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关系聘用关系的区别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个人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一方有偿提供劳动力,另一方使用和管理劳动力并获取劳动成果的社会关系。雇佣关系是指双方当事人约定,一方于一定或不定期限内为他方提供劳务,他方给付报酬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是具有很大相似性的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在这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中,提供劳动的都是自然人,都是通过提供劳动来获取报酬。但是,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又有不同之处,其主要表现:
一是受国家干预程度不同。国家对劳动关系有强制的法律规定,劳动关系双方必须遵守,不得以合同排除法律的适用,而雇佣关系的本质是一种劳务关系,双方遵守意思自治原则,雇佣合同的内容双方可以约定,只要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第三人的利益,法律一般不加以干涉。
二是是否形成行政隶属关系。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产生组织领导的行政隶属关系,劳动者要接受用人单位的领导和管理、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劳动者都必须遵守,在雇佣关系中,劳动者虽然是在雇主的授权或指示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或其他劳务活动,并接受雇主的指挥、控制、支配、监督和管理,但是,劳动者不是雇用单位的成员,也不必遵守该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雇用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人身关系,不属于行政上的隶属关系。
三是福利待遇不同。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有权享有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而雇佣关系中的劳动者一般不享有这些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权。
四是从所从事的工作(劳务)时间上看,劳动关系中用工单位对雇请的劳动者一般打算长期使用,劳动者一般同样有长期、持续、稳定在用工单位工作的主观意图,而雇佣关系中一般具有临时性。
五是用工主体不同,这是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根本区别。在雇佣关系中,对用工主体没有特别限制,自然人、法人、合伙都可以作为雇佣人(用工主体),在劳动关系中,《劳动法》第2条规定了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用工主体),用工主体限定为在我国境内的各类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和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刚刚颁布的劳动合同法规定民办非企业单位属于“用人单位”)。
本案中,原告虽然承包了一辆汽车进行营运,但是,根据我国《道路运输条例》规定,在我国从事道路运输(包括客运和货运)应当持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有关登记手续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原告未办理有关手续,依法不能从事货物运输经营活动,且自然人必须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核准登记、取得营业执照才能取得个体工商户的法律身份,原告没有依法核准登记取得营业执照,也不属于个体工商户,不具备劳动关系中用工主体的资格,其与死者之间不存在法律上的劳动关系。死者被原告雇请为原告提供驾驶汽车的劳务,并约定每月报酬1000元,但死者何时出车、装什么货物、运往哪里都由原告安排、指挥和监督管理,自己没有自主权,且死者只在原告处工作了一个月就发生事故,很难确定其有长期为原告开货车的主观意图,原告与死者之间的实际情况符合雇佣关系的特征,所以,法院认定原告与死者之间是雇佣关系。
二、法律关系不同,适用法律和责任承担也不同。
劳动关系属于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调整范围,是社会法的一个分支。劳动者因工遭受人身损害依据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司法解释等规定处理,并实行劳动仲裁前置程序,不服劳动仲裁裁决的才可以通过诉讼程序解决。雇佣关系是一种民事关系,受民法和合同法调整,是民法的一部分。雇员在雇佣活动中发生人身损害,依据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处理,当事人可以直接通过诉讼程序解决。在责任承担方面,在劳动关系中,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劳动者因工(劳动)遭受人身损害,用人单位承担的是无过错责任。
用人单位参加了工伤保险、为劳动者缴纳了工伤保险费,一旦有劳动者因工作遭到伤、残、亡或者患职业病,用人单位的赔偿责任用保险的方式分散出去,由社会来共担风险,具体由工伤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从工伤保险金中支付工伤保险待遇费用。应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则由用人单位对遭受人身损害的劳动者按照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自行支付费用。在雇佣关系中,雇员所从事的雇佣活动直接为雇主创造经济(物质)利益,雇主承受这种利益,雇员据此得到自己的报酬,而且雇员是按照雇主的意志来实施行为,实际上等于雇主所实施的行为,因此,雇员在雇佣活动中致伤第三人或者自己遭受人身损害的,雇主都应当承担责任,而不因雇主主观上没有过错而免除。在前者,雇主承担的是替代责任,在后者则由雇主对雇员的人身损害承担赔偿责任。如果雇员的损害不是因为雇员的原因,而是由于第三人的侵权行为所致,这时雇主承担的赔偿责任是一种垫付责任,在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
在编和聘用的劳动关系区别是什么?
199人看过
-
聘任关系合同和劳动合同有什么区别
281人看过
-
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怎么确定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
269人看过
-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有何区别,劳动关系从何时建立
346人看过
-
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区别是什么(劳务关系的法律依据)
484人看过
-
解除劳动关系和终止劳动关系有何区别?
126人看过
-
劳动关系和聘用关系两种关系分别点在哪里?聘用关系人依什么法来保护?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23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法规(相关限定对于劳动者保护有很大倾斜,设置有经济赔偿、社会保险、解除劳动关系限制等强制性限定),适用爱人通常为单位及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该意义上的劳动者有较多限制,如年纪限制,即年满16岁且未达退休年纪),且劳动者须遵守单位的监督、管理,使用单位的生产工具,具有较强的人身依附性(还请注意与承揽的差别,承揽是指单位委托个人或其他单位,由该个人或单位
-
劳动关系是指什么关系与劳务关系有何区别广东在线咨询 2022-04-25我国劳动法所称劳动关系是指在实现社会劳动的过程中,劳动者与所在单位(即用人单位)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劳动法所调整的这种劳动关系,也可以称之为狭义的社会劳动关系。所谓劳务关系是指提供劳务的一方为需要的一方以活劳动形式提供劳务活动,而需要方支付其约定的报酬的社会关系。二者的区划在于,劳动关系的一方必定是劳动者,另一方是单位(包括个经济组织),而劳务关系则可以双方都是单位,也可以双方都是公民,或一方是单
-
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关系区别是什么,劳动合同中劳动关系的关系有哪些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18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关系区别:一、两者在逻辑关系上具有统一关系在劳动合同制度全面推行之后,劳动关系的确立开始更多地取决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否达成一致。如果没有特别的理由,对于是否确立劳动关系、与谁确立劳动关系、确立怎样的劳动关系均只能由劳动者意思自治。所以,市场经济国家产生劳动关系的一般形式是劳动合同。甚至可以说,劳动关系全部为劳动合同关系,二者具有统一性。劳动合同的订立是确定劳动关系最主要的事实
-
劳动关系聘任关系合同和普通劳动合同的区别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28劳动关系聘任关系合同和一般劳动合同的不同: 1、合同本身的法律性质不同。 2、合同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同。 3、争议处理时审查的内容有所不同。 4、合同中用人单位的主体权利不同。
-
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是什么?怎么区分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福建在线咨询 2022-05-06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劳动关系是从雇佣关系发展而来,两者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二者规范的对象均为劳务的给付和劳务的受领,且两者的特征也有重合之处,如均强调用工主体对工作人员的支配权、工作人员都是为雇主或用人单位的利益而工作。 但两者亦有明显的区别。 第一,用工主体不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劳动部《关于执行劳动法若干意见》的相关规定,我国劳动法所涉及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