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加班被公司开除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处理,也可以起诉到法院要求赔偿,法律规定不得强制加班,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一、公司能强迫劳动者加班吗?
《劳动合同法》第31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此外,《劳动法》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劳动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对企业违反法律、法规强迫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劳动者有权拒绝。
二、公司不给加班费离职有补偿吗?
一般来说,员工主动辞职,单位可不支付经济补偿。但员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情形而被迫提出辞职的,用人单位也应支付经济补偿,比如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劳动者权益;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等情形。
如果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加班费,员工可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但需注意,劳动报酬和社保金的计算标准,在实际操作中较复杂。用人单位因主观恶意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未缴纳”社保金的,可作为劳动者解除合同的理由。但对确属客观原因导致计算标准不清楚、有争议,致使用人单位未能“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未缴纳社保金的,不能作为劳动者解除合同的依据。
-
上班两个月被开除公司公司不同意怎么办
470人看过
-
公司不开除也不让上班怎么办
214人看过
-
不开早会被强制扣除加班费怎么办?
298人看过
-
春节不加班公司有权开除吗
226人看过
-
我被公司开除了,上夜班该怎么办?
105人看过
-
公司因为加班可以扣除150元工资吗
296人看过
加班是指除法定或者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以外,正常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或者双休日以及国家法定假期期间延长工作时间。 劳动法规定加班需要支付加班费,平时加班,如晚上需要支付劳动者1.5倍工资,周末加班需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法定节假日需支付三倍工资。... 更多>
-
在公司不加班被开除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1-24除非有法定加班情况,否则只会因为不加班而被开除。显然,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合同。劳动者可以主张继续履行合同,也可以主张双倍经济补偿。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征得劳动者同意,每天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工人有权拒绝加班,知道主管或安排加班的经理。劳动者拒绝加班是依法行使权利,而不是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情形(用人单位制度有此规定违法无效)。因此,用人单
-
因为没有加班被公司领导开除,有赔偿嘛?青海在线咨询 2022-09-05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劳动者可以要求给予双倍的补偿。补偿的标准为每工作一年,补偿本人二个月的工资。如果工作在一年以下,且没有和劳动者签订合同,劳动者则可以要求的补偿。
-
公司发现员工迟迟不加班被开除了怎么办陕西在线咨询 2021-11-24除非有法定加班情况,否则只会因为不加班而被开除。显然,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合同。劳动者可以主张继续履行合同,也可以主张双倍经济补偿。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征得劳动者同意,每天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工人有权拒绝加班,知道主管或安排加班的经理。劳动者拒绝加班是依法行使权利,而不是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情形(用人单位制度有此规定违法无效)。因此,用人单
-
就因为在网络公司上班被开除工资怎么算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04《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
试用期7天被公司开除, 因为什么原因开除了, 因为什么原因不给工资贵州在线咨询 2022-02-24具体什么理由开除的,因为什么不给工资,劳动者先要了解到具体情况,然后再收集证据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