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产品质量法》,禁止生产、销售违规产品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2 19:34:18 399 人看过

依照《产品质量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属于《产品质量法》规定禁止生产、销售的产品而为其提供运输、保管、仓储等便利条件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除行政执法机关要没收全部运输、保管、仓储的收入外,其还应当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一、罚款。罚款的幅度是违法收入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具体数额由行政执法机关根据违法情节确定。所谓违法收入,是指因提供运输、保管、仓储属于《产品质量法》规定禁止生产、销售的产品所获取的非法收益。

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里主要是指对构成犯罪的,结合其行为,依照《刑法》关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各个具体犯罪的共同犯罪去处理。

《产品质量法》的相关规定

销售者不得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产品和失效、变质的产品。售出的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

(一)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

(二)不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的;

(三)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

销售失效、变质的产品的,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销售产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10:5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产品相关文章
  • 产品质量法明令予以禁止的产品质量欺诈行为包含哪些
    1.禁止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这里讲的认证标志,是指产品经法定的认证机构按规定的认证程序认证合格,准许在该产品及其包装上使用的表明该产品的有关质量性能符合认证标准的标识。对未经认证合格取得认证标志的产品,伪造或者冒用质量认证标志的,属于商业欺诈行为,对购买者产生误导,扰乱经济秩序,产品质量法明令予以禁止。2.禁止伪造产品的产地。生产者、销售者如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明该产品产地的,必须真实,不得伪造。例如,不是产自青岛崂山的矿泉水,不得将产地标为崂山。某些特定地区生产的某种产品,具有较好的质量性能,往往与该地区的自然条件、传统的工艺制作方法等因素有关,消费者对这类特定地区生产的特定产品比较信赖和喜好。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伪造产品的产地,是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必须予以禁止。3.禁止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产品或其包装上标注的厂名、厂址必须真实。“伪造”是指无中
    2023-02-25
    459人看过
  • 为何网上禁止销售烟草产品
    在网络环境中无法购得香烟,因为在线销售香烟被视为法律规定的违规行为。实际上,香烟作为国家实行垄断经营的业态,仅允许持有烟草企业所颁发的许可证的商家进行合法销售。在取得许可证的实体店铺内,其销售范围也只能局限于当地市场。《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第十五条,经营烟草制品批发业务的企业,必须经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取得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
    2024-07-25
    278人看过
  • 销售者对产品质量承担
    法律综合知识
    一、销售者对产品质量承担销售者对产品质量承担是产品的销售者对产品质量负有建立并认真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采取措施,保持销售产品的质量、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等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二、产品质量法质保期限规定产品质量法质保期限规定要根据产品的种类判断,一般为6个月、12个月、18个月或者是24个月,但是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条售出的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一)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二)不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的;(三)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三、产品质量有哪些特征1.侵权产品责任是直接由法律规定的,当事人对此无权协商。经销企业售出的产品在保证期限内发现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应由经销企业负责对用户实行包
    2022-12-06
    148人看过
  • 产品质量法规定的质保期,产品质量法所称的“产品”的范围
    产品质量法规定的质保期根据产品的特性作不同规定,最长超过两年的质保期,并且质保期要标明在产品的显著位置。产品质量法所称的产品的范围是人工制作的产品,自然界中初级产品不适用该法律。一、产品质量法规定的质保期产品质量法规定的质保期要根据产品的种类判断,一般为6个月、12个月、18个月或者是24个月,但是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条售出的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一)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二)不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的;(三)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二、产品质量法所称的产品的范围产品质量法所称的产品的范围是经过加工、制作的产品。各种直接取之于自然界,未经加工制作的产品,如稻、麦、蔬菜、饲养的鱼虾等种植业、养殖业的初级产品,采矿业
    2022-07-27
    493人看过
  • 生产者、销售者内部产品质量管理要求
    产品质量法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建立健全内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以及相应的考核办法。这是法律对生产者、销售者的内部质量管理提出的基本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属于企业经营自主权范围内的事情,主要依靠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促使企业加强内部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产品质量法对企业内部质量管理的规定,属于指导性的规定。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在产品质量法中作出这一指导性的规定是必要的。对每一个生产、销售企业来说,应当建立健全什么样的质量管理制度、岗位质量规范及考核办法,则需要由企业按照法律规定的基本要求,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
    2023-06-06
    138人看过
  • 使用产品质量认证标志应遵守哪些规定?
    产品质量认证证书和产品使用认证标志都是向消费者表明产品质量的证明,必须真实、有效。任何人不得伪造、涂改,不得将未获认证的产品冒充认证产品欺骗消费者。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对认证标志的作用有较为严格的规定,主要包括:使用认证标志的企业须是持有产品质量认证证书的企业,在证书规定的一定型号、规格的产品上使用认证标志;认证证书持有企业可以将认证标志标示在产品、产品铭牌、包装物、产品使用说明书、出厂合格证上;使用认证标志的企业应当保持其企业的质量体系始终符合认证要求;其认证产品的质量长期稳定合格等。
    2023-06-07
    229人看过
  • 如何判断禁止销售产品的情况
    依照《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五条规定,销售者销售《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至第五十三条规定禁止销售的产品,有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该产品为禁止销售的产品,并如实说明其进货来源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该条即是对销售者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形的规定。产品质量法对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缺陷责任的相关规定生产者或销售者生产或销售了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造成了消费者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且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生产者或销售者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其责任按以下方式承担:一.生产者的严格责任。生产者的严格责任是指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无论生产者处于什么样的主观心里状态,生产者都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严格责任不同于绝对责任,它仍然是一种有条件的责任。产品质量法同时规定了法定免责条件,即生产者能够证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担赔偿责任:1、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2、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
    2023-07-02
    106人看过
  • 没有生产资质的产品能销售吗
    没有生产许可证生产出的产品是禁止销售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销售或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列入目录的产品。只有具有生产资质的企业才可进行生产。一、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及相关内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是为了保证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业产品的质量安全,贯彻国家产业政策,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制定的条例。相关内容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或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列入目录产品的,应当遵守本条例。列入目录产品的进出口管理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二、口罩厂生产都需要哪些资质一、口罩生产需要资质包括:要办“生产许可证”、“营业许可证”、“卫生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生产医用口罩,还要向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器械处申请办理“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二、三、小作坊证的销售范围小作坊生产许可证的销售范围是可以进
    2023-04-01
    257人看过
  • 哪些是销售产品的禁止性行为
    销售者销售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释义】本条是对销售者销售产品所作出的三项禁止性行为的规定。本条规定的销售者的禁止性义务主要有三项:一、销售者销售产品,不得掺杂、掺假。“掺杂、掺假”是指销售者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造假,致使产品中有关物质的成份或者含量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欺骗行为。二、销售者销售产品,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是指销售者以牟取非法利润为目的,用一种产品冒充另一种与其特征、特性不同的产品的欺骗行为;“以次充好”是指销售者以低等级、低档次的产品,冒充高等级、高档次的产品的欺骗行为,也包括用废、旧、弃产品冒充新产品的行为。三、销售者销售产品,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所谓合格产品,对于有国家强制性标准的产品来说,是指符合国家的强制性标准;对于没有国家强制性标准的产品来说,是指符合产品或其包装上明确标
    2023-04-26
    268人看过
  • 产品标准、产品质量与产品质量责任
    (一)产品与产品标准和质量1.产品的概念。产品质量法所称的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因此,天然的物品、非用于销售的物品,不属于该法所说的产品。另外,由于建设工程、军工产品在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特殊性,它们被排除在该法所称的产品范围之外,另由专门的法律予以调整;但建设工程所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军工企业生产的民用产品,适用该法的规定。因核设施、核产品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2.产品标准。产品标准是对产品所做的技术规定,它是判断产品合格与否的主要依据。产品质量法第12条规定,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所谓合格,是指产品的质量状况符合标准中规定的具体指标。我国现行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经备案的企业标准。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必须符合该标准;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允许适用其他标准,但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及人身、财产安全
    2023-06-06
    322人看过
  • 产品质量法如何规范产品缺陷?
    1、在产品正常使用过程中或正常使用条件和环境下;2、产品可以预见的误用过程中或可以预见的误用条件和环境下;这样的两种情形中产品所存在的对于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不公道危险。因此产品质量法规定产品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公道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以次充好违反《产品质量法》18日下午,“老板”送货过来,安装后,万先生发现,这抽烟机表面很脏,根本不像是自己看到的样机。于是,万先生要求“老板”换货,安装人员也很爽快地答应了。22日,“老板”又给万先生送来一台抽油烟机,万先生怀疑,该抽油烟机仍是旧机,因为抽油烟机的面板呈黄、黑色,洗都洗不干净。而送货员表示,万先生出的是样品机的价钱,所以只能送这样的货。昨日中午,“老板”专柜刘小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她们不可能送旧机给万先生。因为样机是摆在商场,如有顾客前来选
    2023-07-07
    208人看过
  •  产品质量法规定了哪些产品的质量要求?
    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该法所涉及的产品范围不包括初级农产品和建设工程。产品质量法不所指的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建设工程不包括在内,但是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属于前述规定的产品范围的,适用产品质量法规定。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该法所涉及的产品范围不包括初级农产品和建设工程。产品质量法不所指的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建设工程不包括在内,但是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属于前述规定的产品范围的,适用产品质量法规定。 建 设 工 程 是 否 属 于 产 品 质 量 法 所 指 的 产 品 范 围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二条的规定,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建设工程不适用该法规定。但是,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属于建设工程的一部分,因此应适用《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
    2023-09-02
    478人看过
  • 禁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庇、放纵产品生产、销售中违法行为
    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和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徇私舞弊,包庇、放纵本地区、本系统发生的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或者阻挠、干预依法对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和其他国家机关有包庇、放纵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的,依法追究其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释义】本条款是产品质量法关于禁止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包庇、放纵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规定。
    2023-06-05
    319人看过
  • 消防产品销售者关于产品质量有什么义务
    1.进货验收义务。销售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该制度相对消费者及国家市场管理秩序而言是销售者的义务,相对供货商而言则是销售者的权利。严格执行进货验收制度,可以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可以为准确判断和区分生产者及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提供依据。2.保持产品质量的义务。销售者进货后应对保持产品质量负责,以防止产品变质、腐烂,丧失或降低使用性能,产生危害人身、财产的瑕疵等。如果进货时的产品符合质量要求,销售时发生质量问题的,销售者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3.有关产品标识的义务。销售者在销售产品时,应保证产品标识符合产品质量法对产品标识的要求,符合进货时验收的状态,不得更改、覆盖、涂抹产品标识,以保证产品标识的真实性。4.不得违反禁止性规范。对销售者而言,法律规定的禁止性规范有以下各项:(1)不得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产品和失效、变质的产品;(2)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
    2024-05-08
    144人看过
换一批
#消费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产品
    词条

    产品是指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产品一般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核心产品、基本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潜在产品。 产品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 更多>

    #产品
    相关咨询
    • 销售者制造商品质量法禁止销售产品的责任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9-01
      《》第五十五条规定:“销售者销售本法第四十九条至第五十三条规定禁止销售的产品,有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该产品为禁止销售的产品并如实说明其进货来源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作为销售者,应当从质量信誉良好的生产企业或批发企业进货,并应当依照法律的规定,严格履行进货验收义务,验明产品的合格证明等标识。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应拒绝进货,已进货的,应当作退货或其他处理。如果销售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销售的产品是法
    • 销售者销售产品质量法禁止销售的产品,怎样才能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6-11
      《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五条规定:“销售者销售本法第四十九条至第五十三条规定禁止销售的产品,有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该产品为禁止销售的产品并如实说明其进货来源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作为销售者,应当从质量信誉良好的生产企业或批发企业进货,并应当依照法律的规定,严格履行进货验收义务,验明产品的合格证明等标识。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应拒绝进货,已进货的,应当作退货或其他处理。如果销售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销
    • 违反产品质量规定,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怎么计算
      宁夏在线咨询 2021-07-02
      《产品质量法》使用的是“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的概念。关于计算方式,《产品质量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本法第四十九条至第五十四条、第六十二条、第六十三条所规定的货值金额以违法生产、销售产品的标价计算;没有标价的,按照同类产品的市场价格计算。”根据该规定,违法销售产品货值金额=已经销售的商品数量×销售标价没有销售的商品数量×购进价。其中没有销售的商品数量应当计算在内,依据是《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
    • 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严格要求,用于防止销售,销售虚假产品违法吗?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5-06
      产品质量虚假广告可能触犯虚假广告罪,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行为。 虚假广告罪的行为往客观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所谓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是指所利用的广告中具有虚假的不真实的内容,对商品的性能、质量、用途、价格、有效期限、产地、生产者、售后服务、附带赠品的允诺等以及对服务的内容形式、质量、价格、允诺等作不符合事实真相的宣
    • 产品质量法关于产品质量管理规定,买卖销售伪劣产品,有哪些规定?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1-09
      1,《产品质量法》 第十二条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第十三条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工业产品,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要求的工业产品。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二条消费者有权就产品质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