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工伤:
1、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
3、患职业病;
4、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
5、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
2022年农民工工伤赔偿标准
2022年农民工工伤赔偿标准包括:
1、医疗费,前提是职工应当在特定的医疗机构就医;
2、康复费;
3、伙食补助费,原则上是住院期间的伙食费;
4、交通食宿费;
5、护理费;
6、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
7、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8、伤残津贴。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
交强险新政策2022年最新变化
295人看过
-
工伤赔偿最新规定:2022年有哪些变化?
404人看过
-
最新2022年拆房赔偿标准:了解这些变化
280人看过
-
最新广东省工伤赔偿标准:探讨赔偿规定的最新变化
132人看过
-
优惠政策变化:最新优惠政策的变化和趋势
241人看过
-
新的一年,工伤鉴定标准和赔偿办法有何变化?
338人看过
工伤认定标准是指残情定级后发给证件。残情定级不实行“终身制”,劳动鉴定委员会必须对工伤致残人员定期进行复查,残情若有变化,等级应作相应变更。工伤致残人员若要求进行鉴定,劳动鉴定委员会应随时给予鉴定。... 更多>
-
最新政策2020年有何变化呢?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24017年添加了更多新政策,积分落户越来越难办。外地学子在天津参加中考、高考。首先要保证你的分数达标津户口,家长需落天,孩子才有资格参加。在签注期限内的申请人本人的居住证,达到指导分值。如果不知道目前的分值
-
唐山市工伤赔偿最新政策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03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如受伤被认定为工伤,唐山工伤赔偿标准可享受如下工伤待遇: (1)医药费由用人单位全额垫付; (2)停工留薪期内(工伤治疗、康复期间)工资按原待遇发放; (3)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单位负责; (4)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按由工伤职工所在地标准发放; (5)如经劳动能力鉴定为1-10级伤残的,还可以享受伤残津贴(1-6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5
-
上班期间工伤认定最新政策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24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
-
2020最新工伤认定标准的赔偿是哪些?重庆在线咨询 2022-09-03计算表【一级至四级伤残待遇标准】(一)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一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4个月2、二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2个月3、三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0个月4、四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8个月(二)按月享受伤残津贴(按月支付)1、一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90%2、二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5%3、三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0%4、四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5%(注: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
-
准生证2016年6月的新政策有哪些新变化四川在线咨询 2022-04-18准生证新政策有什么变化 2016年1月5日,中央明确生育两个以内孩子无需审批。这意味着生育二孩无需办理准生证。目前,江苏、湖北、山东、黑龙江等地,生育头胎已经不需要办理准生证了。卫生计生部门可以通过婚姻登记、收养信息、户籍登记等多种途径,掌握公民的结婚、怀孕和生育信息,防止出现因取消一孩生育审批而出现的漏登、漏报现象。 一孩审批变为实行一孩生育登记,是指生育第一个孩子,不需要进行审批,只要备案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