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审判监督与公平正义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1 14:23:05 327 人看过

没有监督的审判易滋生腐败,也就难谈公平正义,因此,我国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的监督机关,对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实行监督。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的监督贯穿在刑事诉讼的全过程,而刑事审判监督是检察监督的重要一环,是审判公正的重要保障。

刑事审判涉及到公民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一方面,出于与犯罪作斗争的需要,国家赋予人民法院专门职权;另一方面,要注意审判中的人权保障,保证这些权利的正当行使,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这就要求,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因此需要切实加强对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监督,防止审判人员滥用职权,执法犯法。

一、刑事审判监督与公平正义的内涵

所谓刑事审判监督就是人民法院审判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庭支持公诉,并对审判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审理案件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有权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对于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有权按照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所谓公平正义,从字义上讲,就是处理事情合情合理,公正而不偏袒哪一方面。从刑事审判监督意义上讲,公平正义则指审判活动中的司法公正,它包括程序上的公正和实体裁决上的公正。实体裁决上的司法公正应该是我们执法活动追求的根本目标,程序上的司法公正则是我们实现这根本目标的措施和保障,两者均不可偏废。因为,单纯追求实体裁决上的司法公正不仅会导致漠视甚至践踏当事人正当的权利,而且,也会导致我们司法公正观念的扭曲。这就要求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要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不能随心颠倒或任意逾越;同时就案件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义务关系所做出的裁决或处理应当是公正的。

二、采取有效方法,开展审判监督工作,以达到公平、正义。

开展监督工作,重在敢于监督,贵在善于监督。目前我国对开展刑事诉讼监督的立法尚不完善,检察机关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原则,用足用活现行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利,努力探索审判监督工作的新思路。

1、争取重视和支持,加强协调与配合。

党委的重视,人大的支持,政协等部门的理解是做好监督工作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工作中我们应当及时的向党委和人大汇报,尤其是阻力大困难多的案件,争取支持,排除干扰和阻力,使监督工作顺畅进行。人民检察院在与人民法院加强配合的基础上,做好监督工作,把问题找准、妥善解决。既要提高监督质量,又要讲究工作方法,多协商、多沟通,不以监督者自居,做到监督不对立。

2、充分运用抗诉等多种手段加强审判监督。

抗诉是解决错误裁判,促进审判机关严格执法,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之一,从我区的刑事审判监督工作看,近年来抗诉案件10余件,改判率80%以上,起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如被告人幺向洪故意伤害一案,幺因琐事与被害人隋某发生厮打,并欲用刀捅隋被人劝阻,事隔数小时后,被告人幺向洪趁隋某与他人在路边乘凉时,驾驶农用机动三轮车将隋撞成重伤。本院以故意伤害罪起诉后,一审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被告人幺向洪有期徒刑三年,本院经过认真审查,认为法院判决定性不准,适用法律明显不当,依法提出抗诉。二审法院最终采纳了抗诉意见,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幺向洪有期徒刑七年。这一案件的抗诉成功,不仅使被害人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而且达到维护司法公正,准确惩治犯罪的目的。

纠正违法、检察建议等源于法律监督,是监督的方式和手段。但纠正违法和检察建议,在我们的刑事审判监督中工作中并未得到充分的运用。如何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些监督手段,以达到司法公正,应是刑事审判监督工作的努力方向。

3、注重协同办案,发挥打击合力。检察机关内部各部门间密切配合,通过办理监督案件,既督促有关部门纠正错误,又可深挖在执法不严、司法不公背后的司法人员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犯罪案件,严惩司法腐败,使得审判活动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三、提高公诉人员素质,开展刑事监督工作。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检察机关必须提高公诉人员素质,才能搞好监督工作。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干警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解决好为谁办案、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的问题,不断强化大局意识、公正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检察干警树立公正、独立、效率意识,保持清正廉洁,加强自身修养,要进一步熟悉法律、更新知识,注意逆向思维,讲究逻辑推理,不仅学习法律知识,而且学习社会知识、科学知识,多实践,多交流,不断积累经验。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充分发挥审判监督职能。

四、刑事审判监督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法院调查权的存在与控辩式庭审方式是相矛盾的,不利于司法公正。并由此引发到法官举证合法性问题,法庭依职权调取的证据由谁举证、如何质证,法律无明文规定。目前实践中,法官调查的证据均由法官举证。这种做法无法律根据。从庭审程序看,举证、质证是控辩双方为了各自主张而向法庭展示证据,辩驳证据的诉讼活动,而法官居主持和评判地位,其自行举证,显然不符合公平原则。有的观点提出法官调查的证据可以选择由有利方举证,我们认为虽然形式上改变,但本质相同,举证、质证失去本来意义,可能会由程序的不公正引起实体裁决上的不公正。因此,我们建议取消法院调查权。

2、法院刑事案件疑请违反法定原则,应当纠正。

所谓疑请,即下级法院将其正在审理的个别疑难案件提交上级法院研究,并根据上级人民法院的意见作处判决的一种习惯做法。从表面看,这是人民法院为了防止出现错案而采取的一种积极或者慎重的做法,而实质上它规避了监督,违反了两审终审制的原则,从而影响到司法公正。我们知道,上级法院和下级法院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这是法律予以确定的,是法院内部监督,而这种监督的实现主要是通过上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和抗诉案件完成的。按照上述做法,使内部监督变成事先研究,两审合一,不仅违反了刑事诉讼程序,而且严重侵犯了人民检察院的抗诉权和被告人的上诉权,因为,抗诉权和上诉权是通过法院的内部监督得以实现的,因而抗诉权在疑请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同时,被告人的上诉权也相应被剥夺。虽然许多法学专家及学者早就发现其弊端及违法性,并多次撰文抨击,但目前这种做法仍然普遍存在。因此,为维护司法公正,准确惩治犯罪,对疑请应法定取消,并列入刑事审判监督范围,发现此情况及时予以纠正。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30日 20:5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刑事审判活动公诉人要全程监督
    近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印发了《关于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昨日,成都市检察院解读了《意见》中的亮点。成都市检察院公诉一处的刘检察官介绍,《意见》要求,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应共同保障宣判环节依法、规范进行。人民法院当庭宣告判决的,公诉人应留在庭内,对刑事审判活动作全程监督。一方面有利于消除其他诉讼参与人对庭审的疑虑,另一方面有利于公诉人对刑事审判活动进行全程监督。此外,人民法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在宣判三日前向公诉人送达出庭通知书,公诉人应按照出庭通知书载明的时间、地点到庭参加诉讼活动,听取判决结果,并应在裁判文书送达时及时签收裁判文书。
    2023-06-11
    116人看过
  • 在审判公开中实现正确舆论监督
    备受社会广泛关注的成都火车站派出所警贼勾结案近日由贵州铁路运输法院开庭审理,成为了舆论报道的热点。在为我国现在的新闻报道很好地对司法审判进行了舆论监督感到欣喜的同时,我也从其中看到了在舆论监督过程中审判公开还需进一步完善。各媒体都详细地对这起警贼勾结案进行了报道,但与此同时,许多媒体又都反映了这样一个现象:媒体多被挡在法庭外。同样的现象,在当前的案件报道中也曾反复出现过。众所周知,审判公开是我国宪法、三大诉讼法以及法院组织法明确规定的,也是我国最基本的司法制度之一。法律人常说: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审判公开当是遏制司法腐败的一剂良药。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早在1998年就在全国法院教育整顿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各级人民法院要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将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开审判制度落到实处。从总体上看,我国各级法院在审理第一审刑事案件时基本上都能较好地贯彻审判公开,特别是对普通民众的公开。但在部分刑事审判实
    2023-06-11
    325人看过
  • 刑事审判监督会加重刑罚吗
    再审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如果重新审判的案件,原来是第一审案件,应当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此时不受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限制;二是如果重新审判的案件,原来是第二审案件,应当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此时受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限制。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百八十四条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如果原来是第一审案件,应当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抗诉;如果原来是第二审案件,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应当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2023-06-13
    174人看过
  • 二审程序:评审审判监督的意义
    1、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是已经生效的裁判,二审是还未生效的裁判;2、审判监督程序有严格的限制,二审程序由上诉和抗诉引起;3、审判监督程序没有确定的时间,二审程序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4、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法院范围大;而按二审程序只能是第一审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什么是“二审判决”及二审期限和程序二审判决是人民法院在第二审程序中就上诉案件作出的判决。二审期限是二审法院受理上诉或抗诉案件的审结期限。第二审程序又称上诉审程序,是指由于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不服第一审法院未生效的第一审裁判而在法定期间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而引起的诉讼程序,是第二审级的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所适用的程序。第二审程序提起上诉可作为上诉人的,必须是在第一审案件中具有实体权利或义务的人,既可能是第一审案件的原告,也可能是被告,具体为当事人、共同诉讼人、诉讼代表人和直接承担一审裁判中实体权利义务的第三人。必要共同诉讼的上诉案件,
    2023-07-05
    313人看过
  • 刑事诉讼第二审程序的审判监督
    审判监督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重要组成,应贯穿于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全过程。目前,对第二审刑事案件,法院拟开庭的,检察机关有机会全面介入,也就有条件履行监督职责。但大量不经开庭直接判决的案件,检察机关对法院审理的情况基本上一无所知,可以说,这方面存在监督上的空白点。我们认为,全面履行对第二审案件的监督有其必要,因为无论二审是否改变裁判,结果本身都不足以说明其决定的准确性。而不经开庭审理,检察机关又不介入,使本应控辩审三方参与的刑事诉讼此时缺少一方,诉讼结构不完整。按照《最高法院解释》,二审法院不开庭时,必须听取辩护人意见,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其他当事人意见,却不必听取控方(检察机关)意见。这种做法不能说实现程序公正。在二审中的检察机关,从本质上讲仍然履行控诉职能,但其作用显然不只是指控犯罪,还要发挥监督功能,维护各个程序中的司法公正。因此,要全面审查一审的程序和实体,监督二审时法院的审理情况,根
    2023-02-17
    189人看过
  • 提起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方式,审判监督程序抗诉的程序
    一、提起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方式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方式,是指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对生效裁判提出重新审判时采用的形式。采用一定的方式提起审判监督程序是审判监督中的重要一环。没有一定的方式提起或者采用非法定的方式提起,审判监督程序便无法启动,确有错误的生效裁判便不能纳入诉讼程序中加以纠正。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05条的规定,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方式包括决定再审、提审、指令再审以及抗诉。二、审判监督程序抗诉的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抗诉的具体程序是:1、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需要提出抗诉的,由控告申诉部门报请检察长提交检察委员会决定。检察院决定抗诉后,由审查起诉部门出庭支持抗诉。2、最高检察院发现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者裁定,上级检察院发现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者裁定确有错误时,可以直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或者指令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的上一级检察
    2023-03-17
    409人看过
  • 什么是刑事审判监督程序,再审与二审有哪些不同?
    一、什么是刑事审判监督程序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再次审理的程序。而只是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违反法律、法规的判决、裁定,确实需要再审时所适用的一种特殊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有如下特点:(1)审判监督程序是人民法院进行审判监督的一种方式。(2)审判监督程序提起的理由具有法定性。引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法定原因是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并且应经法定部门审查决定。(3)根据审判实践,只经过第一审法院审结的案件,无论是自行再审或指令再审,都适用第一审程序,作出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二、再审与二审有哪些不同(1)提起的主体不同。第二审程序提起的主体是第一审程序中的当事人,而再审提起的主体是原审人民法院的院长、上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2)审理的对象不同。第二审程序的审理对象是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尚未发
    2023-02-25
    82人看过
  • 司法公正监督
    法律综合知识
    审判监督是指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由法定主体依照法定条件提起,由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再审的诉讼程序。审判监督程序又称为再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分为基于人民法院行使审判监督权引起的再审程序,人民检察院行使抗诉权引起的再审程序和当事人申请再审引起。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条件根据《行政诉讼法》第63条、64条的规定,提起再审程序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必须是有审判监督权的组织或专职人员。(2)提起审判监督程序必须具备理由。引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根本原因是发现了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确有错误,否则,不能提起再审程序。人民法院了现判决、裁定错误的主要途径有;当事人的申诉;人民检察院的抗诉;人民法院对本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普遍性审查,发现错误交由院长按法定程序处理;上级人民法院发现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最高人民法院发现各
    2023-07-03
    498人看过
  • 南通全程动态监督刑事审判
    新华报业网讯为贯彻落实高检院关于开展刑事审判法律监督专项检查工作的统一部署,提升检察机关刑事审判监督的能力,南通市检察院有序规划,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多方面争取支持,专项检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检查,全市检察机关共梳理出监督案件线索31件,其中,提出再审检察建议4件,1件已被法院采纳;向法院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3份;决定对10件案件提出抗诉。所监督案件是前3年监督案件总和的2倍。这是10月27日从该院专项检查领导小组获取的信息。据该领导小组负责人介绍,本次检查中突出了五个注重:一是注重全面检查,即在高检院规定的检查范围基础上,自我加压,全市两级检察院对2008年的全部刑事案件进行对照检查,列表登记,确保检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其中公诉部门检查的刑事案件是规定检查范围的一倍。二是注重纵向与横向之间的交叉检查,既查起诉与判决情况是否一致,又查法院对同类案件判决时适用法律是否一致。力求把问题找准
    2023-06-11
    249人看过
  • 行政监督分类--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与
    行政监督分类--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与事后监督根据行政监督实施的时期为标准,可以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1、事前监督是指在行政管理机构进行行政决策、开展行政行为之前进行监督。最典型的事前监督是听证会制度。听证会是由立法机关、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和某些行政事业性单位根据有关规定,召集社会各阶层、当事人或有关受益、受害者进行交流、沟通的会议。一般有立法听政、价格听政、决策听政、调查听政等种类。听证会的举行,具有使社会公民和团体了解政府行为过程和信息,参与决策,监督政府行为的作用。2、事中监督是指在行政管理机构决策与执行过程中所进行的监督。为了防止行政管理过程中决策的失误和执行出现偏差,必须开始事中监督,即在决策过程中对决策活动进行监督,在执行过程中对执行活动进行监督。从决策过程来看,这种监督是对决策者进行的面对面的监督,有助于及时发现决策失误或决策不当,并对其及时予以纠正;从执行过程来看,
    2023-04-30
    413人看过
  • 检察院工作报告解读: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
    记者徐林武昨日下午,在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林永星作检察院工作报告。他说,全市检察机关要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推动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进展。A.关键词:打击犯罪批准逮捕暴力犯罪嫌疑人2768人,提起公诉3237人解读:2009年,全市检察机关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检察工作的重要任务,全年共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4014人,提起公诉4738人。去年,全市检察机关坚决打击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以及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犯财产和毒品犯罪,批准逮捕此类案件犯罪嫌疑人2768人,提起公诉3237人。B.关键词:服务经济慎重使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性侦查措施解读:市检察院制定下发了《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服务的若干意见》,明确服务方向。切实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办理涉及企业案件,在继续坚持五个不轻易做法的同时,强调慎重使用查封、扣
    2023-04-25
    362人看过
  • 刑事审判监督程序改革的出路
    刑事审判监督程序
    针对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可以看出,其根本出路就在于诉讼理论的更新和诉讼观念的转变。具体而言,应对传统的不枉不纵、有错必纠等理念进行深刻反思,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国的刑事再审理论体系,使得包括一事不再理、禁止双重追诉在内的一系列诉讼原则得到确立和普遍的承认,使得法院裁判的既判力、确定力和终结性等基本观念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同时,在制度上亦应进行重新设计。第一,从整体模式方面,应将现行审判监督程序改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诉讼程序。归根结底,现行审判监督程序属于带有较强行政色彩的救济程序。要改变这一点,就必须建立再审申请制度,使得任何再审的提起建立在诉的存在和提出的前提下。根据无利益则无诉讼的原则,法院显然不应成为诉讼的发起者,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检察机关和原审被告人双方才是真正的当事者。由此,未经检察机关或原审被告人提出再审申请,法院绝不能主动或者自行启动再审程序,而只能被动的接
    2023-06-11
    151人看过
  • 完善刑事审判监督程序之我见
    刑事审判监督程序
    刑事审判监督程序作为刑事诉讼中的一种特别程序,是对生效的刑事案件实事求是的体现,同时又是审判机关接受监督的途径。按照司法公正,以人为本的现代司法理念,现行的审判监督程序中,其所存在的问题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对此笔者就审判监督程序的缺失与完善,谈点个人见解。一、提起审判监督的主体范围过小《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提起审判监督的主体规定为:由最高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以及各级人民法院院长提交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提起,或者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上级人民检察院提起。按照这一规定,二审改判的一审案件,对于一审法院和审判人员来说,因刑事诉讼法没有赋予其可以提起再审的权利,以及申辩的权利,就使得二审的监督易出现监督不够完善的现象,造成办理错案的审判人员及法院欲说不能,内心中始终暗藏着一种无形的压力,不得已背上一个错案的名誉。而从审判监督程序规定的:
    2023-06-11
    298人看过
  • 审判监督程序适用刑事抗诉书
    人民检察院刑事抗诉书检刑抗[]号原审被告人(依次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职业、单位及职务、住址、服刑情况。有数名被告人的,依犯罪事实情节由重至轻的顺序分别列出)。XXX人民法院以XXX号刑事判决书(裁定书)对被告人XX(姓名)XXX(案由)一案判决(裁定)(写明生效的一审判决、裁定或者一审及二审判决、裁定情况)。经依法审查(如果是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而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或者有关人民检察院提请抗诉的,应当写明这一程序,然后再写经依法审查),本案的事实如下:(概括叙述检察机关认定的事实、情节。应当根据具体案件事实、证据情况,围绕刑法规定该罪构成要件特别是争议问题,简明扼要地叙述案件事实、情节。一般应当具备时间、地点、动机、目的、关键行为情节、数额、危害结果、作案后表现等有关定罪量刑的事实、情节要素。一案有数罪、各罪有数次作案的,应当
    2023-06-11
    149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刑事审判监督的途径和纠正的方法
      天津在线咨询 2021-11-06
      监督刑事审判的式:出席法庭;庭外调查;参加审判委员会;审查判决和裁决。纠正方法:口头监督,追究违法者责任刑事抗诉,发出纠正违法通知和检察意见。
    • 刑事审判的审判监督制度,审判监督程序的特点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26
      一、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区别二者区别如下: 1、审理的对象不同。第二审程序的审理对象是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而再审程序的审理对象是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既可以是一审法院的判决、裁定,也可以是二审法院的判决、裁定。 2、提起的理由不同。第二审程序的提起,只要上诉人主观上认为第一审判决、裁定有错误,就可以提起上诉;而再审的提起,是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上级人
    • 审判权监督怎么正确使用审判权和监督权?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25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审判权应受以下监督、制约:人民法院内部的监督、人民检察院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新闻媒体的监督。由于我们尚未建立起健全、高效的监督机制,这五大监督主体对审判权监督时缺乏应有的力度,致使审判不公、地方保护、索拿卡要、徇私舞弊等司法腐败现象愈演愈烈,已成为当今一大社会顽症。
    • 刑事审判的制度,刑事审判的审判监督制度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27
      一、刑事审判的死刑复核制度死刑复核制度是指审查核准死刑案件所遵循的程序和方式方法的规则。人民法院组织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死刑案件除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杀人、强奸、抢劫、爆炸以及其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判处死刑的案件的核准权,最高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得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行使。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由最高人民
    • 刑事审判监督怎样同公诉合理分工,专门负责对刑事审判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20
      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2.依靠群众原则[刑事诉讼法第6条/第43条/第63条/第84条];3.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刑事诉讼法第6条];4.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刑事诉讼法第6条];5.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刑事诉讼法第9条]。6.审判公开原则[审判公开制度]: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