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股东代表诉讼与《公司法》的修改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2-04-09 08:27:29 337 人看过

近几年来,关于公司治理特别是公司治理额的诉讼费用担保,以便在原告股东败诉时,被告人能从原告所提供担保的金额中获得诉讼费用补偿的制度。各国或地区法律对此均有规定。担保金额一般由法官裁定,大致相当于被告参加诉讼可能发生的合理费用。我国修订《公司法》宜采用。

蒋敏祝传颂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2日 23:3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论股东代表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承担
    股东代表诉讼是指当公司不能或怠于通过诉讼追究公司机关成员的责任或第三人责任及实现其他权利时,具备法定资格的股东作为公司之临时、特别代表人,为了公司的利益而依据法定程序以自己的名义代公司提起的诉讼。此类诉讼在英美公司法上被称为派生诉讼,日本法及我国台湾地区法律称为代表诉讼。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通过立法对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加以确认。而我国至今还未建立该项制度。作为一项维护中小股东利益的特殊诉讼制度,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是我国公司法乃至诉讼法上的新课题。本文仅就股东代表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承担这个问题进行论述,探讨国外关于该问题的规定对我国即将建立的股东代表诉讼中证明责任承担规则的借鉴。在英国,股东在提起代表诉讼时,必须能证明被告实际控制公司并阻止公司提起诉讼,而且曾经劝说掌握决策权的公司治理机构。如果被告以代表诉讼原告未披露诉讼原因为由请求法院驳回诉讼,原告股东必须在起诉一开始就证明基本控制情况的存在
    2023-06-09
    497人看过
  • 公司法定代表人死亡后其他股东能代表公司诉讼吗?
    法定代表人代表企业法人的利益,按照法人的意志行使法人权利。法定代表人在企业内部负责组织和领导生产经营活动;对外代表企业,全权处理一切民事活动。诉讼做为民事活动的一种,应由法定代表人代表。法定代表人的权力,是由法人赋予的,法人对法定代表人的正常活动承担民事责任。但是代表人的行为超出法人授予的权利范围,法人就可能为其承担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十八条规定:“法人的正职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没有正职负责人的,由主持工作的副职负责人担任法定代表人。”
    2023-05-01
    427人看过
  • 股东诉讼与股东代位诉讼在司法实践中的表现有哪些不同?
    股东诉讼与股东代位诉讼在主客体以及被告诉讼目的等都会有所不同。具体而言,原告主体方面,股东诉讼是原告作为股东。股东代位诉讼中,原告是公司。因此,股东代位诉权可以是单独诉讼,股东共同诉讼。侵权客体方面股东诉讼中,侵害的是股东利益。股东代位诉讼中,侵害的是公司利益。而且两者的诉讼目的不同,股东诉讼是为保护股东自身合法权益提起的诉讼。而股东代位诉讼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司利益。法律责任承担者也不同,股东诉讼的诉讼责任为股东承担。股东代位诉讼责任由公司承担。最后两者的被告也不同。股东诉讼中,股东中诉讼权利是源于股权,其被告可以是公司的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职员,但不能是公司外的第三人。股东代位诉讼则不同,只要公司怠于行使诉权,任何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的侵害人都能成为股东代位诉讼的被告。股东诉讼的依据和条件(一)股东诉讼的依据1、公司法第22条: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
    2023-07-19
    216人看过
  • 诉由公司利益受损的股东代表诉讼
    股东代表诉讼,一般是指当公司怠于通过诉讼追究公司机关成员责任或实现其他权利时,由具备法定资格的股东为了维护公司利益,并出于追究这些成员责任或实现这些权利之目的,依据法定程序代表公司提起的诉讼。所以,股东代表诉讼以损害公司利益为前提。股东损害公司利益怎样定罪股东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公司的控股股东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的,承担赔偿责任;股东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公司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构成职务侵占罪。其他的各种情况,比如【虚报注册资本罪】【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等等《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
    2023-07-24
    255人看过
  • 股东代表诉讼亟待司法解释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是当公司权益受到损害,并且公司未追究侵害公司利益人的法律责任时,由股东代表公司对侵害人提起诉讼。其意义在于股东能在特定情形下直接代表公司进行诉讼,不仅要使公司的损失能够得到补偿或追偿,更要鞭策和警示潜在的侵权人,抑制其违法行为,这对证券市场规范及上市公司治理尤显重要。在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下,公司受到的损害通常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对公司有控制的人,如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第二是与公司有商业交易往来的第三方,如供应商或关联交易人。公司受到的来自上述第一方面的损害可以表现在以下几种情况:一、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了勤勉义务,如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由于玩忽职守给公司造成损失;二、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内幕交易或非法的关联交易,如公司董事使公司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购买自己或其亲属所控制的其它公司的产品,或者公司董事使公司为自己所控制的其它公司的银行贷款
    2023-06-15
    289人看过
  • 股东代表诉讼参与人辨析
    (1)、适格原告代表诉讼的原告必须是股东,即原告在提起和维护代表诉讼时必须始终具有股东身份。但是,并非任何股东均有权提起代表诉讼,各国公司法均对原被告股东的资格规定了一些限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Ⅰ、持股时间要求。各国法律规定的大致情形包括:ⅰ、美国公司法所采用的同时拥有股份原则。ⅱ、英国、澳大利亚规定原告在诉讼时必须为公司股东名簿上记载的股东即可,因为股东是在行使公司的权利而非自己的权利,公司的权利不应当受提起代表诉讼的原告拥有股份的日期所影响。ⅲ、在日本,提起代表诉讼的原告在起诉之前必须持续持股且达到法定期限①、诉讼前股东持股时间的限制。股东提起代表诉讼时必须始终具备股东身份,不过,新《公司法》没有规定持股时间的起算点和当时持股与持续持股的问题,《公司法解释一》第4条规定,《公司法》第152条规定的180日以上持续持股期间,应为股东向法院提起诉讼时,已期满的持股时间,即自股东起诉之日向
    2023-04-26
    58人看过
  • 股东代表诉讼权的定义与表现形式
    股东代表诉讼,是指当公司的董监高违反法律规定或他人侵犯公司权益给公司造成损失时,公司又怠于通过诉讼追究上述人员的法律责任,则股东为了维护公司利益,依据法定程序代表公司对于上述失职或侵权人员提起诉讼追究其责任的诉讼制度。股东代表诉讼必须具备前置条件:1、若公司的董事和高管有违反《公司法》第149条规定的情况,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股东可以书面申请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监事代表公司对上述人员提起诉讼。2、若公司的监事有违反《公司法》第149条规定的情况,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股东可以书面申请董事会或者不设董事会的董事代表公司对上述人员提起诉讼。3、股东提出申请后,若董事会后者监事会30天内没有答复或者答复拒绝诉讼的,股东可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4、前置程序的豁免。根据《公司法》第151条第2款的规定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股东可以不经前述前置程序,直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
    2023-07-20
    382人看过
  • 股东代表诉讼与代位诉讼的不同点在哪里
    一、股东代表诉讼与代位诉讼的不同点在哪里股东代表诉讼与代位诉讼的不同点:1.原告主体不同。股东诉讼是原告是股东。股东代位诉讼中,原告是公司。因此,股东代位诉权可以是单独诉讼,股东共同诉讼。2.侵权客体不同。股东诉讼中,侵害的是股东利益。股东代位诉讼中,侵害的是公司利益。3.诉讼目的不同。股东诉讼是为保护股东自身合法权益提起的诉讼。而股东代位诉讼的直接目的是为维护公司利益。4.法律责任承担者不同。股东诉讼的诉讼责任为股东承担。股东代位诉讼责任由公司承担。5.被告不同。股东诉讼中,股东诉讼权利是源于股权,其被告可以是公司的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职员,但不能是公司外的第三人。股东代位诉讼则不同,只要公司怠于行使诉权,任何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的侵害人都能成为股东代位诉讼的被告。二、股东代表诉讼有诉讼时效吗股东代表诉讼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
    2023-07-25
    478人看过
  • 我国新《公司法》确立的股东诉讼代表制度
    根据新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倘若公司董事、监事、经理和控制股东不法侵害公司合法权益,而公司董事会或者监事会又拒绝或者怠于对不法侵害人提起诉讼,则有限责任公司中的任何股东、股份有限公司中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股东代表诉讼。这就是股东提起代表诉讼的门槛。新公司法还引进了竭尽公司内部救济规则,尽量赋予董事会或监事会代表公司提起诉讼的机会,同时又规定了例外情形。根据该法第152条第3款之规定,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前款规定的股东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30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适格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为充分发挥原告股东的啄木鸟作用,新公司法拓展了被告范围,将
    2023-06-05
    391人看过
  • 由股东会决定的法定代表人应具有公司的诉讼代表权
    工商登记载明的法定代表人与公司股东会决议的法定代表人不一致的情况下,究竟何者具有公司诉讼代表权的问题,实质上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管理层与股东之间权力衡平的问题。由于相关法律中对该问题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在法律适用上产生了一定的困难。本案的处理旨在兼顾交易安全和股东利益的前提下,对该类问题的处理提供一个合理的途径。【案情简介】2004年5月27日,原告上海同心制药有限公司向本院提起诉讼,请求解除与被告上海公房资产经营公司之间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起诉时,原告诉状所列法定代表人为公司董事长周国柱,与工商登记机关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记载一致。同年7月16日,原告同心公司又向本院出具法定代表人为张鑫国的撤诉申请书,提出同心公司已更换了法定代表人,正在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认为周国柱提起的诉讼不符合公司及股东的利益,故提出撤回起诉。该申请书盖有与工商登记一致的原告公司公章。双方遂就对方是否具有公司的诉讼
    2023-06-27
    435人看过
  • 新公司法股东代位诉讼
    公司派生诉讼
    股东派生诉讼行为会影响公司运营、声誉。公司声誉和运营关系公司利益。为防止中、小股东权利滥用权力的恶意诉讼,为了保证公司利益不受恶意侵害。新公司法明确规定:1、设立股东代位诉讼前置程序穷尽内部救济手段是公司派生诉讼法律制度必要的程序设计。作用是先寻求管理层和中小股东对公司利益的一致维护,化解公司和股东的冲突;避免不必要的诉讼,降低各方损失。股东提起代位诉讼前提是:公司拒绝或怠于向实施不法侵害行为的当事人提起诉讼。新《公司法》对股东派生诉讼的前置条件规定: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请求之日起30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符合起诉条件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限制原告诉讼主体资格对适格股东持股数量的要求:新《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了对提起股东派生诉讼的股东的持股数
    2023-06-05
    423人看过
  • 公司股东是否具有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资格
    案情简介:是否具有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资格甲、乙、丙、丁共同出资设立**公司,甲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兼法定代表人,乙担任公司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丁任公司监事。14日,**公司召开股东会,所有股东一致同意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用于偿还工程款。同日,甲与乙签订了一份关于贷款用途情况备忘录,载明:1000万元贷款中700万元归还工程款,剩余300万元由甲和乙按5:1的比例分配,名义上作为两人内部的股份收购调整之用。其后,银行向**公司发放了1000万元贷款,甲、乙各从公司提取了250万元和50万元。后,因甲、乙在公司经营问题上屡屡发生矛盾与分歧,乙遂以甲侵占公司资产250万元为由,书面请求公司监事丁提起诉讼,遭拒后诉至法院,请求判令甲向**公司偿还欠款250万元并赔偿相应的利息损失。法院判决:驳回起诉法院经审理认为:以股份内部调整为由从公司领取300万元,是甲、乙通谋的结果,允许乙提起股东代表诉讼
    2018-03-23
    117人看过
  • 公司法规定股东代表诉讼有哪些情形
    一、公司法规定股东代表诉讼有哪些情形?1、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给公司造成损失时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为了确保责任者真正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公司法》对股东代表诉讼作了如下规定:(1)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的,股东通过监事会或者监事提起诉讼。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180日以上连续持股期间,应为股东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已期满的持股时间;规定的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是指两个以上股东持股份
    2023-06-02
    391人看过
  • 论股东诉讼与股权保护
    一股东诉讼作为公司法保护股东权益的一项重要制度,历经近三百年的发展与完善,迄今已为各国公司法普遍接受。股东诉讼一般被分为直接诉讼(DirectAction,IndividalAction)与派生诉讼(DerivativeAction)。直接诉讼,是指股东在作为公司成员所享有的个人性权利受到侵害时所提起的一种诉讼。例如,请求支付已合法宣布之股利的诉讼、行使公司帐簿和记录查阅权的诉讼、保护新股认购代先权并可能地防止对其比例利益的诈欺性稀释的诉讼等。派生诉讼又称传来诉讼、代位诉讼,是指当董事、经理等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实施某种越权行为或不当行为时,由于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或股东大会对此不提起诉讼,而由公司一个或多个股东代表公司对实施越权行为或不当行为者提起的诉讼。[1]派生诉讼与直接诉讼主要的区别在于:其一,被侵害的权利性质不同。直接诉讼侵害的权利属于股东自身的个人性权利,而派生诉讼被侵害的权利则属于
    2023-06-15
    286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论股东代表诉讼的作用是哪些?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用处是?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08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是随着对少数股东权保护的加强而逐渐发展起来和不断完善的。在公司权力中心由股东大会转移至董事会和公司管理层后,股东权得不到充分保护和救济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即属于为此而设计的诸多法律制度中的一种,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救济功能,即在公司利益受到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以及其他人的非法侵害时,通过股东提起代表诉讼的方式,使公司及时获得经济赔偿或其
    • 什么是股东代表诉讼,股东代表诉讼起诉的定义及起诉的所得归公司?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18
      股东代表诉讼,是指在公司的利益受到公司机关成员的损害而公司不能或怠于起诉追究其责任时,具备法定资格的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不受侵害,依据法定程序代表公司提起的诉讼。由于股东所享有的诉讼权利来源于公司,并非代表自己而是代表公司以强制行使公司的权利,因而称为派生诉讼(代表诉讼)。股东代表诉讼起诉的目的是维护公司利益,胜诉之所得也归公司。 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要件:第一,原告股东需符合法律规定要件。公司法对有
    • 股东代表代表诉讼程序是什么?股东代表诉讼程序
      福建在线咨询 2021-10-27
      股东代理诉讼一般是指公司在通过诉讼追究公司机关成员的责任或实现其他权利时,具有法定资格的股东为了维持公司的利益,追究这些成员的责任或实现这些权利的目的,根据法定手续代理公司的诉讼。为确保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上述义务后被追究,更有力地保护公司和股东的利益。股东代表诉讼程序有两种:1、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行为给公司带来损失时,股东代表公司诉讼程序按照《公司法》规定,公司董事.监事.高级
    • 维护股东合法权益股东代表诉讼理论是根据什么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6-13
      股东代表诉讼,一般是指当公司怠于通过诉讼追究公司机关成员责任或实现其他权利时,由具备法定资格的股东为了维护公司利益,并出于追究这些成员责任或实现这些权利之目的,依据法定程序代表公司提起的诉讼为了确保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上述义务后得到追究,更有力地保护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我国新《公司法》借鉴了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确立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 现在股东能代表公司做诉讼吗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6-02
      公司股东可以代表公司提起诉讼,但是这种行为的实施有着相应的前提条件的,也就是公司法人本身拒绝行使相应的诉讼权,作为公司股东,为了维护公司的权益可以代为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