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包含工程款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8 11:21:08 376 人看过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包括工程款吗?需根据实际情况来看。

哪种情形属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

刑法第276条规定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2013年1月23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明确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适用范围,以严格约束用人单位履行自己的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解释》规定“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范围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使该罪名的认定在司法实践中更具有可操作性。但由于劳动关系的个体化差异,劳动报酬的表现形式也五花八门。日常生活中的拒不支付劳动者报酬的行为是否都属于该罪名中的“劳动报酬”,实践中存在争议。

比如,唐某与某单位签订了住宅楼建设工程合同,后来唐某将其中部分工程分别转包给李某、王某等13人,双方签订包工包料施工合同,约定工程施工完毕经验收合格后支付工程款。工程验收合格后,唐某拒不支付李某、王某等人的工程款,共计17万元,经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责令支付,其仍不支付并逃匿,后被抓获。有观点认为,唐某拒不支付的工程款中包含工人工资,经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责令支付而不支付,且有逃匿行为,其行为触犯刑法第276条之规定,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也有观点认为,唐某与李某、王某等人签订包工包料施工合同,双方不属于我国劳动法中规定的劳动关系,拒不支付的款项并非“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故不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笔者认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构成要件中的“劳动报酬”,应当根据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等进行认定,对“劳动报酬”应该作限制解释,以防止将本属于民事纠纷的情形纳入刑事司法领域。

第一,区分“劳动报酬”的性质成为是否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关键。我国刑法规定的劳动报酬是基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确立劳动关系而产生的工资性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解释》第1条也严格界定了劳动报酬仅限于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除此之外的报酬、收入等,不属于我国刑法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调整保护的范围。

第二,理清劳动关系、承揽关系、劳务关系的区别是分清“劳动报酬”性质的前提。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关系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个人之间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从用人单位领取报酬和受劳动保护所产生的法律关系;承揽关系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务关系是劳动者与用工者根据约定,由劳动者向用工者提供劳动服务,用工者依约向劳动者支付劳务报酬的一种有偿服务的法律关系。

不难看出,劳动关系与承揽关系、劳务关系的本质区别在于当事人之间主体地位不同。处于劳动关系中的用人单位与当事人之间的主体地位不平等,双方存在隶属关系,这是劳动关系的主要特征。而承揽关系、劳务关系中,不存在一方当事人是另一方当事人职工的隶属关系,双方的主体地位平等。唐某与李某、王某等人签订施工合同,李某、王某等人按合同要求提交施工成果。双方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不存在支配和服从关系,因此,双方之间属于民事承揽合同关系而非劳动关系

第三,正确理解刑法增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立法本意。近年来一些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严重侵犯了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增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就是为了强化对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的保护。《解释》对报酬作了明确规定,并不是劳动者的所有报酬都属于我国刑法所保护的“劳动报酬”。对于那些非基于劳动关系产生的劳务报酬,在性质上属于民事法律关系调整的范畴。

一、欠薪逃逸立案标准

欠薪逃逸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立案标准为:1、数额较大;2、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3、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

(一)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

(二)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5日 05:1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劳动报酬相关文章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可以自行报案吗
    一、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可以自行报案吗针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当事人有权进行报警行动。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法律条款,对于那些采用诸如转移财产或逃匿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者报酬,或是拥有能力支付但却故意缺乏支付劳动者报酬的情形,若拖欠金额较大并且经过政府相关部门责令支付仍未支付的,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罚款处分。倘若情节严重,则可能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罚款的处罚。如果涉及到单位犯罪,则应对单位课以罚金,同时对其负有直接管理职责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相关责任人按同样的规定加以处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这一罪行属于刑事范畴,可前往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然后等待公安机关立案调查后移送至检察院进行审查起诉。若用人单位的上述违法行为尚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劳动者可以先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实在无法解决时再申请劳动仲裁,寻求支付工资的合法权益;对仲裁结果失望的,还可进一步
    2024-03-29
    442人看过
  • 怎么理解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中的劳动报酬较大?
    一、怎么理解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中的劳动报酬较大?1、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属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中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一)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二)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2、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认定:(1)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或者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法以限期整改指令书、行政处理决定书等文书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后,在指定的期限内仍不支付的,应当
    2024-01-19
    496人看过
  • 最高法发布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典型案例,如何认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这5起典型案例分别是:宋*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许*民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梁*文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李*胜、赵*、董*宝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付*平、林*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法官指出,获得劳动报酬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用人单位或个人依法支付劳动者报酬是其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和责任,必须将向劳动者支付报酬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予以完成。用人单位或雇主应当靠自身业已具备的偿付能力,而不是依靠使用劳动者后获取的收益来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否则无异于用人单位或雇主把本应由自己承担的经营风险转移由劳动者承担,以对劳动力的无成本无风险的使用来获取经营利润。一、宋*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宋*拒不支付133名工人工资,欠薪金额达80余万元,并采取逃匿方式逃避支付工人工资。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五万元。【基本案情】2014年3月,宋*在中山市古镇经营天创餐饮娱乐服务中心、渔民码头
    2024-03-31
    146人看过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与支付能力的影响
    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一种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的行为,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构成该罪的重要因素是具有支付能力和不具有支付能力。具有支付能力与不具有支付能力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构成的重要因素。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 逃 避 支 付 劳 动 报 酬 罪 的 相 关 法 律 规 定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在雇佣关系中,雇主为了逃避支付劳动报酬而采取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罪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一种,其构成要件包括:1. 雇主:指雇佣劳动者为自己工作,并支付劳动报酬的人。2. 劳动报酬:指劳动者根据劳动合同约定的,从雇主那里获得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等物质利益。3. 逃避:指采取措施,故意不
    2023-09-01
    62人看过
  • 门槛高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案少
    临近年末,农民工讨薪问题又成为社会关注热点。但《法制日报》记者12月22日采访多地基层法院后发现,不少法院尚未受理过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据了解,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将恶意欠薪入刑;2013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施行。记者从浙江省德清县人民法院执行局了解到,德清法院从11月起打响涉农民工工资案件攻坚战,执结涉农民工工资案件逾900件,为农民工讨回欠薪1143万元。截至目前,该院尚未有欠薪者入刑案件。同样,在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也未出现该类案件。劳动者遭遇欠薪后往往通过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民事诉讼等方式寻求解决途径,而依托劳动监察、法院民事、执行等部门对涉及拖欠劳动者工资案件所开辟的维权绿色通道,大部分企业欠薪案件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妥善解决,真正符合刑事立案标准的案件并不多见。黄浦区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闵某说。北京市京悦律师事
    2023-06-09
    467人看过
  • 广东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数额较大”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数额标准发了一个专门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3号,下称《解释》)已于2013年1月23日起施行。《解释》第三条第二款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在《解释》规定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的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根据我省各地经济发展及工资收入等情况,经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研究决定,对我省执行数额较大的标准通知如下:一、一类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等6个市,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的标准掌握在: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3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报酬累计在两万元以上,或者拒不支付10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10万元以上。二、二类地区包括汕头、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江门、阳江、湛江、茂名、肇庆
    2023-06-04
    407人看过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需负刑事责任
    岁末年初正值欠薪案件和劳资纠纷案件发生的高峰期,区人力资源局加强各部门联动,严打恶意欠薪、欠薪逃匿等违法犯罪行为的行动正在进行中。近日,区人力资源局劳动监察大队曝光了两起通过网上追逃成功破获的欠薪典型案例,涉及金额约180万元。案例一英之健拖欠144名员工工资逾百万元深圳市英之健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宝安福永街道大洋开发区十三区福安工业城三期第2栋,公司法定代表人黄某。案件受理后,劳动监察支队进行了深入调查获悉,该公司共拖欠员工共有144名,截至案发时,黄某已有38天没在厂内出现过,已拖欠2014年7月至2014年10月工资达1069217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的规定,该公司法定代表人黄某已经涉嫌触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为切实保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劳动市场秩序,更加有力地震摄恶意欠薪分子,公安机关已于2014年12月15日立案侦查,2014年12月16日签发深公宝
    2023-04-22
    329人看过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移交公安标准
    一、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移交公安标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2013年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发布了《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针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所涉及的术语界定、定罪量刑标准、单位犯罪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刑事案件的法律适用标准。这一司法解释自2013年1月23日起施行。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一)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二)数额较大;(三)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四)以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1、隐匿财产、
    2023-04-25
    453人看过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辩护词范本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辩护词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依照我国《刑事诉讼法》之规定,广东xx律师事务所律师王xx依法接受被告人蔡某的亲属钱某的委托,并征得被告人本人的同意,担任被告人蔡某一审诉讼阶段的辩护人。通过阅卷及庭前会见当事人并结合今天的庭审调查,现根据本案事实和相关法律规定,发表如下辩护意见,供合议庭参考。一、蔡某只是由于公司经营困难无法为继导致没有能力支付工人工资,其已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解决工人工资问题,甚至将自己公司的全部财产无条件交给房东以换取房东垫付工资,其不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被告人任法定代表人的深圳市某家具有限公司由于整体行业不景气、资金缺乏等多种原因陷入经营困境,无法正常运转,导致没有能力支付工人工资,由于领不到工资工人情绪激动出现上访。在上访之前公司和工人的工资纠纷已在仲裁程序并定于2012年6月28日开庭。为先应对出现的上访事件,蔡某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经与房东及其律
    2023-06-03
    389人看过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属于犯罪吗
    一、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属于犯罪吗劳动报酬,是指劳动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的规定应得的劳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逃避支付或者不支付劳动者报酬的犯罪是故意犯罪,主观方面必须有逃避支付或者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故意。其侵犯的客体为双重客体,既侵犯了劳动者的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又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以转移财产或逃匿等手段,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虽没有转移财产和逃匿等行为,但有能力支付而故意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行为。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认定标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主要认定标准是本罪中“金额较大”的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
    2024-01-13
    140人看过
  • 劳动仲裁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可以一起吗
    一、劳动仲裁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可以一起吗如果劳动者遭遇用人单位拒绝支付薪酬之情形,他们应该采取以下步骤以维护自身权益:首先,建议双方进行积极的协商沟通;其次,可前往相关部门寻求投诉与调解;再者,劳动者还能选择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并展开仲裁程序;此外,若对仲裁结果仍有异议,劳动者亦有权依法提请对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在申请劳动仲裁之后,如劳动者对仲裁委员会所做出的仲裁决定持有不同意见,他们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可以同时进行吗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的执行环节无法同时进行。比如在涉及拖欠薪资问题上,可分别寻求劳动
    2024-07-17
    370人看过
  • 拖欠劳动者工资的,都会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吗?
    孙某某承包了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一个项目,在施工期间,孙某某却恶意拖欠了80多人的工资,累计金额达到218.2999万元人民币。而且在劳动监察部门下达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改正指令书后,他仍然拒不配合,并通过离家藏匿、电话关机、失联等方式隐匿逃避。最终他被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提起公诉。拖欠劳动者工资的都会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答案是不一定。对于这种拖欠工资的行为,只要满足以下条件了,才会被认定构成犯罪:一、行为人是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二、累计拖欠的工资达到以下标准:(一)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二)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三、拖欠工资后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所以拖欠工资的行为如果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就不会构成犯罪。遇到不发工资的
    2023-05-06
    138人看过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是什么法律上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是什么样规定的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024-05-10
    124人看过
  • 包工头拒付劳动报酬安装工人起诉维权获支持
    工人为包工头承包的工程安装模板后,包工头未及时支付工资且一直以各种理由推诿,工人无奈之下只得诉至法院。4月16日,江西省于都县人民法院审结了该起劳务合同纠纷案,判决被告何某向原告方某支付劳动报酬30000元及逾期利息。2012年9月,原告何某以包工包料的方式为被告方某承包的房屋建筑工程安装模板。2013年5月7日,经过原、被告结算,被告尚欠原告劳务报酬30000元,且被告于当日向原告出具欠条一张,约定同年6月30日前付清。2014年1月29日,被告向原告支付了欠款期间的利息3600元。后被告未再向原告支付过欠款。后原告遂诉至法院。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告何某为被告方某安装模板,双方形成劳务合同关系。经双方结算,被告尚欠原告报酬30000元,有被告向原告出具的欠条为凭,双方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原告要求被告支付报酬的诉讼请求,应予以支持。关于原告要求被告按月利率15%支付利息的诉讼请求,因双方在欠
    2023-06-09
    164人看过
换一批
#员工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报酬是指劳动者根据与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付出体力或脑力劳动并获得其劳动所得的对价,体现的是劳动者创造的社会价值。 用人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报酬包括三部分: (1)货币工资,用人单位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 更多>

    #劳动报酬
    相关咨询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形,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条件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27
      一、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形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主观上明知自己的“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这种不作为行为会产生劳动者不能及时实际得到劳动报酬的社会危害后果,却希望或放任这种后果发生。应认定为故意的几种情况: (1)明确表示拒不作为的,即明确拒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应当然地认定为故意。包括无正当理由拖欠,不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虽表示应支付,但主动实施作为,为不
    • 拒不支付工资不支付劳动报酬可以自诉吗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5-27
      1、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属于公诉案件,必须严格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侦查、,才会受理。不属于自诉案件,当然不会受理了。 2、《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第二款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支付劳动报酬拒不支付该怎么办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06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要被判处刑罚。 1.根据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不同,处罚也不相同。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刑罚。
    • 单位拒绝支付工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公安局管吗?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17
      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不是直接去公安局报案,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 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缺点: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2、可以到当地劳动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优点:除了工资外,还可以主张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可以逮捕吗,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构成条件是什么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2-08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已经构成犯罪,是可以进行逮捕。构成条件:(一),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 1,实施了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行为。 2,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即企业的银行存款足够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而不作为,导致劳动者没有按合同或法定应获得劳动报酬的时限。如实行月工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