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逃车购税行为缺乏处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4 18:53:18 344 人看过

税务机关对偷逃车购税行为的处罚缺乏法律依据,建议国家尽早明确(或税务机关因缺乏相应法律依据对偷逃车购税行为被迫“温柔处理”)。

在办理车购税的工作中,基层税务机关发现:机动车辆经销企业以少交车购税为诱饵,使购买者同意以低于实际付款金额的价格开具发票,但发票金额又不低于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车购税最低限价,经销企业以开票金额入帐,达到偷逃税款的目的,由于购销双方都得利,偷税的隐蔽性很强。除非购销双方发生矛盾,购买方举报,否则税务机关难以发现和查实。而且,即使发现经销企业少开销售金额,税务机关也只是对其偷逃增值税和所得税进行相应处罚,但对因少开金额造成购买者偷逃车购税的行为,税务机关常常因为缺乏对应的法律依据而对经销企业不予处罚。同时,对购买机动车不缴或少缴车购税的行为,税务机关也只是加收滞纳金,也因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而无法对购车者进行处罚。正是由于税务机关被迫对偷逃车购税行为采取这样的“温柔处理”,驱使不法分子疯狂地进行偷逃车购税。

由此建议:国家尽早明确对偷逃车购税行为中购销双方的处罚规定,以利基层税务机关操作,有力地打击涉税违法行为,挽回国家税款的损失。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7日 12:3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机动车相关文章
  • 帮助他人偷税漏税应受到处罚吗,法律依据是什么
    帮助他人偷税漏税应受到处罚,属于共同犯罪。《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
    2024-04-28
    354人看过
  • 税收违法行为处罚的依据、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86条之规定,对五年内被发现的税收违法行为应给予行政处罚。具体规定如下:一、违反税务管理基本规定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条纳税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一)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的;(二)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帐簿或者保管记帐凭证和有关资料的;(三)未按照规定将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报送税务机关备查的;(四)未按照规定将其全部银行帐号向税务机关报告的;(五)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或者损毁或者擅自改动税控装置的。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经税务机关提请,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纳税人未按照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或者转借、涂改、损毁、买卖、仿造税
    2023-05-05
    353人看过
  • 公司偷税漏税怎么处罚,有没有法律依据
    公司偷税漏税将面临行政处罚: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还涉嫌触犯逃税罪,需要承担刑事处罚: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百零一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
    2024-05-10
    302人看过
  • 缺乏受理依据的诉讼案件
    立案的条件是指决定立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件。它是判明立案决定是否正确的依据。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6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这一规定说明,立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事实条件,即有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实,是指有被客观、真实的证据所证明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预备、实施、未遂、中止和既遂,但是,这不意味着证实犯罪的证据需要确实充分,但也不应是办案人员凭估计、猜测得出的结论。这里所指“有犯罪事实”,主要是指犯罪事件已经发生,即有犯罪的客体和客观要件;而对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的查明则不是立案的必要条件,而是立案后需要进一步查清的问题。因此,此时的证据并不要求达到充分的程
    2023-07-03
    297人看过
  • 缺乏犯罪工具不能作为定罪依据
    其他罪行无法查清的、无法查清作案工具、被害人陈述的内容中主要情节一致,证据确实,部分罪行已经查清;2、赃物去向、被告人供述,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已经查清刑事诉讼证明标准,但其他证据足以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可以定罪。作案工具的认定标准从如下两个方面考虑作案工具的认定标准:1、可操控性标准物之类型即工具本身所具有的物理特性。不同类型的物,有不同的物理特性。作为工具,必须能被人使用,使用工具(toolsing)指动物利用外界物体作为身体功能的延伸,以达到某种目的。既然为身体功能的延伸,因此,工具其所具有的物理特性必须可以被行为人所操控。那些从物理特性上来说,不能被行为人所操控的物,是不能称之为工具的,就更不能认定为作案工具。例如,实践中较易碰到,也较为典型的即房屋。2、犯罪对象标准物之用途即工具体现为具体的物,不同的物具有不同的用途。以犯罪对象为标准,可分为直接作用于犯罪对象的工具和不直接作用于
    2023-07-07
    66人看过
  • 羊肉+竹笋→中毒:缺乏依据
    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常会有各种食物相克的说法,究竟怎样,不妨听听专家怎么说。羊肉+竹笋→中毒?诊断:此说法无中医理论依据,也未被现代医学实验证实。经过多年,特别是近年来在餐饮中共同食用羊肉和竹笋来看,未发现有“中毒”的报道。分析:按中医理论来讲,竹笋味甘性凉,具有补益阴血,升清降浊,舒郁解毒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竹笋营养丰富,特别含有多糖保健功能成分,有益健康。羊肉味甘、性温,具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壮筋强骨等功效,为体弱、病后、产后、术后常用的滋补食物。羊肉与竹笋配合食用,一温一凉,相辅相成,温而不过,滋而不腻,可谓相得益彰。结论:涮羊肉汤料锅底常加入竹笋;羊肉丝、冬笋丝和冬菇丝搭配的“炒三丝”是清真名菜;“全羊汤”中配加冬笋片也是常见的吃法。凡此种种怎能说羊肉和竹笋同食会“中毒”呢?
    2023-06-07
    346人看过
  • 处罚违法发传单行为的法律依据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除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外,可以并处警告、罚款:(一)随地吐痰、便溺,乱扔果皮、纸屑和烟头等废弃物的;(二)在城市建筑物、设施以及树木上涂写、刻画或者未经批准张挂、张贴宣传品等的;(三)在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街道的临街建筑物的阳台和窗外,堆放、吊挂有碍市容的物品的;(四)不按规定的时间、地点、方式,倾倒垃圾、粪便的;(五)不履行卫生责任区清扫保洁义务或者不按规定清运、处理垃圾和粪便的;(六)运输液体、散装货物不作密封、包扎、覆盖,造成泄漏、遗撒的;(七)临街工地不设置护栏或者不作遮挡、停工场地不及时整理并作必要覆盖或者竣工后不及时清理和平整场地,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二十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
    2023-03-28
    354人看过
  • 处理缺乏证据的案件
    刑事诉讼法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证据不足的,按照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不三个阶段进行判定。侦查阶段,发现不符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发现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不作起诉;审判阶段,人民检察院宣告判决前发现证据不足或证据发生变化不符合起诉条件可以撤回起诉。上诉的案子还会重审吗一般情况不会进行发回重审的,但是还是有相应的可能。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六条规定:刑事案件上诉,若该案件在重审发回之前,原审是第一审的,应按一审程序审理,重审后作出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原审是第二审的,重审发回后应按第二审程序审理,重审作出的判决或裁定不能上诉,但可以依法申诉。发回重审制度是民事诉讼程序确立的一项重要制度。发回重审是二审法院经过对一审上诉案件审理认为一审法院的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一审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或者一审判决遗漏当事人
    2023-06-30
    306人看过
  • 偷税行为及依法处理办法
    偷税数额的大小决定应受的处罚。一、偷税未构成犯罪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未缴或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所偷税额50%以上5倍以下罚款。二、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满百分之三十并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除由税务机关追缴其偷税款和滞纳金外,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三、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除由税务机关追缴其偷税款和滞纳金外,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偷税定义、构成偷税行为的基本要素“偷税”是个行政法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该条文不仅对“偷税”的定义
    2023-07-20
    254人看过
  • 嫖娼行为处罚及嫖娼处罚的法律依据
    嫖娼行为如何处罚?北京地区嫖娼行为一般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拘留15日的行政处罚,然后再收教6个月。嫖娼行为处罚的法律依据有哪些?依据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六条卖淫、嫖娼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嫖娼行为如何处罚?法律依据是什么?北京地区嫖娼行为一般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拘留15日的行政处罚,然后再收教6个月。依据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第六十六条卖淫、嫖娼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在公共场所拉客招嫖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2、《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2023-04-25
    359人看过
  • 商标侵权行为处罚的法律依据包括什么?
    一、商标侵权行为处罚的法律依据包括什么?商标侵权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有侵犯他人商标这种行为的话商标局可以依法没收侵权商品,并根据违法所得对当事人处理罚款,而且被侵权者还可以要求侵权一方就商标侵权的这种行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另外商标侵权是可能会构成刑事犯罪的。1、行政责任。对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依据《商标法》第五十三条、《商标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给以处罚。(1)责令停止侵权。具体措施如下:①责令立即停止销售;②没收、销毁侵权商品;③没收、销毁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2)处以罚款。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根据情节处以非法经营额50%以下或侵权所获利润五倍以下的罚款;对侵权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可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2、民事责任商标权遭受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根据《商
    2024-02-09
    470人看过
  • 逃税漏税属于什么违法行为,逃税漏税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偷税漏税属于行政违法行为,针对当事人偷税漏税的行为可以进行举报,偷税漏税的处罚标准是构成犯罪的要承担刑事责任,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逃税漏税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偷税漏税一般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可由税务机关追缴纳税人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如果构成犯罪的,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逃税漏税的处罚标准是什么逃税漏税的处罚标准是按照规定承担刑事责任,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
    2022-08-13
    434人看过
  • 缺乏证据的肇事逃逸案件如何处理?
    肇事逃逸没有证据就不能定罪量刑。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肇事逃逸伤者很轻怎么处理肇事逃逸致人轻伤的处罚是: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根据造成的受伤情况进行赔偿,涉及到的赔偿项目有以下费用: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康复费、整容费、后续治疗费、营养费、住宿费、交通费、其他财产损失费等。但是每个赔偿项目都需要有相应的证据支持。《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三十二条交通警察应当对事故现场开展下列调查工作:(一)勘查事故现场,查明事故车辆、当事人、道路及其空间关系和事故发生时的天气情况;(二)固定、提取或者保全现场证据材料;(三)询问当事人
    2023-07-04
    456人看过
  • 偷税漏税处罚依据有哪些
    一、偷税漏税处罚依据有哪些《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漏税是指因客观原因未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主观上不是出于逃避税收的故意、客观上未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段,但结果是未缴或少缴税款。漏税应当依法补交税款及滞纳金,否则就要承担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
    2023-04-15
    116人看过
换一批
#交通常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机动车
    词条

    机动车是指使用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源的车辆,通常包括汽车、摩托车、拖拉机、农用车等各种车辆。机动车具有速度快、操作灵活、舒适性高等优点,但同时也需要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驾驶。 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和排放标准,并取得相应的行驶证和... 更多>

    #机动车
    相关咨询
    • 对偷税行为的处罚是什么, 对偷税行为的处罚会受到什么样的法律制裁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1-21
      对偷税行为的处罚: (1)对纳税义务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扣缴义务人采取上述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其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50%以上5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
    • 业主领新房钥匙要预律师认为缺乏依据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26
      昨日,市民A反映,他在XX买了一套房,上月已交房,他打算装修,但物业要求预交半年物业费,否则不给钥匙。上周,A到小区售楼部领新房钥匙,被告知要预交半年物业费,如果一次性交满一年的物业费,可享受打折优惠。但A认为,小区配套设施尚未完工,业主没法享受物业服务,为何要预交物业费业主交了钱,物业公司跑了怎么办售楼部工作人员解释,拿钥匙需先交付半年或一年的物业费,这是公司的规定,如业主有意见,可以再沟通。如
    • 偷税逃税的不同,有没有法律依据
      海南在线咨询 2023-10-06
      偷税逃税的不同有:偷税是纳税人采取隐匿事实、伪造账目,隐瞒应该缴纳税款的数额。逃税是纳税人承认应纳税额,但采取转移、隐匿财产的手段,隐瞒缴纳税款的能力。
    • 偷税行政处罚依据规定是如何的?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09
      《刑法》第二百另一条: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满百分之三十并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 行政处罚行为需要依据什么法律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27
      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即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这五类的行政处罚,不能够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公民的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之一,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人身权未经法律规定的和程序,不受侵犯。所以只有违反了法律规定,同时经过法律明确规定的程序,公民的人身权利才受到限制。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