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债权的保全是合同对外效力的体现。但这一制度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债的相对性规则。如前所述,根据债的相对性和合同相对性原理,债权之债主要在合同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效力。然而在特殊情况卞,因债权人与第三人实行一定的行为致使债务人用来承担责任的财产减少或不增加,从而使债权人的债权难以实现,此时法律为保护债权人的债权,允许债权人享有并行使代位权和撤销权。这两种权利的行使都涉及到了债的关系以外的第三人,并对第三人产生了法律上的拘束力。可见,债权的保全是合同的对外效力的体现。
(2)债权保全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两种,即确认债权人享有代位权与撤销权。这两种权利在保全债权的功能上有所不同。代位权的行使是为了防止债务人的财产不当减少,或称为保持债务人的财产而撤销权的行使是为了恢复债务人的财产。保全的目的旨在对责任财产采取法律措施予以保持,防止因债务人财产的不正当减少而给债权人造成损害。由于法律赋予债权人享有撤销权和代位权,从而扩张了债权的权能,使债权在主要具有请求权的内容以外,还具有保全的权能以及其他的权能(如解除的权能等)。
(3)债权的保全主要发生在合同有效成立期间。也就是说,在合同生效以后,合同履行完毕之前,都可以采取债的保全措施。只要在此期间,债务人怠于行使其权利或实施不正当处分其财产的行为,且对债权构成危害时,法律就允许债权人可以采取保全措施,对债务人的财产进行保全。在合同生效以后,合同履行期到来之前,债权人也可以采取这一措施。
(4)债权的保全旨在保障合同债权人的权利实现。在合同生效以后,债务人的所有财产,除对于特定的债权人没有担保物权的以外,都应当用来保证债权人实现其债权。也就是说,债务人的全部财产应成为其清偿合同债务和承担责任的财产,简称为责任财产。责任财产不仅为某一债权人的担保,而且应成为全体债权人的共同担保。可见,责任财产的增减对债权的实现关系十分重大。
-
想了解一下对于想要孩子抚养权,需要哪些条件
116人看过
-
想了解一下对于保险人可以解除保险合同的情形
442人看过
-
想了解一下股权转让后的债权债务有哪些手续
246人看过
-
想了解一下对于哪些是合同履行完毕?合同履行包括哪些方面的
52人看过
-
合同债权特点一览
316人看过
-
合同债务解决方式有哪些特点
470人看过
债权保全是指债权人在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出现风险时,依法采取一定措施,保护和确保其债权得以实现的法律行为。 债权保全的目的是防止债务人逃避债务或财产状况恶化导致债权人不能实现债权。... 更多>
-
想了解一下,对于优先债权与普通债权的区别有哪些新疆在线咨询 2024-09-161.优先债权是指可以先于一般债权得到清偿的债权。民法中有财产担保的债权,海商法中因共同债权人的利益而支付的费用,均属优先债权。在破产法中,能先于破产债权得到清偿的债权均属优先债权,如债权人对债务人所享有的有财产担保的债权、受理破产案件的法院所收取的诉讼费用、破产企业支付给清算组织的劳动报酬以及其他破产费用,均属于优先债权。 2.普通债权是指不能优先受偿的债权。公司破产后,对公司剩余财产的分配顺序上
-
想了解一下,对于哪些为实践性合同湖南在线咨询 2024-09-20实践性合同是指除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以外,尚须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给付才能成立的合同。 我国的实践性合同有五种: 1.定金合同(《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 2.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九条) 3.保管合同(有例外,可约定为诺成合同)(《民法典》第八百九十条) 4.借用合同(或消费借贷合同)(《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九条) 5.代物清偿协议。
-
想了解一下,对于债权人能否有权阻止公司合并河北在线咨询 2024-09-181、债权人无权阻止公司合并,但是可以请求公司提前清偿债务。公司合并的方式有新设合并以及吸收合并。新设合并是指两个公司同时成为另一个公司,涉及到三个公司。 2、法律依据《公司法》 第一百七十二条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第一百七十三条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
-
想了解一下,对于如何确定合同订立地点的广西在线咨询 2024-09-17确定合同订立地点即合同签订地,合同签订地一般是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的地点或最后签字盖章的地点,合同采用非书面形式的,合同签订地一般是承诺生效的地点。
-
想了解一下,对于民法典中关于合同解除的条文有哪些广东在线咨询 2024-09-18民法典中合同解除涉及以下条文:第五百六十二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