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孩子生活费是抚养费的一部分。抚养费包括教育、生活、医疗等费用;夫妻双方原则上各承担50%,抚养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一、没有领证分开后小孩子抚养费
没有最低标准,双方可以自由协商,一般来说抚养费一般可按月总收入的20%~30%的比例给付。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因此,在处理子女抚养费问题时,以离婚夫妻双方的自愿协商为首选,只有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才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判决。抚养费具体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子女抚养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确定。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月总收入的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2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2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3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二、抚养费只指孩子的生活费么
在我国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当支付的抚养费,并不仅仅指孩子的生活费,“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
三、抚养费不交会判刑吗
抚养费不给一般不会判刑,抚养费是父母或其他对未成年人负有抚养义务的人,为未成年人承担的生活、教育等费用。我国法律上的抚养费,是指当这些人不能充分履行或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支付给未成年人的费用。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
什么是离婚孩子生活费,离婚孩子生活费给多少合适
251人看过
-
如何计算离婚生活费,孩子生活费需要多少
80人看过
-
离婚哺乳期孩子生活费的标准
465人看过
-
离婚男方不抚养孩子不给孩子生活费该怎么办
63人看过
-
婚内不给孩子生活费算遗弃吗
306人看过
-
北京2022年离婚孩子的生活费多少
369人看过
孩子抚养费的标准如下: 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孩子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 更多>
-
孩子生活费离婚后孩子生活费标准贵州在线咨询 2023-07-19抚养费标准结合多方面的因素决定。一般有固定收入的,按照固定收入的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抚养费;没有固定收入的按照全年的总收入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抚养费。适当的情况比例可以提高。
-
孩子怎么计算生活费?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24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离婚后孩子生活费的支付方式离婚后抚养费的给付方式可以由离婚的夫妻双方由双方协议确定,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子女抚育费可以采取以下的给付方式离婚后孩子生活费的支付标准1。有固定收入或虽无固定收入,但每月都有相当收入的父母一方,一般是根据以下三大标准来确定:(1)子女的实际需要。主要适用于没有经济收入的一方或下落不明的一方,按照确定的抚养费数额、抚养费给多少,具体数额如
-
离婚后生孩子算非婚生活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2-06-08离婚后生孩子算不算非婚生孩子要看离婚后有没有结婚。因为非婚生子女是指没有合法婚姻关系男女所生子女。也就是说如果离婚之后,又结婚的,孩子在结婚之后生的,属于婚生子女,如果生孩子之前并不存在婚姻关系,则属于非婚生子女。但无论婚生还是非婚生,权力都是一样的。
-
协议离婚孩子抚养费没有生活费算离婚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3-10-221、一方拒不支付子女抚养费的,另一方可以与其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判决履行。判决后,仍然不履行支付抚养费义务的,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采取提取、冻结财产等措施支付抚养费或者以财物相抵。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六十一条,对拒不履行或者妨害他人履行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中有关子女抚养义务的当事人或者其他人,人民法院可依
-
两口子离婚怎么给小孩生活费?安徽在线咨询 2023-09-031、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2、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3、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4、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5、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