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一百九十五条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一、宣告无罪之后的工资
1、恢复当事人判刑前的原工资级别,并补调被判刑期间按规定应给予调整或晋升的工资。企业自行浮动的工资仍由原企业按其有关规定自行妥处。补发工资应按当事人被错判服刑期间各阶段(调级前后)应得工资分段补发。
2、考虑到有些企业经济效益波动较大,特别是有些正在或者曾经处于停产、半停产的困难时期的企业,各补发阶段应与本单位职工同时期所得工资水平一致,补发工资时,应扣除本人服刑期间已发的生活费等费用。
3、企业职工被错判,宣告无罪释放后,企业应恢复与该职工的劳动关系,恢复其原工资待遇。
只要符合宣告无罪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认定确定当事人无罪的就可以出具无罪判决书,同样的不符合宣告无罪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依据法律认定有罪的,也会有有罪的裁决,总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罪的法律会严惩无罪的法律也不会冤枉,而且宣告无罪的按照法律规定,可以恢复到在原企业的工资水平。
大家知道在犯罪期间的职工,一般企业都会停止发放薪资的,不过在受害人宣告无罪的时候,不但用人单位需要恢复受害人的职位,还要正常的发放薪资,国家也要对受害人进行补偿,不过补偿的类型有很多种,一般情况下都是金钱补偿。
-
哪些情形属于妨碍公务罪
150人看过
-
妨碍作证罪情节严重的情形有哪些?
329人看过
-
妨碍婚姻自由的情形有哪些
465人看过
-
妨碍公务罪什么情形可以判缓
450人看过
-
拒捕属于妨碍公务的情形吗
205人看过
-
妨碍信用卡管理的情形有哪些?
205人看过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
妨碍公务罪的对象,什么是妨碍公务罪宁夏在线咨询 2021-12-31根据法律规定,妨碍公务的对象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工作人员等。在自然灾害和紧急情况下。
-
妨碍公务行政处罚的情形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5-09如果是妨碍公务的行政违法行为,依据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三)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四)强行冲闯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带、警戒区的。阻碍人民警察依
-
妨碍公务无罪辩护有哪些具体的规定?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4-05妨害公务罪是常见罪名,只有一个法定刑幅度,法定最高刑为3年。因此,如果没有无罪辩护理据,一般只要取得被害人谅解、又没有累犯等限制条件的,都可以适用缓刑或者管制、单处罚金等非监禁刑。 而无罪辩护的理由,从刑法规定上看包括三点,即未使用“暴力、威胁手段”、不属于“阻碍行为”、阻碍的不是“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但从辩护实践看,只有最后一点才最具有无罪辩护可能性。同时,醉酒的人妨害公务罪,具有其特殊性,需
-
拒捕属于妨碍公务的情形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3-01-011、是否构成犯罪,构成犯罪是否构成妨害公务罪,要由司法机关根据具体情节及后果确定。 2、犯罪嫌疑人暴力拒捕不一定构成妨害公务罪,如根据《刑法》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
法定宣告无效合同有哪些情形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181、合同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合同的订合是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的,合同双方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