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人误解虚假宣传有哪些情况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1 17:32:48 376 人看过

“引人误解”的行为,包括三种情况,即“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引人误解的真实宣传”和“以未定论的事实引人误解的宣传”。

实践中,在考察虚假宣传和引人误解两个要件时,通常从手段和结果两个方面确定,有时会更侧重对结果的考察,即不仅以宣传内容的真实与否来确定是否构成虚假宣传行为,而且从“引人误解”的角度来考量后果,因此判断的标准是弹性的。首先,“引人误解”中对“人”的认定。商品宣传的受众方是消费者,因此,这里的“人”即是从消费者的角度理解宣传内容,而不能根据宣传者在宣传时的理解及主观意向来衡量。这里的“消费者”是指按照交易观念,通常可能成为消费该商品的人,其划定范围也会根据消费内容的不同而不同,对于普通的产品和服务,即是一般的消费者;对于专业性商品,则要根据的是专业人士的普通注意力进行判断。

关于“误解”的产生应以一般人的理解为基准。这种“理解”会因为不同的性别、年龄、职业、是否受过专业教育、对某些环境和事务的兴趣和敏感程度等的不同而大不相同。因此,作为从事专门法律审判工作的法官通常不会真正知道广告对象是如何理解一个广告的。他们只能把自己假想成广告对象进行判断。为了节省司法资源和提高办案效率,可采用陪审员制度,并且在陪审员上尽量选择了解相关市场的,对于涉及专业产品的案件则是争取选择有相关的技术背景的人担任陪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2日 09:5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虚假宣传相关文章
  • 明确列举引人误解虚假广告情形
    近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分组审议广告法修订草案时,董XX委员建议,修订草案应明确列举出属于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情形。董XX说,修订草案第二十七条规定,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但是,该条第二款虽列举了虚假广告情形,却没有列出引人误解的情形。现实中大量存在引人误解但是其所述事实并非虚假的情况,对此类行为也应当予以规范。广告法应进一步明确虚假广告的构成要件,并列举虚假广告的主要形式,以增加可操作性。因此,董XX建议修订草案第二十七条增加第三款,有下列行为之一,足以造成相关公众误解的,属于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虚假广告;(一)对商品做片面宣传的;(二)将科学上未定论的观点、现象等当作定论的事实用于宣传的;(三)以歧义性语言或者其他引人误解的方式进行宣传的;(四)以造成与竞争者商品或服务混淆的方式进行宣传的。
    2023-04-24
    246人看过
  • 虚假宣传什么情况下构成诈骗
    一、虚假宣传什么情况下构成诈骗1、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存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虚假宣传的行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且用虚构事实或存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即会构成诈骗。2、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开发商虚假宣传可以退房吗1、如果因为开发商的虚假宣传造成损失的,可以退房,也就是说可以解除购房合同。2、(1)根据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
    2023-06-11
    69人看过
  • 开发商虚假宣传的解决途径有哪些
    一、开发商虚假宣传的解决途径有哪些开发商虚假宣传的解决途径有:1.与经营者协商解决;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机构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依据:《消费者保护权益法》第七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二、开发商虚假宣传如何赔偿开发商虚假宣传构成违约的,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双倍返还定金,造成损失的,要进行赔偿。如果卖房者有欺诈行为,故意欺骗或隐瞒相关情况获取被害人的金钱,构成诈骗罪的,要承担刑事责任。三、开发商虚假宣传是否需担责开发商虚假宣传符合下列条件的需要担责:1.房地产商发布了虚假广告。购房者要能够证明广告的内容是虚假的或者部分是虚假的,这种虚假是房地产商主观故意所为。这是房地产商承担责任的前提。2.购房者是受到欺骗
    2023-04-25
    267人看过
  • 虚假宣传涉及哪些法条
    法律综合知识
    一、虚假宣传涉及哪些法条虚假宣传行为主要涉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二十四条等。1.该法第九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2.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这一法条直接界定了虚假宣传的行为范围及广告经营者的责任。二、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是什么对于实施虚假宣传行为的经营者及其广告经营者,《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1.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2.对于广告的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除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外,还需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这些法律责任的设定,旨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破坏性不正
    2024-07-29
    400人看过
  • 保险虚假宣传有赔偿吗,虚假宣传如何处罚
    一、保险虚假宣传有赔偿吗保险虚假宣传可以退保,如果有证据证明欺诈也可以要求全额退还保险费,并且协商要求给予一定的民事赔偿。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以及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属于发布虚假广告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处罚。二、虚假宣传如何处罚某一些商品确实有很好的商品价值和效果,且得到了很多消费
    2024-01-10
    306人看过
  • 虚假宣传的两种情况是怎样的表现
    一、虚假宣传的两种情况是怎样的表现虚假宣传的两种情况表现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形式,作为是指故意发布虚假广告;不作为就是广告发布者有义务说明或者警告,而不作为。虚假广告一般应从两个方面认定:1.广告所宣传的产品和服务本身是否客观、真实;2.广告所宣传的产品和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和服务所能达到的标准、效用、所使用的注册商标、获奖情况以及产品生产企业和服务提供单位等)是否真实。凡利用广告捏造事实,以并不存在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欺诈宣传,或广告所宣传的产品和服务的主要内容与事实不符的,均应认定为虚假广告。二、虚假宣传赔偿标准是怎样的对于商家虚假宣传行为,我们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虚假宣传的民事责任。再次,虚假宣传行为
    2023-04-11
    114人看过
  • 广告虚假宣传如何赔偿,哪些情形属于广告虚假
    一、广告虚假宣传如何赔偿广告虚假宣传赔偿有:1.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2.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二、哪些情形属于广告虚假广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虚假广告:1.商品或者服务不存在。2.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规格、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或者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以及与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允诺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3.使用虚构、伪造或者无法验证的科研成果、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信息作为证明材料的。4.虚构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效果的。5.以虚假或者
    2023-04-24
    440人看过
  • 虚假医疗宣传骗术套路有哪些?
    套路一:两性疾病成虚假宣传重灾区在听到自己患有男科、妇科特别是性传播疾病时,一些患者羞于到大医院看病,而选择民营医院。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副院长黄延年说,有些不正规的民营医院,在治疗疾病尤其是生殖系统疾病时,喜欢夸大病情,打擦边球,用似是而非的语言描述病情,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增加患者治疗费用。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皮肤科主治医生谢新元说,以尖锐湿疣这种疾病为例,有些不正规医院除了将患者所患其他疾病诊断为尖锐湿疣外,还会告诉患者这种疾病易复发,要通过各种光照、高科技手段持续跟踪治疗。实际上,尖锐湿疣在规范治疗后,通常患者3至6个月不复发,即被视为痊愈,无需过度治疗。套路二:体检必有病,且病得很重不久前,24岁的广州白领小瑶到一家正做推广活动的专科医院做了体检。哪料到医院检查出我患有宫颈糜烂,当天就上药冲洗做了红光治疗。记者在小瑶提供的检查报告上看到,检验结果文字显示宫颈2度糜烂,并且配有四张彩
    2023-06-08
    394人看过
  • 虚假宣传会面临的后果有哪些
    虚假宣传会面临的后果有: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可根据情节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虚假宣传会面临的后果有哪些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2019修正):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 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
    2022-07-12
    182人看过
  • 法律应规定“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情形
    近日在分组审议广告法修订草案时,董中原委员建议,草案应明确列举出属于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情形。董中原说,草案第27条规定,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但是,第2款至列举了虚假广告情形,却没有列出引人误解的情形。现实中大量存在引人误解但是其所述事实并非虚假的情况,对此类行为也应当予以规范。广告法应进一步明确虚假广告的构成要件,并列举虚假广告的主要形式,以增加可操作性。因此,他建议草案第27条增加第3款,有下列行为之一,足以造成相关公众误解的,属于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虚假广告:(一)对商品做片面宣传的;(二)将科学上未定论的观点、现象等当作定论的事实用于宣传的;(三)以歧义性语言或者其他引人误解的方式进行宣传的;(四)以造成与竞争者商品或服务混淆的方式进行宣传的。
    2023-04-24
    200人看过
  • 虚假宣传违反了哪些法律
    1、广告主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可根据情节处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2、广告经营者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广告法第55条规定的罚款,指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且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连带责
    2023-07-22
    207人看过
  • 虚假宣传纠纷
    虚假宣传
    【释义】所谓虚假宣传,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第1款的规定,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的规定,经营者具有下列行为之一,足以造成相关公众误解的,可以认定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第1款规定的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1)对商品作片面的宣传或者对比的;(2)将科学上未定论的观点、现象等当作定论的事实用于商品宣传的;(3)以歧义性语言或者其他引人误解的方式进行商品宣传的。以明显的夸张方式宣传商品,不足以造成相关公众误解的,不属于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管辖】对于虚假宣传纠纷案件的地域管辖,法律或司法解释没有做出特别规定,应当按照一般侵权案件确定管辖。即,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9条的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
    2023-06-14
    75人看过
  • 虚假医疗宣传
    计划生育
    一、虚假医疗宣传陷阱1、两性疾病成虚假宣传重灾区在听到自己患有男科、妇科特别是性传播疾病时,一些患者羞于到大医院看病,而选择民营医院。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副院长黄延年说,有些不正规的民营医院,在治疗疾病尤其是生殖系统疾病时,喜欢夸大病情,打擦边球,用似是而非的语言描述病情,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增加患者治疗费用。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皮肤科主治医生谢新元说,以尖锐湿疣这种疾病为例,有些不正规医院除了将患者所患其他疾病诊断为尖锐湿疣外,还会告诉患者这种疾病易复发,要通过各种光照、高科技手段持续跟踪治疗。实际上,尖锐湿疣在规范治疗后,通常患者3至6个月不复发,即被视为痊愈,无需过度治疗。2、体检必有病,且病得很重不久前,24岁的广州白领小瑶到一家正做推广活动的专科医院做了体检。哪料到医院检查出我患有宫颈糜烂,当天就上药冲洗做了红光治疗。记者在小瑶提供的检查报告上看到,检验结果文字显示宫颈2度糜烂,并
    2023-06-08
    265人看过
  • 广告虚假宣传如何处罚欺骗消费者,虚假宣传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一、广告虚假宣传如何处罚欺骗消费者广告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的处罚:1.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2.对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对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广告的经营者、广告的发布者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停止其广告业务。二、虚假宣传的认定标准有哪些虚假宣传的认定标准:1.主体判断上,双方是否存在市场竞争关系;2.侵权方主观上是否存在恶意;3.侵权方在宣传的过程中是否存在虚假的成分;即使该种宣传的内容均是真是的,但是如“混同宣传”是否足以误导公众,做出
    2023-06-07
    148人看过
换一批
#消费欺诈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虚假宣传指的是商家在商业经营的活动当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形式或者是方法对商品或者是对服务做出了与宣传的有关信息不相符合的虚假信息,从而误导了消费者或者是客户做出的行为。这种就是虚假宣传。... 更多>

    #虚假宣传
    相关咨询
    • 如何认定虚假宣传行为,应对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4-24
      人民法院一般会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相关公众一般注意力、发生误解的事实和被宣传对象的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对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进行认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经营者具有下列行为之一,足以造成相关公众误解的,可以认定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一)对商品作片面的宣传或者对比的; (二)将科学上未定论的观点、现象等当作定论
    • 对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如何处理?引人误解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哪些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06
      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广告的经营者和发布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规定,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如:雇佣或者伙同他人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现场虚假的演示和说明,张贴、散发、邮寄虚假的产品说明书和其他宣传材料,在经营场所对商品作虚假的文字标注、说明或解释,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作宣传报道,对商品的价格、质量、性能、用途、制作成份、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市场信息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
    • 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内容和形式是什么?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6-12
      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内容是经营者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只要对上述任何一方面作了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都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形式包括两类,一类是,广告,一类是其他方法,上述分类实际上涵盖了所有宣传形式。
    • 如何对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进行认定?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5-10
      人民法院一般会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相关公众一般注意力、发生误解的事实和被宣传对象的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对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进行认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经营者具有下列行为之一,足以造成相关公众误解的,可以认定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一)对商品作片面的宣传或者对比的; (二)将科学上未定论的观点、现象等当作定论
    • 如何对骗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认定,如何认定骗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5-06
      人民法院一般会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相关公众一般注意力、发生误解的事实和被宣传对象的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对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进行认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经营者具有下列行为之一,足以造成相关公众误解的,可以认定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一)对商品作片面的宣传或者对比的; (二)将科学上未定论的观点、现象等当作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