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之间存在诈骗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26 08:26:12
80 人看过
在熟人之间,判断行为人骗取财物是否属于诈骗,就要正确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对此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判断:
一是看行为人是否有逃避偿还款物的行为。行为人取得财物后即携款(物)逃匿,躲避被害人催债;或者将财物转移、隐匿,拒不返还;或者将财物用于赌博、挥霍等,致使无法返还的,都属于逃避偿还的行为。
二是看被骗人能否能够通过民事途径进行救济。一般来说,构成诈骗罪的行为,应当是不能通过民事途径进行救济的行为。欺骗行为尚不严重,不影响被骗人通过民事途径进行救济的,不宜轻易认定为诈骗犯罪。将能够通过民事途径救济的骗取财物行为排除在诈骗犯罪之外,也符合刑法的谦抑性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熟人之间如何定诈骗罪?
271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存在个人之间吗
303人看过
-
熟人之间的诈骗罪该如何认定
452人看过
-
熟人之间是非法集资吗
455人看过
-
帮信罪和诈骗之间存在哪些不同之处和不同
396人看过
-
法律与人之间存在差异吗?
105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熟人之间是否构成诈骗?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02在熟人之间,判断行为人骗取财物是否属于诈骗,就要正确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对此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判断: 一是看行为人是否有逃避偿还款物的行为。行为人取得财物后即携款(物)逃匿,躲避被害人催债;或者将财物转移、隐匿,拒不返还;或者将财物用于赌博、挥霍等,致使无法返还的,都属于逃避偿还的行为。 二是看被骗人能否能够通过民事途径进行救济。一般来说,构成诈骗罪的行为,应当是不能通过民事途
-
熟人之间诈骗罪如何定罪宁夏在线咨询 2023-09-06熟人之间只要是符合诈骗罪的定罪要求的就是诈骗罪。诈骗罪的认定主要是包括当事人实施了诈骗获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当事人是故意犯本罪的;当事人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等条件。
-
诈骗犯与受害人之间存在民事法律关系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21第266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熟人之间如何定诈骗罪,法律规定是什么西藏在线咨询 2023-08-16熟人之间只要是符合诈骗罪的定罪要求的就是诈骗罪。诈骗罪的认定主要是包括当事人实施了诈骗获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当事人是故意犯本罪的;当事人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等条件。
-
熟人诈骗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算是诈骗?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081、诈骗行为没有时间上的界定。2、只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都是诈骗行为。3、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