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案件的办案期限有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21 13:55:14
392 人看过
1、行政案件的办案期限一般是三个月,若在特殊情况下,延长时间也不得超过一个月。2、行政办案期限是指从立案之日起到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时间。3、行政案件的追诉时效期限为二年,凡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则不再予以追究。4、时效期间的起算时间,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
《刑法》第八十七条
【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延长办案期限三十日行政案件
76人看过
-
行政案件延长办案期限的法律依据
412人看过
-
执行案件中哪些期间不记入办案期限
439人看过
-
行政案件办理期限超期怎么办
196人看过
-
行政案件审理规定延迟办案期限
323人看过
-
关于民案刑案以及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规定有哪些
201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执行案件中哪些期间不记入办案期限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0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中第十三条的规定有: 1、公告送执行达法律文书的期间 2、暂缓执行的期间 3、中止执行的期间 4、就法律适用问题向上级法院请示的期间 5、与其他法院发生执行争议报请共同的上级法院协调处理的期间。 如拒不履行,权利人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执行程序是民事诉讼程序的最后阶段。执行程序具有以下特点: ①执行权由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无论生效的法律文书是由何种
-
有哪些行政案件的执行条件四川在线咨询 2022-04-0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6条规定:“行政机关根据《行政诉讼法》第66条的规定申请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可以由人民法院执行;(2)具体行政行为已经生效并具有可执行内容;(3)申请人是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4)被申请人是该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人;(5)被申请人在具体行政行为确定
-
-
行政案件有哪些公民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四川在线咨询 2023-05-301、人民法院受理受理的案件只限于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而不受理抽象行政行为的案件;其次,法律规定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但当事人未经行政复议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也不受理。 2、根据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 (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