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买卖合同逾期结算诉讼时效届满后还能不能起诉
买卖合同逾期结算诉讼时效届满后还能不能起诉,任何有完全民事行为能不能力的主体,都是能不能自由与对方签订合同的,一般的合同都是有履行的期限的,一般来说,合同的债权人能不能在诉讼时效之内履行主张自己的权益,时效届满后若是没有相应的证据,此时即使起诉也是不会被受理的。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能不能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未约定履行期限买卖合同诉讼时效的起算是如何的
未约定履行期限买卖合同,依照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第五百一十一条的规定,能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不能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但债务人在债权人第一次向其主张权利之时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
合同生效后,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能不能协议补充;不能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债务人能不能随时履行,债权人也能不能随时请求履行,但是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一般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能不能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
未约定履行期限的合同,依照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第五百一十一条的规定,能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不能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但债务人在债权人第一次向其主张权利之时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五章 融资租赁合同 第七百五十七条 出租人和承租人可以约定租赁期限届满租赁物的归属;对租赁物的归属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租赁物的所有权归出租人。
-
诉讼时效届满合同不成立还能诉讼吗
422人看过
-
民事诉讼时效届满后能否提起诉讼抗诉?
54人看过
-
诉讼时效届满能不能主张债权
200人看过
-
诉讼时效中止之后诉讼时效期限届满还可以起诉吗
443人看过
-
诉讼时效期间起算点届满之日起
427人看过
-
诉讼时效届满部分还款能不能恢复剩余债务诉讼时效?
484人看过
-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借款人还能否起诉?河北在线咨询 2024-12-29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二条和第一百九十三条的规定,如果借款超过了诉讼时效,债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但是,即使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人仍然可以起诉。如果债务人同意履行义务,则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如果债务人已经自愿履行义务,则权利人不能请求返还。此外,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三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因此,即使过了诉讼时效,权利人仍然可以起诉,被告也不得以诉讼时
-
诉讼时效届满后对方同意偿还能否反悔天津在线咨询 2022-06-261、债务人同意偿还已过诉讼时效的债务后,不能反悔。 2、因为欠条超过诉讼失效后,该债权债务就成为自然债务,即债权人丧失依诉讼程序保护其权利的可能性,不再有胜诉的可能,更不能请求法院强制执行。在这个情况下,债务人作出同意偿还的承诺或者履行偿还义务,则意味着和债权人达成了一个新的协议,此时会重新开始计算诉讼时效,债务人仍负有还款义务。
-
还款期届满之后怎么计算诉讼时效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05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的。诉讼时效中断,重新计算诉讼时效。也就是说对方每一次还款都重新计算时间。直到还完为止。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最多只有20年的时间,即20年间随便怎么中断中止,到达20年就再也没有了。
-
工程款在诉讼时效届满后结算可以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3-11-29工程款在诉讼时效届满后结算是否可以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认定,如果不存在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况下,则在诉讼时效届满后无法进行结算,但如果存在诉讼时效中断的相关情况,则是可以进行结算的。
-
撤销合同诉讼时效届满未起诉怎么办海南在线咨询 2022-06-05撤销合同不适用诉讼时效,当事人需在撤销权存续期间到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请求撤销合同。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