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中的自认规则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02 10:50:27 474 人看过

一、自认规则的适用

将与身份关系有关的事实以及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排除在自认的客体范围之外,不适用自认规则。

二、自认效力

1.自认方: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不得撤销。其约束力来自于诚实信用原则及禁反言原则,同时效力及于二审。

2.自认相对方: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

3.对法院效力:法院须以当事人自认作为判决依据,这是源于当事人主义中的辩论主义这一基本原则。

三、拟制自认问题

我国严格限制默示自认原则,即不仅要求当事人有不予争执的行为发生,也同时要求审判人员充分说明该事项的含义及可能的后果,并再次询问其对该事实承认或否认的意见,该方当事人仍然不置可否、态度暧昧、沉默不语的,方能视为自认效果。

注意,单纯沉默,不必须构成自认。因一方对对方不利于己方的陈述沉默,其含义存在多种可能,或记不清、或不想回答,不具有确定性,必须进一步确定其含义,再行判断。

四、自认撤销

1.法庭辩论终结前,经对方当事人同意;

2.有充分证据证明自认是在受胁迫或重大误解下作出,且与事实不符的。

五、自认事实与已查明事实相矛盾时的适用问题

《证据规则》第九条规定六类无需举证的事实;第十三条规定法院依职权调查的事实:因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他人合法权益不相符合时,不适用自认规则。

六、诉讼外自认

1.当事人私下自认,即不是在法庭上(包括书面形式材料的),只作为证据材料使用。

2.本人在他案中的自认效果:

如果他案已经生效,根据既判力理论,应当对本人有约束力;他人在他案中自认,根据既判力相对原则,仅对当事人有约束力,在特殊情形下对本案有约束力,如判决具有对世效力。

法律链接:《证据规则》

第八条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

对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事实,另一方当事人既未表示承认也未否认,经审判人员充分说明并询问后,其仍不明确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视为对该项事实的承认。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30日 16:3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重大误解相关文章
  • 离婚诉讼中子女抚养的规则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对子女抚养问题,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规定,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离婚案件不处理财产问题是错误的因为离婚案件是不同于其他任何案件的很特殊的案件。其他案件,一个案件只处理一个问题,一个纠纷,而离婚案件是复合诉,一个案件可以处理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三个问题。如果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只处理离婚纠纷,不处理财产和子女抚养问题,法院可以不处理。但是如果双方当事人没有协商一致,法院必须处理财产和子女抚养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
    2023-07-08
    363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利息的计算规则
    原告:,男,族,年月日出生,住,公民身份号码。联系方式。被告:,男,族,年月日出生,住,公民身份号码。联系方式。诉讼请求:1、依法判令被告偿还原告借款元,支付利息元(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止),并支付自年月日起至实际清偿完毕之日止按年利率24%计算的利息;2、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事实与理由:借款利息怎么写才合法吗一般来说,在民间借贷中借款人和出借人如果在借条上没有约定好利息,或者是对利息的约定不够明了的,通常认定为借款人不用向出借人支付利息。根据法律规定,在民间借贷的利率中可以有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是其利率也不可以高于银行同期贷款的利率的4倍,倘若有高于这种利率规定的,相关部门将不会对高出的那部分利息加以保护。另外,法律规定民间借贷中的出借人的那一方不可以把利息和本金合在一起来向借款人谋取利息,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利贷,倘若以上行为导致利息有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4倍的,相关部门将不会对其超出的
    2023-07-16
    160人看过
  • 诉讼中自认是什么概念
    自认是指一方对他方所主张的不利于己的事实承认其为真实或者对他方的诉讼请求争议认可的意思表示。这里着重阐述对事实的自认。对事实的自认也包含明示自认和默示自认。明示的自认是指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主张的承认,该承认对自己产生纯不利的法律后果事实时,对方无需举证,即可视为客观事实。默示自认又称拟制自认或准自认,是指当事人一方对另一方所主张的事实,既未明确表示承认,也未作否认的表示,而法律规定应视为自认的情况。一般地,在庭审过程中,特别是口头辩论阶段,任何一个具有经验与理性的法官,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双方当事人的一举一动,而当事人一方通过口头陈述或者某种行为在一个普通人的眼里足以构成对某一事实的主张,而在此情形下,另一方当事人对此却无动于衷,没有作出应有的反应,这种态度本身在法庭上应当被视为系该当事人就对方所提出的事实主张为真实而不予争执。当然,对于这种默示自认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只能在言词辩论终结前
    2023-06-13
    434人看过
  • 自认规则存在的问题
    (一)未明确规定自认形成的前提条件立法上没有明确规定自认形成的前提条件,缺乏自认的外在具体化形式程序正义理论的基本要求来讲,任何一方民事诉讼当事人在作出可能导致自己败诉并且包含其自己的处分权利的自认前,都有权利获得明确的警示,并且对当事人自己自认造成的后果进行衡量做出决定的权利,民事诉讼立法上应该禁止当事人通过证据的突然袭击获取利益,只有当事人自认的前提程序上的条件完全具备时,因为自认而造成的不利后果才能取得程序上正当的依据,才具备程序正义的要求。而在司法实践中,由于没有明确规定自认形成的具体前提条件,民事诉讼当事人在法庭审理的过程中经常无意识地变成了自认,而当对方当事人主张这一自认时,就没有任何准备而进人被动的状态。另外,由于我国关于自认规则的规定中仅原则性地规定了庭审中自认的内涵及后果,而对自认的外在表现形式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只是把自认的内容包括在庭审笔录的记载中,这种做法既为民事诉讼
    2023-04-25
    493人看过
  • 犯罪中止自动性的认定规则是什么?
    一、犯罪中止自动性的认定规则是什么?根据刑法的规定,理论上一般将犯罪中止成立的规则分为:1、时间性,即是指犯罪中止应当在哪一个时间段内才能成立。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犯罪中止的时间界限为在犯罪过程中。2、自动性,是指犯罪中止必须是行为人在自认为(确信)当时能够完成犯罪的情况下,基于本人的意志决定而停止犯罪行为,或者主动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3、有效性,是指犯罪人彻底抛弃犯罪意图,停止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对于上述条件,理论上的共识是,自动性不仅是构成犯罪中止的本质特征,而且也是与犯罪预备形态和犯罪未遂形态区别的主要标志。因此,对自动性内涵的界定和对自动性的实际确认,不仅是构造完整的犯罪中止理论的要求,而且也是甄别不同犯罪形态,划清彼此界限的客观需要。二、犯罪中止的种类是什么?(一)根据其发生的时空范围,可分为预备中止、未实行终了的中止以及实行终了的中止。1、预备中止即发生在预
    2023-06-03
    329人看过
  • 自认条件在民事诉讼中的作用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自认规定有一方当事人在法庭审理中,或者在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等书面材料中,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对于涉及身份关系、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应当由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的事实,不适用前款自认的规定。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有哪些1、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有:(1)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法定代理人符合法定条件:因犯罪行为使人身权利受侵犯或财物被损毁而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有权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2)有明确的被告(在逃同案人除外);(3)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根据;(4)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5)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2、法律依据:《刑事诉讼司法解释》第一百四十五条根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
    2023-07-06
    97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订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重大误解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对合同的性质、目的、对方当事人等方面存在误解而导致的错误行为。这种误解必须达到使合同对一方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程度,才能构成重大误解。... 更多>

    #重大误解
    相关咨询
    • 诉讼中自认与诉讼外自认的区别是什么,诉讼中自认与诉讼外自认区别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2-07
      所谓诉讼上的自认即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人在法庭辩论或准备程序中,向法院表示承认对方所主张的事实为真实的;而诉讼外的自认则是在法庭外作出的接受对方所提出的事实的意思表示。诉讼中的自认与诉讼外的自认在法律效力、撤销或反悔的条件等方面均有所不同。诉讼中的自认具有免除一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的效力,而且对作出自认的人和人民法院均具有约束力,当事人作出自认后不具法定条件和程序不得撤销,人民法院应依据当事人自认的事
    • 自认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
      湖北在线咨询 2021-08-06
      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发生后,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事由存续期间,时效不进行,中断事由终止时,重新计算时效期间。但如何确认中断事由的终止,因事由的性质有别而有所不同: (1)因请求或同意中断时效的,书面通知应以到达相对人时为事由终止;口头通知应以相对人了解时为事由终止。在时效期间重新起算后,权利人再次请求或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可再次中断。 (2)因提起诉讼
    • 民事诉讼自认原则的体现在哪些方面?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8-20
      民事诉讼自认原则效力体现在对当事人和法院方面,对于作出自认的当事人而言,需要承担因承认于已不利事实而带来的法律后果,而且自认一旦作出,除非法定原因,不得撤销,同时也不能提出与自认事实相反的主张。自认的效力不仅约束当事人,而且对法院也有约束力。
    • 民事诉讼中的自认是什么有没有法律规定
      浙江在线咨询 2023-10-11
      民事诉讼中的自认是指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他方当事人不利于自己的事实承认其为真实或不予反驳或对其诉讼请求予以认可的意思表示,简言之就是在诉讼过程中对自己不利事实的承认。
    • 犯罪中止自动性的认定规则是什么?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9-19
      犯罪中止自动性的认定规则有三个,即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是犯罪嫌疑人主观上和客观上都有停止继续实施犯罪行为的故意,并且避免了犯罪损害后果的发生,只有同时出现这三个条件,那么犯罪中止才会自动出现,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不是出于犯罪嫌疑人主观上的故意中止的,一般认定为犯罪未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