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执行人不接收执行通知书的,送达人可以将文书留在受送达人住处,拍照、拍摄后视为送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八十六条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
一、强制执行通知书送达的期限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条、最高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54条和《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24条,均规定了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之前,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逾期不履行的,强制执行。
法院应当在承办法官接到材料三日之内向被执行人发执行通知。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
第一条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
第二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后7日内确定承办人。
第三条承办人收到案件材料后,经审查认为情况紧急、需立即采取执行措施的,经批准后可立即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第四条承办人应当在收到案件材料后3日内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通知被执行人按照有关规定申报财产,责令被执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被执行人在指定的履行期间内有转移、隐匿、变卖、毁损财产等情形的,人民法院在获悉后应当立即采取控制性执行措施。
二、法庭法律文书送达方式的选择
送达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下一步诉讼程序能否顺利进行,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实现、诉讼效率的高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送达难是民事诉讼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自2016年初到法庭工作以来,通过大量民事案件送达,笔者认为乡镇派出法庭的送达与城区有所不同,应根据法庭案件实际办理情况决定优先采用何种方式进行送达。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送达有以下几种方式: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电子送达、转交送达、公告送达。对于法庭送达来说,除了通过电话联系当事人主动到庭领取法律文书外,其余主要采用直接送达、邮寄送达、公告送达三种方式进行,这三种送达方式的灵活运用有利于保障送达的成功率及时效,保障送达实现最佳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1、对于距离不远的当事人,应优先以直接送达的方式进行送达。法庭大部分案件当事人位于农村,远离邮政网点,甚至远离当地村委会。按照目前农村邮寄信函的实践操作,邮递员一般只是将快递送至当地村民委员会,由当事人自行领取,或者由当地村干通知家属到村委领取,实际领取率低,耗时长,效果差。直接送达对于法院来说,虽只是一个诉讼程序,但实际上既是一个与当事人进行沟通、了解的机会,也是一个法律宣传、司法公开的过程。通过在送达过程中和当事人、当事人家属、当地群众进行沟通,可以掌握与案件有关的部分信息,了解当事人及周边群众对案件的看法,也将法院诉讼情况展示给当事人及其家属、周边群众,增加诉讼的透明度及群众对诉讼的理解和信任。
2、对于相隔遥远的异地当事人的送达,优先以邮寄送达的方式进行送达。由于路途遥远,法庭人手也有限,对相隔遥远的异地当事人进行直接送达人力成本、时间成本过高,实际可操作性不大,应优先以邮寄的方式进行送达。如存在户籍地(登记注册地)与经常居住地(实际经营地)不一致的情形,应尽量同时进行邮寄。
3、对确需通过公告方式进行送达的案件,送达时也应根据不同案件的特点进行公告。根据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公告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为张贴公告,即在法院公告栏及受送达人住所地张贴公告;第二种为在媒体上刊登公告,即在报纸、信息网络等媒体上进行刊登。
-
执行期间被执行人失踪该如何处理
400人看过
-
不同债权人申请执行时如何处理同一被执行人
457人看过
-
如何处理被执行人下落不明案
364人看过
-
被申请人拒不执行行政复议如何处理?
57人看过
-
被执行人有执行能力拒不履行,法院如何执行
221人看过
-
被执行人不还钱如何执行的规定
194人看过
-
如何处理已履行强制执行的被执行人贵州在线咨询 2024-11-2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的规定,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之一,人民法院可以裁定终结执行: 1. 申请人撤销申请; 2. 根据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 3. 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且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 4. 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 5. 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 6. 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
被执行人不履行判决书义务法院会如何执行上海在线咨询 2023-01-2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被执行人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书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拘留当事人、责令当事人申报财产、强制执行等。
-
申请执行中被执行人破产应如何处理?贵州在线咨询 2023-01-031、申请执行中被执行人破产的,中止执行。 2、在被执行人被人民法院依法宣告破产以后,人民法院则应依法裁定终结执行。 3、申请执行人可以按照企业破产还债程序,作为被执行人的债权人应当依法及时向人民法院和该破产企业的清算委员会申报债权,参与破产财产的分配。
-
案件的被执行人抗拒执行的如何处理,犯罪如何处理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28一、借贷案件抗拒执行的如何处理根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规定,被执行人有可能转移、变卖、隐匿被执行财产的,应及时采取执行措施。被执行人抗拒执行构成妨害民事诉讼的,按照民事诉讼法的以下规定处理。二、借贷案件抗拒执行犯罪如何处理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
被执行人死亡被执行人欠债如何办理?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07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其遗产继承人没有放弃继承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变更被执行人,由该继承人在遗产的范围内偿还债务。继承人放弃继承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执行被执行人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