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拘役和取保候审哪个严重
拘役与取保候审为两种迥异的刑事强制措施。
其中,拘役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刑罚,主要针对轻微犯罪行为,意味着受刑者需在监狱内度过一段固定的岁月。
然而,取保候审则是刑事司法程序中的一项暂时性举措,允许嫌疑犯或被告人在不处于人身自由限制的情况下等候判决(前提是必须严格履行相关规定)。相较而言,拘役的严重程度更高,因其涉及到实际的刑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二、拘役和拘留哪个严重
在责任程度方面,拘役要更为严重。首先,拘留作为一项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强制性措施之一,其执行主体并不指向最终的刑事责任判决。
其次,拘役作为现行法律制度中一种存在至今的惩罚手段,已经对犯罪嫌疑人做出了明确的刑事责任判定。
因此可以得出,拘役相较于拘留而言,其严重性更为显著。拘役是指短期内剥夺犯罪者的人身自由权利,将其就近收监,同时进行强制性的劳动改造的一种刑法执行办法。拘役的刑期为(1个月至6个月)以内,但对于多种罪行综合量刑时,最高年限不得超出1年。
《刑法》第四十二条
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刑法》第四十三条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三条
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逮捕的时候,应当通知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
-
取保候审和拘役哪个比较轻一些?
265人看过
-
拘役和拘留有啥区别,拘留和拘役哪个严重
171人看过
-
犯罪人取保候审和监外执行哪个严重?
248人看过
-
在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哪个强制措施更严重
153人看过
-
取保候审以后被判拘役由哪个执行?
243人看过
-
拘役和取保候审有怎样的区别
424人看过
-
取保候审和拘役哪个比较轻一些?陕西在线咨询 2021-10-01取保候审和拘役不属于同一司法处理类型,不存在谁轻认重的说法。取保候审,是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取保受审只是限制而不是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它是一种强度较轻的强制措施。而拘役是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
-
取保候审被行政拘留严重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03取保候审期间又被行政拘留如果情节严重,可能变更强制措施,逮捕关押。如果不严重,行政拘留完毕,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
-
缓刑和取保候审哪个严重哪些法律规定处理江西在线咨询 2023-09-13取保和缓刑无法比较。取保候审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
严重不能取保候审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13严重罪行,满足以下条件的,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2、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
拘役三十天取保候审河南在线咨询 2022-06-27被拘役三十天取保候审的流程 1、取保候审的申请。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取保候审的决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当在7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应当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检察院检察长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