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冒行为的表现:
1.假冒他人注册商标。
2.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4.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基本理论
不正当竞争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
(一)行政责任
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可以进行监督检查,根据不同的不正当行为和情节,给予违法当事人如下行政处罚:
(1)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2)没收违法所得;
(3)罚款;
(4)吊销营业执照。
(二)民事责任
经营者违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并应当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被侵害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三)刑事责任
二、商业贿赂行为及其法律规制
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账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
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账。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必须如实入账。
三、虚假宣传行为及其法律规制
1.虚假宣传行为是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方法、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行为。
2.经营者具有下列行为之一,足以造成相关公众误解的,可以认定为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1)对商品作片面的宣传或者对比的;
(2)将科学上未定论的观点、现象等当作定论的事实用于商品宣传的;
(3)以歧义性语言或者其他引人误解的方式进行商品宣传的。
以明显的夸张方式宣传商品,不足以造成相关公众误解的,不属于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3.广告的经营者的相关义务
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
-
假冒、仿冒行为的现状及危害
382人看过
-
仿冒行为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498人看过
-
仿冒行为的概念
439人看过
-
侮辱他人违法行为的法律规定及其执行机制
368人看过
-
什么是仿冒行为
499人看过
-
受法律规范限制的仿冒商品列表
246人看过
营业执照是企业或组织合法经营权的凭证。《营业执照》的登记事项为:名称、地址、负责人、资金数额、经济成分、经营范围、经营方式、从业人数、经营期限等。营业执照分正本和副本,二者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正本应当置于公司住所或营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营业执... 更多>
-
什么是仿冒行为,法律对仿冒行为有哪些规定?如何认定?如何处罚?宁夏在线咨询 2022-05-04仿冒行为是指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了争夺竞争优势,在自己的商品或者营业标志上不正当地使用他人的标志,使自己的商品或者营业与他人经营的商品、营业相混淆,牟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具体表现为擅自使用其他经营者特有的、为公众所周知的注册商标、商品的包装、装潢、名称或者各种质量标志,导致消费者混淆和市场混乱。美国人称这种行为为“不播种而收获”的搭便车行为,它使本应属于正当经营者的利益为不正当竞争者所获,对市场竞争具
-
仿冒外观专利违法行为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19假冒专利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一十六条,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第二百二十条,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
仿冒行为如何判定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15针对仿冒行为,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销售伪劣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商标法》第九条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商标注册人有权标明“注册商标”或者注册标记。
-
如何处理仿冒行为海南在线咨询 2021-12-30经营者擅自使用名称、包装、装饰,或者使用类似名称、包装、混淆他人的名称,使买方认为是名称,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依照《商标法》。
-
怎么取缔仿冒行为台湾在线咨询 2022-12-06针对仿冒行为,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销售伪劣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商标法》第九条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商标注册人有权标明“注册商标”或者注册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