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公司拖欠离职员工工资怎么办呢?
离职后,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采取的维权措施有:
1、申请调解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2、申请仲裁
调解不成的,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提起诉讼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劳动纠纷多长时间能结案
劳动纠纷结案时间,需要根据案情的发展来决定。如果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两个月时间差不多。但是对劳动争议仲裁结果不服,任何一方可以去法院重新起诉的,需要六个月时间。
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离职后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没有超过申请仲裁时效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捞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在三十日内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签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还能仲裁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57人看过
-
被解除劳动合同劳动仲裁申请书样板
60人看过
-
没有书面解除劳动合同书,劳动仲裁不立案
403人看过
-
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申请仲裁规定是什么?
291人看过
-
劳动调解协议书仲裁调解书的区别
468人看过
-
劳动仲裁 劳动合同怎么解除
72人看过
劳动者可以通过下列方式终止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协商终止劳动合同;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试用期内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 如果单位未缴纳社保,没有签订合同,可以随时辞职。... 更多>
-
劳动合同解除协议,可以去劳动局仲裁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2-05-071,首先来说,首先确定你说的解除劳动合同协议是一个什么样的协议,如果只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文件协议,还是可以申请仲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
-
合同法解除劳动仲裁补偿书广西在线咨询 2022-04-24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应该在申请劳动仲裁之前向用人单位提出,而不应该在劳动仲裁申请书中提出。因为劳动关系的解除,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事。如果已解除劳动关系,那么可以在申请书中请求确认双方已解除劳动关系。 个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俗称劳动者提出辞职,分三种方式和情况: 1、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三十八条的情况(例如未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存在拖欠工资等情况),劳动者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
-
劳动合同解除协议书和劳动合同解除协议书的区别在哪里?贵州在线咨询 2022-01-21您提供的信息较为抽象,以下简述分析。 新的劳动合同法及解释倾向于保护处于弱势的劳动者权益,并以法条形式规定了在无合同约定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承担的法定责任,或称默认义务。 “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是法定的公司需要开具的文件。而《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是近年来被普遍适用的一种文件,它的内容可以添加用人单位的免责条款及劳动者的自愿接受义务,另一方面也可规定用人单位的义务,如补偿、赔偿、解除劳动关系的原因以及劳动
-
赔偿书面书吗?,?劳动仲裁要解除劳动合同贵州在线咨询 2022-04-13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应该在申请劳动仲裁之前向用人单位提出,而不应该在劳动仲裁申请书中提出。因为劳动关系的解除,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事。如果已解除劳动关系,那么可以在申请书中请求确认双方已解除劳动关系。 个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俗称劳动者提出辞职,分三种方式和情况: 1、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三十八条的情况(例如未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存在拖欠工资等情况),劳动者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
-
劳动合同中有解除协议的需要被仲裁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04-231,首先来说,首先确定你说的解除劳动合同协议是一个什么样的协议,如果只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文件协议,还是可以申请仲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