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主观方面——罪过(恶)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2-19 11:10:47 141 人看过

核心内容:从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两方面分析。不同内容的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相结合,形成直接故意、间接故意、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四种罪过形式。

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有不同的结合方式,具体可用下图表示:

认识因素╋意志因素〓罪过形式

附:合理信赖、监督过失(监管部门的过失)

注意:容忍规则:科学试验和高速运输工具的事故一般定过失或意外,主要看是否遵守了规则(新新过失理论)―――遵守规则是意外,没遵守规则是过失,只有犯意非常明确的时候才能成立故意

罪过之间的相互区别:

对犯罪主观方面掌握的关键点在于几种罪过相互之间以及与意外事件等的区别

1、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①认识因素内容与程度不同;

②意志上对结果发生的态度不同;注意:对于间接故意的放任,必须是危害结果可能发生,如果行为人意识到危害结果必然发生,则不存在放任直接认定为希望。

③特定的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对行为的定性处理不同。德国惩罚间接故意未遂,中国对间接故意不打击未遂(和过失犯罪类似)

2、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区别:

①认识因素的程度有些不同;

②最关键的是意志因素不同:对结果有无否定、反对的态度并凭借了一定的避免条件或措施。即间接故意表现出行为人对法益的蔑视态度;而过于自信的过失则行为人在主观上希望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客观上采取了避免的措施或者有自信不发生的依据。

3、过于自信过失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区别:

认识因素上的差异——对结果的发生有无认识。

4、疏忽大意过失与意外事件的区别:

关键点为是否要求行为人应当预见到危害结果的发生,即行为人知否具有注意义务、是否具备注意能力,其判断的标准是在一般人的基础上,兼顾行为人的职业、工作、特定环境场合等特殊要素。

5、不需要认识的内容:客观超过要素:丢失枪支不报罪(对造成的严重后果)。

目的犯中的犯罪目的:主观超过要素。犯罪目的影响定罪,但不影响既遂或未遂。(犯罪动机,在以情节严重、情节恶劣为构成要件犯罪中影响定罪,但主要影响量刑―――注意:情节不一定就是客观方面,也有可能是主观方面或主体方面、或者几个方面的结合)

所谓目的犯,即刑法明确要求以某种特定目的为其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的犯罪·如果不具有该目的,则不构成犯罪或者不构成该种犯罪。比较重要的归纳如下:

(1).走私淫秽物品罪(以牟利、传播为目的)(第152条);

(2).高利转贷罪(以转贷牟利为目的)(第175条);

(3).侵犯著作权罪(以营利为目的)(第217条);

(4).绑架罪(以勒索财物或实现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第239条);

(5).诬告陷害罪(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第243条);

(6).诈骗罪及其他诈骗犯罪、盗窃、抢劫、抢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7).赌博罪(以营利为目的)(第303条);

(8).骗取出境证件罪(为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为目的)(319条);

(9).制造、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第363条);

(10).行贿罪(谋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第389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3日 22:3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
    一般情况下,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客观要件通常是:在客观方面,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会表现为:具备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职责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一、伪基站犯罪破案中涉及什么罪名非法生产、销售“黑广播”“伪基站”、无线电干扰器等无线电设备三套以上或非法经营数额五万元以上,应当认定为非法经营罪“情节严重”。非法生产、销售、使用伪基站违法犯罪行为,可依法以非法经营罪、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诈骗罪、虚假广告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8项罪名追究刑事责任,对打击的重点、依法从重处罚的情形作出规定,明确了治安违法行为和刑事犯罪行为的界限。负有无线电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以滥用职权罪或者玩忽职守罪追究刑
    2023-03-14
    240人看过
  • 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安全和国家安全机关的正常活动。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了拒绝提供间谍犯罪情况、证据罪。该法第26条规定:"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在国家安全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分或者由国家安全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严重的,比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的规定处罚。"此项规定,对于惩治间谍犯罪和拒绝提供间谍犯罪情况、证据犯罪,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间谍犯罪是一种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这种犯罪行为又具有十分隐密的特点。打击和防范间谍行为是国家安全机关的专门职能,同时,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同间谍犯罪的斗争,需要广大群众和社会组织的支持
    2023-02-26
    238人看过
  • 对犯罪主客观方面的证明
    证明犯罪主客观方面的方法主要是勘验检查、扣押书证、物证、鉴定、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询问被害人、推定。(一)勘验检查对犯罪嫌疑人的公司、企业勘验检查,以证明公司、企业有无实际经营。(二)扣押物证、书证1、扣押与集资诈骗有关的宣传广告、宣传工具,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无虚假宣传;2、扣押公司、企业的营业执照、纳税资料、公司、企业往来帐目,以证明公司、企业有无实际经营;3、扣押集资证明、房屋租赁合同、集资款的相关凭证,以证明为犯罪制造条件;4、扣押赃款、赃物,以证明非法占有。(三)鉴定1、对犯罪嫌疑人用于集资宣传的文件、证件鉴定,以证明其内容是否真实;2、对公司、企业的财务帐目审计,查明集资款的用途及公司企业经营情况,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无虚假宣传;3、对被害人持有的集资凭证鉴定,以证明是否犯罪嫌疑人签发。(四)询问被害人1、交纳集资款的时间、地点、数额,犯罪嫌疑人是否给予凭证,以证明犯罪过程;
    2023-03-12
    325人看过
  • 论我国犯罪主观方面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六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本条规定说明,不管造成了多么严重的损害结果,只要造成这种结果的行为人没有故意或过失,行为人都不构成犯罪。也就是说,行为人是否犯罪首先取决于他在主观方面是否具有罪过,即故意或过失。那么,如何认定刑事被告人主观方面各要素呢?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但在目前的刑事审判当中,我们却忽略了。这样做的严重后果是导致冤案的产生。本文通过论述认为,犯罪主观方面各要素的认定之所以复杂,原因在于犯罪主观方面各要素属于被告人的主观意识与意志,而主观的一切东西均来自于人的内心。我们无法深入一个人的内心去对他内心世界的状况进行考察。只有通过与行为人危害行为有关的一些客观事实来推断(必然存在偏差)也即“认定”他的内心世界是个什么样子,或者说他有没有犯罪的罪过。因
    2023-06-12
    180人看过
  •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为:1、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引起中毒,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2、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或者对这种严重后果应当预见,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严重的中毒事故。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意思投放危险物质罪: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投毒罪。两者相比而言,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外延更为广泛,指的是故意投放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投放危险物质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3-07-26
    411人看过
  • 刑事责任方面的罪轻辩护,主观恶性方面的罪轻辩护
    一、刑事责任方面的罪轻辩护1、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得判处死刑。2、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二、主观恶性方面的罪轻辩护1、防卫过当、假想防卫或避险过当;2、出于义愤惩治严重违法者的犯罪;3、犯罪预备、犯罪未遂或犯罪中止;4、初犯,平时学习、工作表现良好(比较有效);5、因民事纠纷等偶发事件刺激下的激情犯罪或突发性犯罪;6、被他人教唆犯罪。如果存在上述情形的,都是可以要求做罪轻辩护的。
    2023-04-18
    429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从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分析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23
      侮辱罪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区别: 1.前者侵犯的是他人名誉,后者侵犯的是性的自己决定权; 2.前者的对象没有限制,后者的对象只能是妇女; 3.前者不要求采取强制方法,后者必须采取暴力、胁迫等强制方法; 4.前者必须公然实施侮辱行为,后者不要求公然实施; 5.前者以情节严重为构成要件,后者不以情节严重为构成要件这个是我自己总结的笔记,我觉得还挺全面的了~
    • 主观恶性方面罪轻辩护
      山西在线咨询 2021-09-04
      1、防卫过当、假想防卫或避险过当; 2、出于义愤惩治严重违法者的犯罪; 3、犯罪预备、犯罪未遂或犯罪中止; 4、初犯,平时学习、工作表现良好(比较有效); 5、因民事纠纷等偶发事件刺激下的激情犯罪或突发性犯罪; 6、被他人教唆犯罪。如果存在上述情形的,都是可以要求做罪轻辩护的。
    • 过失犯罪与主观恶性的主观含义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6-13
      根据《刑法》第15条规定,过失犯罪是存在两种情况的:第一种是过于自信,以为自己能够避免损害结果发生,但是损害结果依然发生了,第二种是疏忽大意,本来尽到足够的注意义务,或是正常思维逻辑下即可发现或预见到损害后果的,却因为自己的疏忽、马虎而导致损害结果的发生。 由上述所言可见,过失犯罪的行为人是不具有主观恶性的,用通俗的话阐述就是行为人根本就没有想到会导致损害结果,那还何谈其具有主观恶性呢?进一步来说
    • 主观恶性没有过失犯罪? ?
      辽宁在线咨询 2021-12-16
      过失犯罪只有在损害结果发生时才构成犯罪。如果有主观恶意,我们应该考虑它是否构成相应的故意犯罪。当然,一旦构成故意犯罪,量刑自然会更加严重。根据刑法第十五条的规定,过失犯罪有两种情况:一是过于自信,认为可以避免损害结果,但损害结果仍然发生,二是疏忽,履行足够的注意义务,或者在正常思维逻辑下可以发现或预见损害后果,但由于疏忽和粗心,损害结果的发生。
    • 过失犯罪中的主观恶性是哪些,过失犯罪可以说主观恶性较小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04
      根据《刑法》第15条规定,过失犯罪是存在两种情况的:第一种是过于自信,以为自己能够避免损害结果发生,但是损害结果依然发生了,第二种是疏忽大意,本来尽到足够的注意义务,或是正常思维逻辑下即可发现或预见到损害后果的,却因为自己的疏忽、马虎而导致损害结果的发生。 由上述所言可见,过失犯罪的行为人是不具有主观恶性的,用通俗的话阐述就是行为人根本就没有想到会导致损害结果,那还何谈其具有主观恶性呢?进一步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