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预防贷款风险,需要注意以下措施:1. 确保抵押资产的合规性,包括抵押物是否为法律禁止流通物,是否为根本不能变卖的物品,抵押人是否拥有抵押物的所有权。2. 对保证人的资格进行认真考察,确保其具有足够的信用和还款能力。3. 注意抵押财产的真实性,包括抵押财产是否真实存在,抵押的价值是否超过抵押财产自身的价值。
以下措施有助于预防:1.确保抵押资产的合规性。注意抵押物是否为法律禁止流通物,是否为根本不能变卖的物品,抵押人是否拥有抵押物的所有权。2.对保证人的资格进行认真考察。3.注意抵押财产的真实性。抵押财产要是在此之前没有设置过抵押,抵押的价值没有超过抵押财产自身的价值。
抵押财产真实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规定,抵押权人可以就下列财产优先受偿:(一)抵押权人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二)抵押权人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不动产;(三)抵押权人依法有权处分的财产;(四)抵押权人依法享有优先受偿的其他财产。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抵押权不受影响。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时,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抵押权人可以请求抵押人提供相应的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抵押权人可以随时就抵押物优先受偿。抵押权人因抵押物受到损害或者因债务人违约而受到损害的,可以向抵押人请求赔偿。抵押人未依照前款规定通知抵押权人的,可以怪责抵押权人损害抵押物的后果。抵押权人可以要求抵押人提供相应的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以上措施有助于预防抵押资产可能出现的问题,其中包括确保抵押资产的合规性、对保证人的资格进行认真考察以及注意抵押财产的真实性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规定,抵押权人可以就抵押权人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不动产、抵押权人依法有权处分的财产和抵押权人依法享有优先受偿的其他财产优先受偿。同时,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但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抵押权人可以请求抵押人提供相应的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如果抵押人未按照规定通知抵押权人,抵押权人可以要求其承担损害抵押物的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一条保证合同是为保障债权的实现,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保证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合同。
-
避免合同欺诈:如何判断合同是否有效?
357人看过
-
避免欺诈的合同条款
173人看过
-
如何避免加盟商欺诈
119人看过
-
避免承揽合同欺诈策略
440人看过
-
避免合同欺诈注意事项
62人看过
-
避免合同欺诈:提存公证
255人看过
担保合同是为了促使债务人履行其债务,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而在债权人(同时也是担保权人)和债务人之间,或在债权人、债务人和第三人(即担保人)之间协商形成的,当债务人不履行或无法履行债务时,以一定方式保证债权人债权得以实现的协议。担保合同... 更多>
-
签订合同如何避免被欺诈?辽宁在线咨询 2025-02-01在签署合同以减少纠纷、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严格审查主合同的效力,在签署定金合同时应注意审查主合同的有效性。因为定金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若主合同无效,则定金合同亦无效。其次,应签订书面定金合同以证明定金合同的存在,避免定金合同纠纷的发生,并在纠纷发生后划分责任。合同双方应对定金作出书面约定,特别要针对违反主合同条款或补充合同条款时如何处理定金作出约定。此外,应在合
-
欺诈行为如何避免河北在线咨询 2024-11-091. 并非所有主观动机都构成诈骗。在一些情况下,行为人确实存在有效的还款行为,具备偿还债务的经济实力,并且没有任何逃避责任、隐藏或转移财产等不良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无法轻易地判定他们在主观上存在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意图。如果行为人与受害者之间存在民事纠纷,并且行为人为了维护自身权益而采取了暂时占用他人财物的不当方式,这种行为虽然欠妥当,甚至可能涉及到其他更为严重的法律问题,但并不能因此就断言行为
-
商场如何避免价格欺诈安徽在线咨询 2022-12-23模糊标价:经营者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者含糊标示附加条件的。 支招:消费者不要盲目购买促销商品,若确要购买,须先问清促销和优惠的附加条件。 虚假促销:经营者在开展送现金、返券、馈赠、积分等经营活动中,所标示的价格高于本次经营活动前七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的。 支招:消费者要谨慎对待商家促销活动,对所要购买的商品,比较一下促销以前的价格或不搞促
-
如何避免法律上加盖公章的欺诈合同云南在线咨询 2022-05-14对于此类情况应当从以下方面加以防范: 1、加强企业内部印章管理,严格管理印章使用; 2、在与客户开展业务往来过程中,在合同生效条款上加入“盖章并经授权人签字生效”条款; 3、在企业内部制度上及培训上明确盖空白章合同的惩处制度。
-
民法典中怎样避免合同欺诈重庆在线咨询 2023-07-221、签订合同前必须认真审查交易方的主体资格和履约能力,在达成交易前,可能地要求对方提供盖有公章的营业执照副本、法人资格证明书、法人授权委托书、经办人员的身份证明等书面材料。若交易方为异地企业,可以委托当地律师向企业所在地工商部门了解其合法性。切忌单凭熟人介绍等不规范做法草率签订合同。此外,企业的履约能力应重点考虑,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尽可能地调查交易方现有的、实际的经营情况,掌握对方的实际履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