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处死刑上诉的,在二审为作出判决之前都会活着,二审的审理期限一般为两个月;
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或者存在其他法定复杂情况的案件,审理期限可以延长两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如果二审还判决死刑的,也需要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判处死刑是枪毙吗
判处死刑不一定是枪决,枪决只是其中一种。
死刑立即执行由原审人民法院执行,执行的地点可以是在刑场,也可以在特定的羁押场所内。而且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判处与核准,签发执行死刑命令之权力归属于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同时在交付执行前,执行法院的同级人民检察院应派员监督。执行的时间上,执行死刑的人民法院在接到执行命令后,应在七日内交付执行。
关于死刑的规定如下:
1、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2、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3、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4、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一条
【死缓期间及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计算】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
第五十条
【死缓变更】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
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的审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
虐待罪能不能判死刑,最多可以判刑多少年
409人看过
-
吸毒最多能判多少天
215人看过
-
被判死刑还有多久能活
81人看过
-
帮信罪最多能量刑多少天
258人看过
-
死刑缓期2年执行最少能判多少年
189人看过
-
判处死刑上诉可以多活多长时间
378人看过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执行死刑的方式采用枪决和注射等方法执行。 采用枪决方法执行死刑,人民法院有条件执行的,应交付司法警察执行;没有条件执行的;可交付武装警察执行。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 更多>
-
死刑一般最多能判几天河北在线咨询 2022-05-221、死刑立即执行,一般是七天。 2、在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但是发现有判决可能有错误等情形的,则应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
-
被判死刑的人活多少天可以判缓刑河北在线咨询 2023-12-16判处死刑上诉的,在二审为作出判决之前都会活着,二审的审理期限一般为两个月; 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或者存在其他法定复杂情况的案件,审理期限可以延长两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如果二审还判决死刑的,也需要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
死刑最高可以判处多少年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12死刑对犯罪分子造成的痛苦是最大的 判处刑罚势必会对犯罪分子造成某种痛苦,同时其痛苦的大小也因刑罚方法的不同而异。一般来讲,这种痛苦是与刑罚的严厉程度成正比的,对犯罪分子适用的刑罚愈严厉,犯罪分子所承受的痛苦就愈大,反之就愈小。 死刑给犯罪分子施加的痛苦是其他刑罚方法所望尘莫及的。死刑的适用便意味着犯罪分子生命的终结,面对这一可怕的后果,任何一个有理智的犯罪分子都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故死刑是最严厉的
-
未成年打死人判刑多少天能判死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07未成年人犯罪,同成年人犯罪一样,刑罚仍然是对其最严厉的惩罚措施。但由于未成年犯罪主体的特殊性,在对其刑罚的适用上同成年人有着很大差异。《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两条明确规定了对少年犯量刑的方向。这是基本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