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醉驾法庭陈述范文应该怎么写
因法律意识淡薄,一时糊涂走上了犯罪道路,现在万分后悔。本人自愿认罪,接受法律的惩罚,恳请法院给我宽大处理,给予我改过自新的机会。本人保证认真接受教育、改造,不再做危害社会的事,争取早日回归社会,做一个遵纪守法,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酒驾和醉驾的判定标准
1、饮酒驾车
饮酒驾车判断标准: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根据计算,一般情况下饮用350mL(约相当于1小瓶)啤酒或半两白酒(20ml)后,血液酒精浓度就可达到0.02(20mg/100ML),即达到饮酒驾驶的处罚条件。
按照新交法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记6分。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法律处罚更加严厉:饮酒后驾车,处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罚款,记12分。
2、醉酒驾车
醉酒驾车判断标准: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根据国家《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80毫克的驾驶员即为酒后驾车,80毫克以上认定为醉酒驾车。
吹气检测不纳入醉驾鉴定。按照刑事案件取证的标准,对于有醉驾嫌疑的司机必须进行抽血取证。查酒驾中的酒精监测仪器数据,仅是交警前期判断醉驾的方法,通过对嫌疑人体内酒精含量的比对,作出具鉴定结论。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
该怎么做醉驾法庭陈述
484人看过
-
行事法庭醉驾最后陈述怎么写?
404人看过
-
醉驾怎么在法庭上陈述词?
412人看过
-
醉驾的陈述词怎样在法庭上表达?
76人看过
-
醉驾的法庭最后陈述是什么意思
432人看过
-
开庭时被告人应该怎么陈述
129人看过
醉驾是指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更多>
-
醉驾罪法庭陈述的范围有哪些湖南在线咨询 2023-05-28请求法官看在我过于相信“家乡米酒不醉人、酒逢知己千杯少、酒不醉人人自醉、三碗不过岗”等古训,而只喝了两大碗家乡米酒的份儿上,能从宽处理我的初次醉驾。今后我定要牢记“书读得越多越蠢”这句名言,再也不相信那些骗人的鬼话古训了
-
醉驾怎么在法庭上陈述词?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12-11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如果有,我因一时糊涂犯下错误,违反国家法律,辜负家人和社会期望,给受害人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也给受害人的家人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精神折磨,我十分内疚,悔不当初,我想当庭向他们真诚的道歉,经过法庭对我的审判,我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危害性,愿意接受法律的制裁,改过自新。
-
该怎么做醉驾法庭陈述,有哪些规定北京在线咨询 2023-10-18醉驾法庭自己陈述必须事实清楚的,应表现悔过,认罪,对事实无异议。要做到实话实说,实事求事,酒驾法庭自己陈述的过程也就是看是否会知错就改,重在态度。切记不可胡乱编造不相关事实,另一方面我们应当也要知道喝酒开车的危害,不可贪图方便和刺激就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
醉驾案进行庭审最后陈述怎么写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08其实最后陈述也就是给你一个诚恳的承认错误的机会,不陈述也不会对判决有什么影响了。不会有什么影响的,法官仍然会依据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依法判决的
-
醉驾法庭陈述会减罪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3-04-021.引言。写明代理律师代理该项诉讼的法律依据和事实根据,案件的性质和审级。 2.正文。第一,叙述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并运用充分、确实的证据加以证明;第二,在引用相关法律条款并运用犯罪构成理论、相关知识论证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合法性和必要性;第三,从行为知识背景、心理等方面分析被告人犯罪的动机和原因,向法官、陪审员阐述该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和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与社会危害性。 3.结论和诉讼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