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话题会在固定的时间段成为新热点,就业歧视就是其中之一。在2013年毕业季即将到来之际,教育部发出《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这被看作是治理就业歧视的新动向。
《通知》中的三个严禁很有针对性: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上述三点都打到了就业歧视的痛处,但遗憾的是,都只能在高校组织的校园招聘活动、高校发布的用人单位信息之内发挥作用。在治理就业歧视上,教育部门的态度是最敏锐积极的,但又常常是尴尬的——它只能管到大学的校门口,校园门外更多的就业不公不在它的行权范围内。
几乎与《通知》发布同时,中国青年报一篇残疾人学子就业的报道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了这种歧视和不公。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小裴,因儿时患脑瘫留下了轻度残疾,尽管学业成绩优异,但在就业时,并不算严重的身体残障还是让这位年轻人面临窘境。报道提到,小裴迄今已经发出600份简历,但未接到一个面试通知,更有用人单位在招聘会上向他提出了赵本山小品式的要求——走两步。一个青年人在高等教育中所获得的对社会公正、个体尊严的信仰,在踏出校园第一步时就遭遇了重创。
现实中,许多中国人对就业歧视一直持高耐受性的态度。就业市场上,我们不要女生三级学历都必须985(211)要求某地户口的声音不绝于耳,几乎都被默认为理所当然的规则。出台反就业歧视法的呼声已有多年,学界的研究和讨论也做了大量准备,但其出台似乎不见曙光。在立法缺失的情况下,就业歧视的申诉渠道无以建立,这使得任何一种反就业歧视的部门政策,效力都很有限。
这种情况是不是意味着要对就业歧视一直容忍下去?当然不是。在反就业歧视尚未进入立法程序的情况下,补救性的权宜之计并非没有,可以将就业歧视中的各种情况分解开,由各种社会公益性组织关注。比如对于受到性别歧视的女性求职者,妇联应该为其伸张权利;对于因身体残疾而遭遇歧视的毕业生,应由地方残联出面帮助维权。虽然各种群众组织没有执法权,维权成果可能也有限,但这种积极彰显权利的举动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它在尽最大可能避免就业变成纯粹的卖方市场,避免潜规则塑造市场秩序的情况出现。
反就业歧视需要法律兜底,但不容忍、不默认的态度本身就是立法的重要推力。
-
就业歧视人为造成人格不平等
277人看过
-
哪些行为不属于就业歧视
476人看过
-
制度性歧视成就业机会公平障碍
274人看过
-
就业不得歧视女性
387人看过
-
决不能容忍用人单位歧视怀孕女职工
460人看过
-
就业促进法:为青年就业消除歧视
484人看过
用人单位是指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自其依法成立之时产生,自其依法撤消之时消灭。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 更多>
-
什么是就业歧视山西在线咨询 2023-03-29一、什么是“就业歧视”? 就业歧视是指没有法律上的合法目的和原因而基于种族、肤色、宗教、政治见解、民族、社会出身、性别、户籍、残障或身体健康状况、年龄、身高、语言等原因,采取区别对待、排斥或者给予优惠等任何违反平等权的措施侵害劳动者劳动权利的行为。 二、“就业歧视”的表现 在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歧视中,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年龄歧视。用人单位总是把求职者的岁数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二是性别歧视。在每年
-
211毕业生是不是就业歧视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25用人单位只招211或985毕业生属于就业歧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
-
就业歧视是什么江苏在线咨询 2023-04-12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加入国际劳工组织《1958年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这个公约对“就业歧视”做了界定。《1958年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对就业歧视的定义:简单地说,“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等原因,具有取消或损害就业或职业机会均等或待遇平等作用的任何区别、排斥或优惠视为歧视。” 《1958年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就业歧视定义有三个方面含义: 1、在就业和职业过程中,用
-
就业有歧视可寻求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28日前,一起因“形象欠佳”被无故解聘六指员工的案件在徐州鼓楼区司法局牌楼司法所的关注下,成功得到圆满解决,有力地维护了六指员工的合法权益。张某是一名38岁的中年妇女,来自农村,没有文化,没有特殊技能,很难找到工作。去年4月,谢某在鼓楼花园附近开了一家饭店,张贴了一张招聘启事,要招服务员等招聘信息。看到招聘消息后,来自农村的张某被招进了店内工作,饭店老板谢某当天与她签订了为期一年的书面劳动合同,以每月
-
女性就业歧视不再存在了安徽在线咨询 2023-10-11有了这些新增的明确表述,企业如果存在以上行为,将可以明确界定为违法,予以识别和处罚。对违反规定的用人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会、妇联等可以单独或者联合约谈用人单位,并督促其限期纠正。拒不改正或情节严重的,拟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