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劳动能力鉴定的工作程序:职工或其单位提出申请;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表和相关材料进行审核、登记;在15个工作日内提出申请是否受理意见,并通知申请人;根据申请材料,视情况确定是否调查取证;对伤残职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专家组诊断;委员会鉴定;签发鉴定结论;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程序》的通知
各市劳动保障局,各有关部门:
《安徽省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程序》已经省劳动鉴定委员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做好宣传工作。
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二00二年十二月十二日
安徽省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程序
一、鉴定范围
1、因工(职业病)致残的职工或其单位,对省辖市劳动鉴定委员会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在规定的期限内申请省级重新鉴定的;
2、省劳动保障厅直管的基本养老保险单位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
3、受理有关部门(机构)委托的劳动能力鉴定。
二、鉴定内容
1、劳动能力鉴定;
2、护理依赖程度鉴定;
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
三、鉴定程序
1、鉴定申请
(1)职工或其单位对省辖市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不服的,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向省劳动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省劳动保障厅直管的行业单位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须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可直接向省劳动鉴定委员会提出鉴定申请。
(2)申请人除提交申请报告外,因工(职业病)致残的,应按要求填写《安徽省职工因工(病)致残程度(等级)鉴定证明书》一式四份,并附工伤(职业病)证明件的复印件、市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工伤医疗的病历等有关资料;非因工伤残或因病的,应按要求填写《安徽省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证明书》一式三份,并附病历等材料。
2、鉴定受理
(1)省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表和相关材料进行审核、登记;
(2)省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应在15个工作日内提出申请是否受理意见,并通知申请人;
(3)根据申请材料,视情况确定是否调查取证;
(4)在劳动能力鉴定医疗专家库中,按分类随机抽取专家组成鉴定组(三人或三人以上单数),对伤残职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3、专家组诊断
(1)由省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人员介绍被鉴定人基本情况及伤(病)情;
(2)专家鉴定组成员审核被鉴定人的有关材料,并视情况作相应的临床检查;
(3)鉴定专家遵循回避的原则,按照《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16180-1996)标准或《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要求,在《医疗专家组诊断报告书》(附件三)中,提出本次临床诊断意见和符合标准的某条某款的意见,签名交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
(4)必要时,劳动鉴定委员会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
4、委员会鉴定
(1)召开省劳动鉴定委员会成员会议,由省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被鉴定人情况和每位医疗专家在《医疗专家组诊断报告书》中的意见;
(2)省劳动鉴定委员会成员根据被鉴定人的相关情况、专家成员意见和工伤政策规定,并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5、签发鉴定结论
省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根据省劳动鉴定委员会所作出的鉴定结论,签发《安徽省职工因工致残程度(等级)鉴定证明书》或《安徽省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证明书》。
四、鉴定时间
根据被鉴定的人数情况,省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适时安排专家组诊断,劳动鉴定委员会审定原则上每季度一次。
五、鉴定要求
1、劳动能力鉴定应严格按照工伤政策和国家标准进行;
2、与被鉴定人及其单位有利害关系的省劳动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省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及专家鉴定组成员应当回避;
3、诊断、鉴定结论未正式通知当事人之前,不得将诊断、鉴定的情况泄露给当事人;
4、诊断、鉴定结论一旦作出,鉴定组专家、鉴定委员会成员以及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对鉴定结论有异议者,可以保留意见,但不得对当事人发表与结论相反的意见。
安徽省职工因工致残程度(等级)证明书
证书编号:
姓名性别
出生年月
身份证号码照
工作单位片
参加工作时间
工种(职务)
接触毒物工种时间累积年限
受伤时间
医疗终结时间
工伤证明书编号
申请重新鉴定原因
重新鉴定内容
省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
经省劳动鉴定委员会年月日会议审定,该职工
因工负伤(患职业病),根据医疗终结诊断结
论和《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16180---1996)标准,
伤残等级为级,护理依赖程度为护理依赖。
(盖章)
年月日
附件二:安徽省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证明书
证书编号:
姓名性别
出生年月
身份证号码照
工作单位片
参加工作时间
工种(职务)
受伤(发病)时间
医疗终结时间
申请鉴定原因
单位意见:
(盖章)
年月日
省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
经省劳动鉴定委员会年月日会议审定,该职工
因丧失劳动能力,根据医疗终结诊断结
论和《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
鉴定为丧失劳动能力。
(盖章)
年月日
医疗专家组诊断报告书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
工种(职务)参加工作时间
受伤(发病)时间医疗终结时间
鉴定内容
本次鉴定依据标准
本次鉴定前医疗终结结论:
本次临床诊断结论:
专家签名:年月日
依据标准提出如下鉴定意见:
专家签名:年月日
备
注
注:每个专家一份《医疗专家组诊断报告书》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三条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
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受理再次鉴定申报程序
422人看过
-
出工伤办劳动能力鉴定有哪些费用及程序?
236人看过
-
劳动能力鉴定有哪些基本方法和程序
471人看过
-
青海省劳动能力鉴定工作进展如何
152人看过
-
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过程中都需要哪些程序
372人看过
-
省级劳动鉴定委员会工作范围
250人看过
劳动能力鉴定是通过对一个人从事体力工作的能力的鉴定,确定其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劳动能力的丧失可分为: (1)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这种人虽然因伤、病导致身体衰弱、器官功能障碍或肢体残废,但仍能从事一些轻微或力所能及的工作。 (2) 完全丧失... 更多>
-
那里可以鉴定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有哪些程序?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131、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可以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的有关规定,工伤职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2、首先,应该经过治疗后,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样便于劳动能力鉴定机构聘请的医疗专家对伤情进行鉴定; 3、第二是职工经工伤治疗后,发现因工伤的原因造成职工身体上的残疾;第三是工伤职工的残疾影响到职工本人的劳动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工伤职工应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4、劳动能力鉴定的标准是劳动能力鉴定时所依据
-
工伤伤残鉴定机构有哪些, 怎样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031、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时间第二十一条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出院前已经做出工伤认定的,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近亲属应当在职工医疗期终结期满30日内向本统筹地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交工伤认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医疗期终结期需要延长的,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批准。出院后作出工伤认定的,应当在作出工伤认定后30内提出劳动能力鉴定 2
-
劳动者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的条件,劳动者提出劳动能力鉴定有哪些程序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18当劳动者因工伤要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时,该从何入手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先进行工伤认定工伤认定是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前提。当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则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而劳动能力鉴定必须提交一定的资料,其中就包括工伤认定的决定。可见只有在被确认为工伤或者视为工伤的前提下,才会启动劳动能力鉴定程序。 2.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按规定,劳动能力鉴定
-
不做劳动能力鉴定可以吗劳动能力鉴定的详细程序都有哪些湖南在线咨询 2022-06-30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满或停工留薪期内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可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参保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填写《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确认)检查表》,并提交以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决定书或《工伤证》的复印件1份; (二)被鉴定人的身份证复印件1份、一寸免冠照片2张; (三)被鉴定人的病历、诊断证明、理化检验报告、CT、X光片等诊疗资料的复印件; (四)申请再次
-
鉴定劳动能力的程序江苏在线咨询 2022-05-10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包括: (1)劳动鉴定受理-由申请劳动鉴定的职工所在企业填写《劳动鉴定申请表》,并向基层劳动鉴定委员会提供有关诊断证明和检查资料。 (2)进行劳动鉴定-由企业所在地的劳动鉴定委员会聘请专家对申请劳动鉴定的职工伤残情况进行鉴定,作出最初伤残等级鉴定。 (3)劳动鉴定复核-经专家鉴定,签署伤残等级鉴定意见后,上报劳动鉴定委员会;经劳动鉴定委员会集体审核,写出书面伤残等级鉴定结论,并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