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刺激精神病导致自杀当事人有责任。原因如下:
1、在相关规定中对于公民用言语导致他人自杀的行为不一定就是犯法,因为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确定对方的自杀行为与其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对于行为人言语致使他人死亡,有可能涉嫌侮辱或者诽谤刑事犯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这种行为是刑法理论上所说的“多因一果”;
2、判断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必须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行为人是否知道被害人的病情;
(2)被害人自身疾病的严重程度;
(3)行为人在主观上是否存在希望或者放任“语言过激而导致被害人病发死亡”这一结果的主观恶意;
(4)行为人语言过激的程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欺骗感情导致受害人自杀有罪吗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根据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可以将故意杀人罪的行为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谋财型杀人案件:指作案人为非法获取公私财物而实施杀人的犯罪案件。这类案件包括抢劫杀人案件、盗窃杀人案件、谋财害命案件等。
第二种,复仇型杀人案件:指作案人为了发泄内心的积怨而实施杀人的案件。包括私仇报复杀人案件、报复社会杀人案件等。
第三种,情欲型杀人案件:指作案人为了满足个人性欲或感情纠葛引发矛盾而实施杀人的犯罪事件。包括强奸杀人案件、奸情杀人案件、恋爱婚姻纠纷杀人案件、性变态杀人案件等。
第四种,遗弃型杀人案件:指因各种原因负有某种业务的人员,为了推卸责任、减轻负担,杀害义务对象的犯罪案件。包括将子女遗弃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导致饿死等案件。
第五种,迷信型杀人案件:指当事人基于封建迷信思想,为治病求寿、得道升天而采用各种手段致人死亡的刑事案件。
第六种,寻衅斗殴型杀人案件:指违法犯罪团伙成员为了逞凶称霸或为了各种利益,在寻衅滋事或互相斗殴过程中致人死亡的犯罪事件。
第七种,其他类型杀人案件:有精神病杀人案件、激情杀人案件因各种原因导致受害人死亡的案件等。
-
语言刺激导致死亡算犯罪么
351人看过
-
刺激精神病人发作导致死亡需要付法律责任吗
56人看过
-
因言语激怒导致打架责任算谁的
433人看过
-
孕妇因为语言刺激导致流产是什么罪?
111人看过
-
故意刺激精神病人犯罪吗
483人看过
-
被刺激成精神病什么罪
282人看过
刑事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更多>
-
刺激他人导致精神病怎么判贵州在线咨询 2024-03-25刺激他人导致精神病的判刑,一般因情况而定:1、故意伤害他人身体,构成轻伤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被害人进行非法拘禁,并且进行殴打,造成重伤处3至10年有期徒刑;3、监控人员对被监管人进行殴打,依据情节进行不同处罚;4、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殴打、伤害多人,有情形之一,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5、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
对方语言过激导致对方跳楼自杀,另一个人有责任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2-09-22自杀导致他人死亡怎么办一、刑事责任:1、如果自杀者未死,则要承担过失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2、如果自杀者已死,免去了刑事责任;3、
-
-
因言语激励而导致病情加重者应负怎样的责任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02邻居纠纷,甲方说要将乙方满门抄斩,致使乙方老母犯病,乙方老母本有高血压等病,但在药物控制下一直很正常,因此纠纷致使病情加重而住院,请问甲方应负怎样的责任
-
精神受刺激有二级了,精神二级付刑事责任吗?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21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胡某在行凶作案时能否“辨认或控制自己的行为”将直接决定其刑事责任的有无和大小。 但“精神二级残疾”并不能简单的直接与“无刑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