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住房贷款最短的是贷1年,最长的是30年。
2.公积金贷款利率要低些,现在商贷基准是7.05,公积金是4.9在这里我建议有公积金还是用公积金比较好。
3.贷款还款方式有2种:第一种是等额本息,还有一种是等额本金,具体的还是需要看自己的情况去选择的。
一、买房子贷款是怎么算的
买房子贷款的计算有两种情况:
1.等额本金还款法:每季还款额=贷款本金÷贷款期季数+(本金-已归还本金累计额)×季利率。
2.等额本息还款法:每月还款额=[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法律依据: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在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时,可以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二、怎么用公积金还房贷,房贷一个月还多少
住房公积金个贷的还款方式:
1、每月等额本息还款法是指借款人每月偿还的贷款本金和利息总额不变,但每月还款额中贷款本金逐月增加,贷款利息逐月减少的还款方式。
2、每月等额本金还款法是指借款人每月偿还的本金固定不变,贷款利息逐月递减的还款方式。
3、一次性还款法,从住房公积金帐户提取公积金余额,一次性归还贷款。
4、停止还贷若干月法,从公积金帐户中提取余额,提前归还贷款。提前还贷后,贷款人可以停止还贷若干月。
5、逐月还款法,每月直接从公积金帐户提取公积金还贷。提取的住房公积金金额不足时,贷款人要及时补足还款金额。
三、住房公积金贷款计算方法
等额本金还款
等额本金是指一种贷款的还款方式,是在还款期内把贷款数总额等分,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本金和剩余贷款在该月所产生的利息,这样由于每月的还款本金额固定,而利息越来越少,贷款人起初还款压力较大,但是随时间的推移每月还款数也越来越少。
等额本金贷款计算公式:
每月还款金额=(贷款本金/还款月数)+(本金—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每月利率
等额本息还款
等额本息是指一种购房贷款的还款方式,是在还款期内,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贷款(包括本金和利息)。
每月还款额计算公式如下:
[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自由还款法
自由还款就是您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时,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根据您的借款金额和期限,给出一个最低还款额,以后您在每月还款数额不少于这一最低还款额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自由安排每月还款额的还款方式。
-
贷款买房最低贷款年限是几年
102人看过
-
商住房使用年限为什么短
229人看过
-
新房抵押的贷款期限最长为几年?
373人看过
-
几年内提前还款可否缩短贷款年限
81人看过
-
无期徒刑的最短服刑期限为几年?
111人看过
-
担保贷还款年限最长几年
394人看过
房贷是指购房者向银行申请贷款,以购房为目的的借款合同,通常包括贷款金额、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等条款。 购房者通过与银行签订房贷合同,获得一定期限的贷款额度,用于支付购房款。在贷款期限内,购房者需要按照合同约定按时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同时可能... 更多>
-
-
贷款年限较短香港在线咨询 2023-10-06在贷款买房中,最让人头疼的要数贷款年限了,人们常常纠结到底贷多少年才合适,很多人错以为贷款年限越短越好,因为这样一来可以尽早的摆脱掉还贷压力,但如果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考虑,很有可能会背负上沉重的还贷压力。 支招:建议选择长的贷款年限比较合适,一是因为长期月供少,这样可以减少平时生活的压力,并可以将有限的钱拿来投资,换取更多的利润,二是因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政策也必然会越来越便民、利民,那样
-
二手房的按揭贷款年限最长几十年西藏在线咨询 2023-05-26二手房的按揭贷款年限最长年限: 1、二手房已使用的年限与贷款年限的和,不能超过30年; 2、唯樱二手房的房龄不能超过15年; 3、贷款到期日不能超过,土地使用的到期年限; 4、贷款期限与借款人的年龄之和,不得超过60周岁。 二手房贷款材料有: 1.借款人合法有效的身份证件; 2.借款人经济收入证明或职业证明; 3.借款人家庭户口登记簿; 4.有配偶的借款人需提供夫妻关系证明; 5.有共同借
-
个人存单质押贷款期限最长为几年?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04个人存单质押贷款期限最长为两种情况:1、不能超过质押存单的到期日,且最长不超过一年;2、如有多张个人存单质押,以距离到期日最近的时间确定贷款期限。办理自动转存的存单视自动转存期限长短确定。
-
住房商业贷款纠纷诉讼期限几年澳门在线咨询 2023-10-041、贷款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借贷双方明确约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算。如果当事人超过三个月仍未缴款,贷款行会依法催收到期贷款,按照借款合同和担保合同的约定,将向法院起诉,法院会采取财产保全等措施,包括冻结贷款人以及贷款担保人的所有银行帐户上的存款,查封已抵质押的财产等。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