃金融机构”是指盗窃金融机构的经营资金、有价证券和客户的资金等,如储户的存款、债券、其他款物、企业的结算资金、股票,不包括盗窃金融机构的办公用品、交通工具等财物的行为。
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这实际是将同种数罪作为加重情节处理的典型。多次抢劫是指抢劫次数在三次或者三次以上。“多次抢劫”的适用,并不以每次抢劫行为已经既遂为前提,并且只要多次抢劫行为是在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内即可。所谓数额巨大应当认为是指从客观而言其既遂后的实际所得数额,不应当包括所谓以主客观原则认定数额巨大。
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这一情节在1979年刑法中就已存在,但至今对此仍然存有争论。作为结果加重犯,上述规定包括过失致人重伤或者过失致人死亡情形,在理论和实务中均受到认可;同时,由于存在着暴力的手段行为,因此,故意重伤也允许被包容其中。
不行动怎么抢劫?不作为当然不能成立抢劫罪。所以说抢劫罪只能表现为作为。
-
抢劫罪中暴力行为的种类,抢劫罪中暴力行为的具体表现
161人看过
-
手机被抢能定为抢劫罪吗
198人看过
-
犯罪行为中的不作为表现
311人看过
-
马路上抢夺能定为抢劫罪吗
322人看过
-
抢劫罪是作为形式吗判几年
258人看过
-
行为人抢劫未遂是抢劫罪吗
380人看过
结果加重犯,是指故意实施刑法规定的一个基本犯罪行为,由于发生了更为严重的结果,刑法加重其法定刑的情况。由于结果加重犯只有一个犯罪行为,只是危害结果较为严重,故认定为一罪。在国外,结果加重犯一般成立独立的罪名。根据中国的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结... 更多>
-
不作为的抢劫罪在现实中存在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03据我所知,抢劫只能以作为方式进行,因为抢劫罪的主观方面是行为人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并且实施了暴力胁迫等使受害人无法反抗的暴力。采取不作为方式不能构成抢劫
-
什么是抢劫罪, 盗窃罪与抢劫罪能转化为抢劫罪, 哪些行为会转为抢劫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27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盗窃罪可以转化为抢劫罪:根据刑法第269第规定,犯盗窃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按照抢劫罪定罪处罚。两罪在主观方面、主体方面是相同的,最大的区别就正表现在犯罪的客观方面,即:盗窃罪是在财物控制人不备的情况下
-
抢劫罪的暴力程度主要表现为什么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06关于抢劫罪的暴力程度,我国刑法理论认为,抢劫罪的暴力手段主要包括三种:暴力、胁迫和其他方法。其中,暴力是指对财物的所有人、管理人、占有人的人身实施不法的打击或强制,致使被害人不能反抗的行为。胁迫是指对行为人以当场实施暴力相威胁,进行精神强制,从而使其产生恐惧而不敢反抗的行为。其他方法,是指使用暴力、胁迫以外的方法使得被害人不知反抗或无法反抗的行为。也就是说,我国学界在对抢劫罪暴力的研究中,认为三种
-
-
抢夺罪有何行为表现北京在线咨询 2022-05-141、抢夺罪的犯罪对象仅限于可移动的财物。我国刑法对抢夺罪的对象没有明确限定为可移动的财物,但从本罪系当场夺取财物这一特色来分析,抢夺的财物只能是可移动的财物。 2、抢夺罪的对象包括财物持有人合法取得的财物,也包括其非法取得的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