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误解与欺诈的区别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13 14:41:47 392 人看过

欺诈是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当事人由于他人的故意的错误陈述,发生认识上的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即构成因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

第一,两者错误的产生原因不同。重大误解的表意人的错误认识来源于自身对民事法律关系中某一因素的误解,如行为人把镀金的物品当作是纯金的,把原作当成赝品,或者误将买卖作为赠与或将赠与作为买卖。这些民事行为的作出与法律关系的另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无关。而被欺诈的表意人的错误认识则是由欺诈人的欺诈行为所引起,其错误认识与欺诈行为具有因果关系。简言之,表意人的错误认识是在受到对方当事人的影响下形成的。

第二,重大误解的表意人的对方当事人必须是善意。而被欺诈人的错误意思表示则为欺诈人所知,并且是其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在民事活动中应保护善意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如果某人在误解的状态下表示了自己的意思,同时对方当事人知道对方是在误解的情况下作出的意思表示而故意不向其说明真实情况,并利用这种误解以求实现自己利益,则该行为违背诚实信用的原则,应援引有关民事欺诈的规定处理。

第三,重大误解以给当事人造成较大损失为构成要件,而民事欺诈则不以此为构成要件。只要被欺诈人因欺诈行为而为错误意思表示,无论有无损失发生均构成欺诈,损失的存在可以作为欺诈人承担侵权责任的要件。法律对重大误解民事行为构成的规定要严格于欺诈,同时反映了欺诈所引起的民事行为社会危害性更大,法律对欺诈行为规制的力度也大于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第四,两者所负的民事责任不同。因重大误解所为的民事行为被撤销后,当事人一般应返还财产,如果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还应负赔偿责任。而因欺诈所为的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后,当事人除承担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外,对于故意违反法律、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国家还可以依法追缴当事人已经取得或者约定取得的财产,归国家、集体或返还给第三人。

因此,重大误解与欺诈两种行为具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毕竟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行为,二者的区别仍然是明显的,如果您遇到自己的利益被侵犯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11日 02:1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重大误解相关文章
  • 合同重大误解与受欺诈有哪些不同
    1、在重大误解的情况下,误解是由于当事人自己的过失造成的,并非因为欺诈的结果;在欺诈的情况下,受欺诈是对方的欺诈行为造成的。2、在重大误解的情况下,误解一方通常受到了较大的损失;在欺诈的情况下,不管欺诈是否给受欺诈方造成较大损失,受欺诈一方都有权请求宣告合同无效。一、合同撤销权的作用有哪些合同撤销权条件有以下这些:1、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2、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等。3、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4、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5、一方利用
    2023-04-11
    220人看过
  • 欺骗与欺诈的法律区别
    刑事责任年龄
    刑法中是没有欺骗罪的,欺骗是属于诈骗罪的行为表现之一,所以两者是没有本质区别的。欺骗或欺诈属于民法上的概念;诈骗是刑法上的概念,数额较大就构成犯罪。欺诈的结果可能导致民事纠纷,一般通过协商、调解或者诉讼渠道解决问题。一、欠钱不还转变为诈骗!单纯的欠钱不还的,不可能转化为诈骗罪。借款后无力偿还的,这是民事纠纷,即使其中有民事欺诈的成份,原则上也不构成诈骗罪。欠钱不还可以向法院起诉,对方不执行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是,欠钱不还若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通过借贷的形式,骗取公私财物的诈骗方式,则定性为诈骗罪。二、情侣之间怎么定罪诈骗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一)客体要件: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
    2023-03-17
    76人看过
  • 医疗欺诈与医疗事故的区别是什么
    医疗欺诈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构成要件:(一)以虚构或夸大病情、过度医疗为手段;(二)以诱使患者支付非必要医疗费用,取得财产或其他财产性利益为目的;(三)在其医疗水平和能力范围内明显可以避免误诊而积极追求的;(四)给患者生命权、健康权造成侵害或给患者财产权益造成较大损害的。一、临床误诊的法律责任有哪些临床误诊的性质不同,涉及到法律责任也不同,从过错原则上看,无过错的误诊不承担法律责任,有过错的误诊有以下几种法律责任。(一)医疗事故责任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活动中存在过失,即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不良后果,损害程度必须达到《医疗事故处理条件》规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卫生部《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的规定要求,且过失行为不良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时,即构成医疗事故,应当承担医疗事故责任。(二)民事法律责任人民法院在审理医疗纠纷案
    2023-02-04
    327人看过
  • 超过四大误解中的重大误解是指什么?
    重大误解的四大构成要件通常有:1、表意人对合同的内容发生了重大误解;2、出于误解作出了意思表示;3、误解是由误解方自己的不注意、不谨慎等过错造成的;4、影响到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可能会给误解人造成较大损失。一、在哪些情况下能撤销合同能撤销合同的情形有: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2、因显失公平订立的合同,显失公平,是指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困境、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而订立的如果履行对其有重大不利的合同;3、因欺诈订立的合同,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虚假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4、因胁迫订立的合同,胁迫是指因别人的威胁和强迫而陷入恐惧作出的不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5、因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乘人之危是指行为人利用对方当事人的
    2023-03-15
    327人看过
  • 欺诈与诈骗有哪些区别
    欺诈与诈骗的区别有5点,分别是:1、目的不同。诈骗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民事欺诈的直接目的是与对方当事人签订合同,最终目的是通过履行合同获得经济利益;2、手段不同。民事欺诈只有辅助欺骗行为,诈骗有核心欺骗行为。民事欺诈行为人实施的欺骗行为是订立合同的辅助手段,可称为辅助欺骗行为,行为人与他人签订、履行合同本身不是欺骗;3、法律关系不同。民事欺诈的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合同关系,诈骗行为人与对方当事人之间不因诈骗行为而形成合同关系;4、民事救济的可能性不同。因民事欺诈造成他人经济损失,被欺诈的一方当事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获得救济。诈骗行为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往往采用隐匿身份、住址等方式致使双方不能形成民事法律关系,被害人无法通过民事诉讼途径主张权利;5、法律后果不同。诈骗行为应受法律制裁,民事欺诈受民法调整。诈骗立案必须满足哪些条件1、有犯罪事实;2、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3、在管辖范围内。
    2023-08-13
    105人看过
  • 保险欺诈与保险诈骗的区别
    1、行为目的不尽相同,保险诈骗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保险欺诈则无此要求。2、行为主体不同。保险欺诈的行为主体是一切与保险活动有关的人员和单位;而保险诈骗的主体仅限于保险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及与保险理赔有关的保险事故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等。3、行为方式不同。保险欺诈的载体是如何的保险诈骗罪量刑标准是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规定执行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涉嫌下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2、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刑法第198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
    2023-08-17
    144人看过
  •  欺诈和合同欺诈:概念与区别一瞥
    诈骗和合同诈骗的区别在于:诈骗行为仅限于自然人,而合同诈骗罪则涉及到单位,且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单位。诈骗是行为人采用捏造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方式,骗取金额较大财物;合同诈骗是双方当事人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一方当事人通过虚构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手段,骗取另一方当事人的财物,金额较大的行为等。诈骗和合同诈骗的区别在于:诈骗行为仅限于自然人,而合同诈骗罪则涉及到单位,且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单位。诈骗是行为人采用捏造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方式,骗取金额较大财物;合同诈骗是双方当事人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一方当事人通过虚构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手段,骗取另一方当事人的财物,金额较大的行为等。 诈骗与合同诈骗:手段、目的与法律定性诈骗是一种常见的犯罪行为,其手段和目的多样,而合同诈骗是其中一种常见的类型。合同诈骗罪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对方当事人违背真实意思表示,从而使对方当事人遭受损失的行为。根据我国
    2023-08-29
    186人看过
  • 欺诈与诈骗罪的区别在于何处?
    民事欺诈与诈骗罪的区别:1、民事欺诈当事人采取欺骗手段,诱使对方陷入误解,与对方交易,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没有非法占有公私财产的目的;诈骗罪的目的是让对方陷入错误认识,处分财产,从而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产的目的;2、民事欺诈行为人签订合同后,总是以积极的态度创造条件履行合同;欺诈行为人根本没有履行诚意或能力;3、为了减轻责任,民事欺诈行为人可能会进行一定程度的辩护,但不会逃避责任;欺诈行为人应当逃避责任,最终给对方造成损失。关于民事欺诈与诈骗罪的法律条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
    2023-07-07
    231人看过
  • 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的区别是什么
    类推解释是填补法律漏洞的一种解释方法,是指对于相类似的案件应作相同处理。扩大解释是指在法律条文的文义过于狭窄,不足以表示立法真意时,扩张法律条文的文义,以期正确阐释法律内容意义的一种解释方法。以刑法看,关于扩大解释与类推解释的界限,从理论上可以列举:其一,从形式上说,扩大解释所得出的结论,并未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而是在刑法文义的“射程”之内进行解释;类推解释所得出的结论,超出了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是在刑法文义的“射程”之外进行解释。其二,从着重点上说,扩大解释着眼于刑法规范本身,仍然是对规范的逻辑解释;类推解释着眼于刑法规范之外的事实,是对事实的比较。其三,从与立法者的意思的关系上说,扩大解释,是为了使立法者的意思明确化;类推解释,是在立法者的意思之外主张解释者自己所设定的原理。其四,从实质上而言,扩大解释没有超出公民预测可能性的范围;类推解释则超出了公民预测可能性的范围。区分扩大
    2023-06-01
    470人看过
  • 如何区别重大误解和显示公平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重大误解与显失公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然而在实践中,这两个问题又往往掺杂在一起。一方利用其优势或利用对方无经验、轻率等而与对方订立合同,发生显失公平的后果,通常也与对方的重大误解联系在一起。例如,某人因缺乏经验和轻率误将假货当作真品购买,误将价值仅值100元的商品当作价值1000元的商品购买,显然,行为的结果将会造成当事人之间利益的极不平衡,在此情况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区别。首先,要确定是否存在一方利用对方的无经验和轻率的情况,也就是说要考察是否符合显失公平的主观要件。如果误解的一方只能证明自己因缺乏经验或不仔细而发生了误解,不能证明对方是否利用了自己的无经验和轻率,则应按重大误解。同时,如果误解一方能够证明对方在订购时施加了一些影响,如提供混乱的价格信息等又未构成欺诈,则可以认为对方利用了自己的无经验和轻率,这种情况可按显失公平处理。其次,要考虑双方当事人的利益是
    2023-03-14
    244人看过
  • 胁迫与欺诈的区别有哪些
    胁迫与欺诈均为故意的行为,但二者有存在区别:(1)受胁迫者是出于恐惧而被迫订立合同;而受欺诈者表面上是自愿订立合同。(2)受胁迫的内容不可能构成合同的条款;而受欺诈的内容则相反。(3)胁迫只能是积极的行为;而欺诈既可以是积极的行为,也可以是消极的行为。(4)胁迫可以是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的行为;而欺诈则是合同当事人的行为。胁迫的构成要件以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是指一方当事人以将要发生的物质性损害或者精神性损害为要挟,使对方当事人产生恐惧,迫使其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愿而订立的合同。如果该合同损害了国家利益,应属于无效合同,否则为可撤销合同。胁迫的构成要件有五个:(1)胁迫人有胁迫的故意。它有两个层面,一是使相对人陷于恐惧的故意;二是希望相对人基于恐惧而作出意思表示。需要注意的是,胁迫的故意不包含胁迫人通过胁迫行为使自己获取某种利益的内容,谋取某种利益仅属于胁迫的动机。(2)胁迫人实施了胁迫行为。
    2023-06-14
    264人看过
  • 非法集资与民事欺诈有什么区别
    一、什么是非法集资非法集资在现行成文的法律、法规中没有明确的定义,只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诈骗罪案件具体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按照《立法法》的规定,司法解释不属于法律)中规定,非法集资是指“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未经有权机关批准向社会公众非法募集资金的行为”,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部委规章不得设定行政许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应当经过批准或者取得行政许可的集资行为包括:金融机构吸收公众存款业务;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债券;从事保险业务;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机构公开发行基金等。二、什么是集资诈骗罪《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
    2023-04-28
    288人看过
  • 如何识别重大误解?如何应对重大误解合同?
    对以下内容的误解,会构成重大误解:1、对合同性质的认识错误,此种错误多为单方误解。2、对合同标的同一性的认识错误。3、关于对标的是否存在的认识错误。对于重大误解的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因重大误解订的合同怎么办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可以变更或撤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一方可以请求法院和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所谓重大误解,是指一方因自己的过错而对合同的内容等发生误解,订立了合同。误解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误解既可以是单方面的误解(如出卖人误将某一标的物当作另一标的物),也可以是双方的误解(如买卖双方误将本为复制品的油画当成真品买卖)。误解须符合一定条件才能构成并产生使合同变更或撤销的法律后果。在重大误解和欺诈的情况下,都存在着表意人的认识错误问题,合同履行的结果通常违背了表意人的真实意志而给表意人造成损失。但是,重大误解和欺诈是
    2023-07-15
    251人看过
  • 欺凌,欺压,欺辱的区别是什么?
    欺负一般是指以蛮横无理的手段侵犯、压迫、侮辱等。,而对象往往是强者和弱者。欺负是指侮辱,以轻慢的态度欺负人,常用于口头语体,常说欺负人,欺负普通人。欺凌,严重侵犯,侮辱,程度较重,多用于书面语体,如流氓欺凌妇女受法律制裁。依靠权力欺负人比欺负、欺负更重要,比如封建社会官僚主义欺负普通人。校园欺凌的含义校园欺凌的含义:1、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内外、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一种攻击性行为,它既包括直接欺凌也包括间接欺凌;2、校园欺凌不等同于校园暴力,校园暴力包含校园欺凌,而校园欺凌是最常见的一种校园暴力。校园霸凌包括以下内容:1、肢体欺凌。推撞、拳打脚踢以及抢夺财物;2、言语欺凌。当众嘲笑、辱骂以及替别人取侮辱性绰号;3、社交欺凌。孤立、令其身边没有朋友;4、网络欺凌。在网络发表对受害者不利的网络言论、曝光隐私以及对受害者的照片进行恶搞。校园霸凌行为有以下类型:1、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
    2023-08-05
    245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订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重大误解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对合同的性质、目的、对方当事人等方面存在误解而导致的错误行为。这种误解必须达到使合同对一方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程度,才能构成重大误解。... 更多>

    #重大误解
    相关咨询
    • 怎么区分重大误解与欺诈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15
      在重大误解和欺诈中,都存在着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且都会对该当事人造成损失。但两者有着明显有区别。 重大误解与欺诈根本区别在于:在重大误解中,误解一方当事人的错误认识是由于自己的过失造成的,而不是对方欺诈所致。而在欺诈情况下,受欺诈的一方发生错误认识并不是由于自己的错误所致,而是对方欺诈的结果。 在一方当事人(表意人)因误解作出了意思表示之后,对方当事人知道对方已发生了误解并利用此种误解订立合同,
    • 2022年重大误解与欺诈显失公平有什么区别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1-12
      一、重大误解与欺诈的区别。 重大误解与欺诈都包含了表意人的认识错误问题,二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在重大误解的情况下,误解一方陷入错误认识是由于其自己的过失(非故意)造成的,而非受欺诈的结果;在欺诈的情况下,受欺诈人陷人错误认识是由于他人实施欺诈行为而诱使自己作出非真实的意思表示,而非自己的过失造成的。 二、重大误解与显失公平的区别。 重大误解的合同并不要求后果显失公平;表意人一般不能以自己的失误主
    • 欺诈显失公平与重大误解欺骗行为有何区别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15
      重大误解与欺诈的区别。重大误解与欺诈都包含了表意人的认识错误问题,二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在重大误解的情况下,误解一方陷入错误认识是由于其自己的过失(非故意)造成的,而非受欺诈的结果;在欺诈的情况下,受欺诈人陷人错误认识是由于他人实施欺诈行为而诱使自己作出非真实的意思表示,而非自己的过失造成的。
    • 欺诈合同和重大误解合同有什么区别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7-17
      1、在重大误解的情况下,误解是由于当事人自己的过失造成的,并非因为欺诈的结果;在欺诈的情况下,受欺诈是对方的欺诈行为造成的。 2、在重大误解的情况下,误解一方通常受到了较大的损失;在欺诈的情况下,不管欺诈是否给受欺诈方造成较大损失,受欺诈一方都有权请求宣告合同无效。
    • 如何区别诈骗的合同重大误解和受欺诈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7-23
      1、在重大误解的情况下,误解是由于当事人自己的过失造成的,并非因为欺诈的结果;在欺诈的情况下,受欺诈是对方的欺诈行为造成的。 2、在重大误解的情况下,误解一方通常受到了较大的损失;在欺诈的情况下,不管欺诈是否给受欺诈方造成较大损失,受欺诈一方都有权请求宣告合同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