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际网路可说是人类知识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提供了让人们能迅速传播、接收资讯的媒介。而目前网际网路所仰赖的电脑与通讯技术,乃是以数位化的资讯为基础。由于电脑的运算中枢──微处理器只接受分别代表○与一的二种电子讯号,因此电脑所能处理的资讯也只限于数位的资讯。除了配合电脑的处理外,将资讯数位化还有其他的好处:数位资讯不仅易于保存与传播,还具有反复复制而不失真的特性。对于需要大量复制、大量传送的资讯而言,数位化是既经济又便利的方式。
对于「著作」这种无体财产而言,能以低廉的成本大量复制,正是迅速增加其价值的不二途径,也是「规模经济」「注一」的绝佳例证。数位化技术一方面让著作人能大幅减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却也提供使用者一个方便的盗拷工具,正如一把「双面刃」。法律上如何保护数位化的资讯,当是所有著作人与使用人共同关心的话题。
著作的数位化
媒体对于对于某些著作的保存有其局限性,其关键在于著作附着或储存的形式。以文字或音符来表达的著作可以永垂不朽,因为它们已经「符号化」,只要文字或音符能够传述无误,不论复制多少次,著作的内容都不会变。但是像绘画、录音、电影、雕塑、建筑等著作,并非由符号所构成,而著作原件终究会老旧、毁损,祇能以复制的方式尽可能加以保存。
传统的复制技术用的是「类比」的原理,以物理量强弱的类比来记录讯息。其缺点是每次复制的过程中,些许的误差在所难免,经过了多次复制后,「失真」的现象就会愈来愈明显。想象一下影印的情形,影本一定不可能与原件完全相同不失真,如果以影本当作原稿再影印,印出的效果会与原件的差距更大。但若以「数位」的方式储存,情况则有不同。数位的方式是将讯息做精密的分析后,以数据的方式记录,分析得越细,失真度就越低。以音乐光碟的录制为例,其标准的取样频率是44KHz,也就是把每秒切割成44000个单位,分别以数据记录各时间单位声波的振幅,这样的取样频率下储存的数位讯息从与原音仍有差异,却已不是人耳所能辨别。这些讯息一旦记录下来,就已经「符号化」,以后不论复制多少次,再也不会有损耗或失真的情形。因此,如果能将著作的内容数位化,只有在第一次「类比转数位」的过程会产生些许误差,之后即可永久保存,不再有任何损耗。对于原本即以符号记录的文字或音乐著作,更可以直接转换为数位讯号,毫不失真。
除了保存内容的考量外,数位化在成本方面也占有极大的优势。拜目前数位技术发达之赐,数位资讯储存或复制的成本极低,且所占的实体空间极小。数十本大英百科全书需要多少纸张与印刷的成本?要占用多少书架的空间?一旦将这些内容数位化,只要一片光碟即可全部容纳,而复制一片光碟的成本还不到新台币十元。可以想见未来的图书馆或书房会比现在的小许多,而藏书却是现在的数百倍甚至数万倍。
随着网路时代来临,数位资讯更是如虎添翼。由于数位资讯可透过网际网路传送,无远弗届,其传送与复制的效率远大于传统媒体。一旦网路通讯普及到一定程度,成为家庭必需品时,更可使传送与复制的边际成本趋近于零「注二」。因此,以数位方式来复制著作,不仅具有高品质、低成本,甚至免除了运送(物流)的问题,拥有如此多方面的优点,自然使得著作的数位化成了无法阻挡的趋势。目前已有许多厂商看好「数位出版」的市场,纷纷开发电子书、电子音乐的规格。一旦涉入了商业利益,相关的著作权问题更是令人不得不重视。
数位化著作仍受著作权保护
「数位化著作」一词,可能有多方面的意涵。一方面,传统媒体上的著作,可以透过一定的技术转换为数位的形式,例如将电影片录制成DVD等。另一方面,创作者也可能自始即采用高科技的工具,直接生产出数位形态的作品,举凡电脑绘图、数位摄影等均属之,许多人习惯直接在电脑上写作文章,所产生的也是数位形态的著作。不论是何种情形,只要符合了著作权保护的要件,并不会只因为「数位化」而影响法律对特定著作的保护。
-
技术措施与著作权保护探讨
171人看过
-
著作权有哪些技术措施
129人看过
-
非专利技术是否享有著作权?
454人看过
-
我国软件著作权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对策
289人看过
-
著作权侵权技术支持有什么处罚?
60人看过
-
关于著作权技术措施有何规定
116人看过
著作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在我国,著作权即指版权。广义的著作权还包括邻接权,我国《著作权法》称之为“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更多>
-
著作权人的权利保护与技术创新发展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11著作权中的财产权还包括获得报酬权,即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因作品的使用或者转让而获得报酬的权利,通常来讲,获得报酬权从使用权、使用许可权或者转让权中派生出来的财产权,是使用权、使用许可权或者转让权必然包含的内容,但获得报酬权有时又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并非完全属于使用权、使用许可权或者转让权的附属权利,而使用作品的付酬标准可以由当事人约定,也可以按照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付酬标准支付
-
非专利技术是否享有著作权?天津在线咨询 2023-06-13非专利技术享有著作权。 非专利技术是以作品为表现形式,体现科学技术领域内具有的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技术论文、技术诀窍、技术报告、技术资料、技术说明书等是文字作品;方案设计图、技术设计图、工程技术图、产品设计图、工艺流程图是图形作品;为展示、试验或者观测等用途,根据实用的形状和结构,按照一定比例制作成的立体物品是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爱你等均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因此,非专利技术
-
什么是技术转让软件著作权澳门在线咨询 2021-12-21不,所谓的软件作权转让,即申请人以转让的形式获得软件作权,具体处理类似的新申请。转让软件作权的,应当提交软件作权转让协议;转让还需要查询10个工作日,发放证书30个工作日,不包括修正期。软件作权转让过程软件作权转让分为部分转让和全部转让。软件作权的全部转让是指开发人员或其他作权所有人在作权保护期内将软件作权中的财产权全部转让给他人。软件作权的部分转让是开发人员或其他作权所有者,只以一种或几种方式使
-
专利技术涉及软件著作权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3-08-24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专利技术是不包括软件著作权的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比如说保护期限和维护费用都是不一样的,以及保护的原则和保护的客体也是不同的。
-
专利技术软件著作权区别是什么湖南在线咨询 2023-02-07对于专利技术和软件著作权来说,所依据的法律规定不同,保护的原则不同,法律概念不同,保护的客体不同,申请的方式不同,获得权利的简易程度存在差异,著作权不需要申请,作品完成后就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