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透支可分为一般违法性的恶意透支和犯罪性的恶意透支。
一般违法性的恶意透支,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意违反信用卡章程与约定进行透支,逾期不还,但诈骗金额较小的行为。犯罪性的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拒不归还的行为。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入罪门槛
恶意透支是信用卡诈骗行为的具体表现之一。我国《刑法》将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规定在第196条第1款第4项中。《解释》对于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作了特别明确、详细的规定,并从整体上提高了该类型犯罪的入罪门槛,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通过限定刑法中恶意透支的定义,提高入罪门槛。《刑法》第196条第2款对恶意透支下了定义: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从本款条文可以看出,刑法对恶意透支主要从两个方面作出了规定:一是持卡人在主观上必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二是持卡人在客观上有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仍不归还的行为。由于《刑法》的上述规定在司法实践的适用中仍存在一些不明确之处,因而,《解释》在我国《刑法》原有规定的基础之上,对恶意透支作出了更为具体、详细的解释。《解释》第6条规定: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196条规定的恶意透支。将《解释》第6条的规定与《刑法》第196条第2款的规定进行比较,我们不难看出,《解释》对恶意透支的客观认定方面增加了两个内容:一是明确了催收的次数,即规定发卡银行催收的次数为两次;二是明确了不归还的具体期限,即规定行为人经催收后仍不归还的期限为3个月。《刑法》则未对恶意透支的定义作上述限制规定,笔者认为,《解释》的规定不仅更为具体、详细和有利于操作,而且还明显提高了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入罪门槛,使司法实践中对该类型信用卡诈骗罪的认定有了更多的限制。
其次,通过重新确定犯罪数额标准,提高入罪门槛。按照2001年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的规定,信用卡诈骗罪的认定数额可以参照1996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即诈骗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诈骗数额在20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但是,《解释》第6条第3款则规定:恶意透支,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196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196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196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比较而言,《解释》在数额较大以及数额巨大的标准上将原来司法解释规定的数额增加了1倍,而在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上则将原来司法解释规定的数额增加了4倍之多。对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定罪量刑数额标准的提高,大大提高了该类型犯罪的入罪门槛。这充分说明恶意透支型与其他类型的信用卡诈骗罪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且这一差异已经引起了司法机关的高度重视。
最后,通过增设出罪标准,提高入罪门槛。《解释》第6条第5款规定: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在公安机关立案后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的,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恶意透支数额较大,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笔者认为,这是从对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罪轻以及出罪的规定角度,提高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入罪门槛。
因此,《解释》通过限定《刑法》中恶意透支的定义、重新确定犯罪数额标准以及增设出罪标准等解释内容,实际提高了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入罪门槛。这集中表明了司法机关区别对待《刑法》规定的不同类型信用卡诈骗罪的意图。笔者认为,《解释》对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入罪门槛的提高是符合《刑法》有关信用卡诈骗罪立法精神的,因而也是非常合理的,理由主要有两点。
第一,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与其他传统型信用卡诈骗罪存在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为: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的行为人是通过法定程序申领信用卡的,也即本类型信用卡诈骗罪的行为人是金融机构发放的信用卡的合法持卡人。在这种真人真卡的情况73下,由于行为人实际上与金融机构具有密切的关系,其行为的实施不可能对金融机构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行为人的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范围相对较小,且往往只涉及到金融机构。而传统型信用卡诈骗主要包括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使用作废的信用卡、冒用他人信用卡和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等四种情况。在这四种情况中,前两者属于假人假卡,而后两者则属于假人真卡。在这些信用卡诈骗罪中,行为人均不是通过法定程序申领信用卡的,即其中不是存在假人的情况,就是存在假卡的情况。在这些情况下,由于行为人与金融机构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其行为的实施完全可能会给金融机构或其他权利人等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这些信用卡诈骗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范围较大,即相关影响不仅涉及金融机构,而且有时甚至还可能涉及第三方权利人。
第二,在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中,行为人与信用卡联系较为紧密,因而要确定谁是犯罪人较为容易,即只要查清合法持卡人就能将案件侦破,在这种情况下,相关司法成本显然不会很高。但是,在传统型信用卡诈骗罪中,由于行为人与信用卡基本没有关系,因而要查清是谁实施了相关犯罪行为很不容易,也即在行为人的相关身份等信息不清楚的情况下,要确定犯罪人是谁需要较长的侦查时间,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提高相关的司法成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罪
399人看过
-
信用卡诈骗罪 恶意透支
153人看过
-
信用卡恶意透支的危害
344人看过
-
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犯罪
208人看过
-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
212人看过
-
信用卡诈骗恶意透支
276人看过
-
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罪宁夏在线咨询 2022-04-17第六条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一)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 (二)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的; (三)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 (四)抽逃、转移资金,隐
-
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罪山东在线咨询 2022-04-19第六条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一)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 (二)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的; (三)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 (四)抽逃、转移资金,隐
-
信用卡诈骗罪恶意透支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19根据规定,般违法性的恶意透支,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意违反信用卡章程与约定进行透支,逾期不还,但诈骗金额较小的行为。 犯罪性的恶意透支是指信用卡的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收到发卡银行催收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仍不归还,个人诈骗数额较大是指5000元以上。
-
什么是信用卡诈骗,信用卡诈骗罪中的恶意透支、恶意透支?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04信用卡诈骗(又叫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诈骗行为。使用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信用卡的透支,是指持卡人在其发卡银行信用卡帐户上资金不足或已无资金的情况下,经过银行批准,持卡人仍可使用信用卡进行消费。信用卡的透支,实质上是银行向持卡人提供的消费信贷、即允许持卡人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先行消费,以后再由持卡人补足资金,并按规定支付一定的利息。在我
-
信用卡诈骗罪恶意透支和善意透支广东在线咨询 2022-04-19《刑法》第196条第二款的信用卡诈骗罪 规定,是指信用卡的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善意透支和恶意透支的本质区别在于行为人在主观上的差异。两者在客观上都是造成了透支,但善意透支的行为人主观上有先用后还的意图,届时归还透支款和利息,而恶意透支的行为人透支是为了将透支款占为己有,根本不想偿还或者也没有能力偿还。该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