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公开仲裁裁决结果是合法的。《仲裁法》依规定仲裁的开庭审理原则的。
同时,又在第40条规定,仲裁不公开进行。当事人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进行,但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这一规定进一步肯定了开庭审理的仲裁方式以不公开审理为原则,以公开审理为例外。所谓不公开审理是指仲裁庭在审理案件时不对社会公开,不允许群众旁听,也不允许新闻记者采访和报道。不公开审理的目的在于保守当事人的商业秘密,维护当事人的商业信誉。然而仲裁最大的特点在于尊重当事人的意愿,所以《仲裁法》规定将当事人协议公开审理的,可以公开审理作为不公开审理原则的补充。即当事人协议公开审理时将允许仲裁审理对社会公开,允许群众旁听,允许新闻记者采访和报道。但涉及国家秘密的则不允许当事人协议公开,必须以不公开审理的方式进行审理。
一、仲裁时效有多久?
是权利人向仲裁机构请求保护其权利的法定期限,也即权利人在法定期限内没有行使权利,即丧失提请仲裁以保护其权益的权利。
仲裁分为商事仲裁和劳动仲裁两个大类。“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适用该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纵观中国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并未见涉及商事仲裁时效的特别规定,由此,商事仲裁时效适用相关诉讼时效的规定,具体包括: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四年。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
仲裁员是否决定仲裁结果?
420人看过
-
是否公开仲裁裁决?
225人看过
-
仲裁委仲裁法律文书是否公开
307人看过
-
仲裁裁决未根据法律是否合法?
211人看过
-
仲裁结果是否能够影响法院的裁决?
285人看过
-
仲裁案件是否公开审理公开裁决
441人看过
仲裁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在诉讼时效期间内以法院强制程序追诉权利人的权利的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 更多>
-
仲裁裁决结果:公司应对执行仲裁裁决的途径和方法山西在线咨询 2024-12-16劳动仲裁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若对方未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则该裁决即发生法律效力。若对方拒不履行裁决义务,则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申请人应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执行书,并提供裁决书原件。申请执行的事项仅限于裁决书所裁定的范围。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当事人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若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
-
仲裁裁决结果是否有利于当事人?河南在线咨询 2024-12-02在劳动仲裁中,胜诉的可能性因案件情况而异,难以预测。因此,在每一宗劳动仲裁案件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评估,以确定胜诉概率。如果申请人决定向相关劳动争议处理机构提交书面申请,则必须在劳动争议产生之日起向前推算满整整一年时间。 除非申请人能够证明其因受到不可抗力或其他合法、合理的理由而无法按期申请仲裁,否则,如果超过了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期限,相关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将不再接受此类请求。
-
无效仲裁裁决结果书云南在线咨询 2023-01-15按照各国际仲裁规则的一般规定,仲裁裁决如系以下情况,当事人可在法定期限内,请求仲裁地的管辖法院撤销仲裁裁决,并宣布其为无效。 1、在无仲裁协议的情况作出的、或以无效(呈过期)的仲裁协议为据作出的裁决; 2、仲裁员的行为不当或越权所作出的裁决; 3、以伪造证据为依据所作出的裁决; 4、或裁决的事项是属于仲裁地法律规定不得提交仲裁处理的裁决等, 公民的法律意识在近几年中也是不断的提高,也会在确定了劳动
-
仲裁裁决超出出仲裁请求是否合法山西在线咨询 2023-01-201、仲裁裁决超出出仲裁请求是不合法,因为在这种情况,仲裁的话,必须要对于当事人所提出的一些仲裁请求做出相应的判决,而不能够关于之外的事项来做出一个判断。 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后,当事人可以增加新的诉讼请求。如果新增加的诉讼请求与诉争的劳动争议具有不可分性,应当合并审理;如果新增加的诉讼请求属于独立的劳动,则人民法
-
仲裁裁决结果利大于弊香港在线咨询 2024-12-20在评估劳动仲裁的成功率时,需要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每个劳动仲裁案件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因此无法给出一个统一的答案。原因在于,每个案件涉及的事实和法律适用都不同,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仲裁结果。 对于劳动仲裁成功机率的评估,需要根据案件的事实和法律适用做出具体的判断。如果雇主的行为确实违法,那么胜诉的可能性就会更加乐观。相反,如果雇主在法律上没有过错,那么仲裁成功的机会就会相应降低。 在处理劳动争议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