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确立的标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17 17:43:04 328 人看过

1、对原告作品的分析

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著作权的产生采取自动保护原则,即作品一经创作完成,著作权即告产生。因此,与专利、商标等其他类型的知识产权侵权认定不同,著作权侵权认定还涉及到权利的有效性问题。一部拥有有效著作权的作品必须同时具备下述条件: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范围;具备独创性;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只要有任何一个条件不具备,原告作品就不受著作权法保护。这样,被告当然未侵权。如果原告作品同时符合上述条件,则该作品享受著作权法保护。

2、对被控侵权作品及被告使用方式的分析

对被控侵权作品的分析,可适用以下两个标准:一是接触,即接触前一作品的机会;二是实质相似,即应受著作权保护部分实质相似。其中,后者是认定的重点。在认定原、被告的作品是否实质相似时,应将原告作品中受著作权保护的部分与被告作品的相应部分进行对比,判定两者是否实质相似。

对于复制这种最普遍的使用作品的方式,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按照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进行施工、生产工业品,不属于著作权法所指的复制。由此可知,在我国,将平面作品以立体形式再现不构成对平面作品的侵权。

一、著作权其它相关规定

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

(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

(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

二、著作权人的概念

著作权人又称著作权主体,是指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著作权人可分为原始著作权人和继受著作权人。原始著作权人指创作作品的公民和依照法律规定视为作者的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继受著作权指通过继承、受让、受赠等法律许可的形式取得著作权财产权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1日 16:1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著作权相关文章
  • 刑事案件立案标准与著作权
    法律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及其他作品,或出版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图书等,涉嫌以下情形的,应予立案追诉:1、违法所得数额三万元以上的;2、非法经营五万元以上的;3、未经著作人许可,复制其发行的文学作品、音乐等数量五百张以上的等。侵犯著作权的立案标准是什么1、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较量争论机软件及其他作品,或者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或者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或者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1)违法所得数额三万元以上的;(2)非法经营数额五万元以上的;(3)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较量争论机软件及其他作品,复制品数量合计五百张(份)以上的;(4)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
    2023-06-30
    168人看过
  • 2021年侵犯著作权案件的立案标准
    2021年最新的著作权侵权的立案标准是指行为的侵权,一般包括四种情形,即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未经录音录像作者许可,发行其作的录音录像的、以及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因此只要出现上述四种情形之一的,都可以认定为著作权侵权,从而进行处理。著作权侵权的特点有什么1、侵权对象的多重性著作权具有权利的多重性及可分性特点,包含著作财产权和著作人身权,其中著作财产权又包含复制、表演等十多项权利。上述权利既可单独行使,也可结合行使。相应地,著作权侵权行为的侵害对象,也会表现出这些特点:一是财产权与人身权同时被侵害;二是多项财产权与人身权同时被侵害。此外,著作权侵权行为的侵害对象还包括合同债权,如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2、被侵害主体的特定性侵权行为所侵害的主体,一是对作品依法享有著作权的著作权
    2023-07-01
    433人看过
  • 侵犯著作权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呢,侵犯著作权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一、侵犯著作权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呢侵犯著作权罪立案标准是: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较量争论机软件及其他作品,或者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或者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或者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1.违法所得数额三万元以上的;2.非法经营数额五万元以上的;3.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较量争论机软件及其他作品,复制品数量合计五百张(份)以上的;4.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复制品数量合计五百张(份)以上的;5.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以刊登收费广告等方式直接或者间接收取用度的情形,属于“以营利为目的”。二、侵犯著作权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侵犯著作权罪量刑标准是:1.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
    2023-06-23
    274人看过
  • 著作权的主体确认
    著作权的主体通常是自然人作者,但《著作权》规定了几类特殊作品的著作权主体,例如法人作品、职务作品、委托作品、合作作品等。法人作品,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视为作者,著作权由法人或者非法人享有;职务作品分为一般职务作品和特殊职务作品,一般职务作品著作权由作者享有,特殊职务作品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享有;合作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委托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如何确认(一)一般原则--著作权属于作者。作者是指:1)自然人作者--创作作品的公民;2)法人或其他组织作者--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3)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为作者。(二)著作权属于其他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按照《
    2023-07-21
    436人看过
  • 著作权类型划分标准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一共有九类:即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1)文字作品;(2)口述作品;(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4)美术、建筑作品;(5)摄影作品;(6)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7)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8)计算机软件;(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一、著作权的分类著作权过去称为版权。版权最初的含义是copyright(版权),也就是复制权。此乃因过去印刷术的不普及,当时社会认为附随于著作物最重要之权利莫过于将之印刷出版之权,故有此称呼。不过随着时代演进及科技的进步,著作的种类逐渐增加。世界上第一部版权法英国《安娜法令》开始保护作者的权利,而不仅仅是出版者的权利。1791年,法国颁布了《表演权法》,开始重视保护作者的表演权利。1793年又颁布了《作者权法》,
    2023-03-02
    335人看过
  • 可以参照著作权侵权所得确定赔偿标准吗
    可以参照著作权侵权所得确定赔偿标准,著作权侵权赔偿标准需要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分析。《著作权法》第五十四条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因此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难以计算的,可以参照该权利使用费给予赔偿。对故意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给予赔偿。权利人的实际损失、侵权人的违法所得、权利使用费难以计算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百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一、著作权侵权赔偿纠纷的起诉条件有哪些?(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二、著作权侵权提起民
    2023-04-10
    198人看过
  • 国家标准的著作权属于谁
    一、国家标准的著作权属于谁在探讨国家标准的著作权归属问题时,我们先需要明确著作权的性质。1.著作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被归类为知识产权的一种。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依法对其作品所享有的一系列专有权。2.这种权利不仅涵盖了作者决定是否对其作品进行著作权意义上的使用的自由,还涵盖了作者对其作品所蕴含的人格利益的保护。3.国家标准的著作权,从根本上来说,属于创作该标准的作者或相关权利主体。4.著作权的归属并不仅限于直接进行作品创作的作者。它还包括依法享有著作权的其他人,如作品改编者、翻译者、被许可使用者以及合法继承人等。5.在特定情况下,如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将著作权赠与或捐献给国家,国家也可成为著作权的主体。二、著作权的性质与内容著作权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事权利,具有其独特的性质和内容。1.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其存在不依赖于任何物质载体。2.著作权的确认或授予必须经过国家专门立法直接规定,
    2024-07-25
    52人看过
  • 著作权三步检验标准
    合理使用,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之下,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并且不必向其支付报酬而对作品所进行的使用。合理使用是对著作权的一种限制,其目的是在作品涉及的三方利益之间,即在作者的利益、利用该作品的使用人的利益以及广大社会公众的总体利益之间寻求一种公正合理的平衡。合理使用这一制度体现在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的12种具体情形,之所有这样的规定,是因为我国加入了《伯尔尼公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作为成员国应当履行将国际条约规定的三步检验法落实到本国的国际义务。第一,合理使用只能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使用,这里的某些特殊情况应当是非营利性的、为社会发展需要而不得不使用的,例如个人使用、适当引用、新闻报道等。第二,合理使用不得与作品的正常利用相冲突。这一条的规定主要是保护著作权人的权利优先权,在社会发展和著作权人权利保护的过程中,应倾向于保护著作权人的权利。只有著作
    2023-02-28
    203人看过
  • 著作权转让生效标准
    著作权转让
    一、著作权转让生效标准著作权转让满足下列条件时合同生效,著作权自合同生效时转让。换而言之,著作权转让满足以下条件则生效:(一)合同标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已经掌握的技术成果,包括发明创造专利、技术秘密及其他知识产权成果。(二)合同标的具有完整性和实用性,相关技术内容应构成一项产品、工艺、材料、品种及其他改进的技术方案。(三)当事人对合同标的有明确的知识产权权属约定。二、取得著作权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取得著作权需要满足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一)实质要件,实质条件是指法律对作品的要求,大体有两种标准。一种标准是只要特定的思想或情感被赋予一定的文学艺术形式,这种形式无论是作品的全部还是其中的局部,也不问该作品是否已经采取了一定物质形式被固定下来,都可以依法被认为是受保护的作品。(二)形式要件。形式条件是指作品完成之后,是不附加其他条件就享有著作权,还是附加一定条件或是再履行一定的法律手续才能获得著作。三
    2023-06-16
    103人看过
  • 软件著作权确定
    软件著作权
    1、属于软件开发者,即属于实际组织开发、直接进行开发,并对开发完成的软件承担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或者依靠自己具有的条件独立完成软件开发,并对软件承担责任的自然人。2、合作开发的软件,其著作权的归属由合作开发者签订书面合同约定。无书面合同或者合同未作明确约定,合作开发的软件可以分割使用的,开发者对各自开发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合作开发的软件不能分割使用的,其著作权由各合作开发者共同享有。3、接受他人委托开发的软件,其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与受托人签订书面合同约定;无书面合同或者合同未作明确约定的,其著作权由受托人享有。4、由国家机关下达任务开发的软件,著作权的归属与行使由项目任务书或者合同规定;项目任务书或者合同中未作明确规定的,软件著作权由接受任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5、自然人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中任职期间所开发的软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该软件著作权由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a、针对
    2023-06-08
    114人看过
  • 如何准确认定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关于对侵权行为中侵犯著作权行为的鉴定,相关法律明确规定如下:首先,未经版权所有者的事先同意,擅自发表其作品。其次,未经共同创作者同意,私自将与其联合创作的作品视作个人独立创作的成果公开发表。再次,若未实际参与创作过程,只是为了获取个人名利,便在别人作品上添加自身姓名署名。接下来是关于对他人作品进行歪曲、篡改和剽窃的行为。最后,未经版权持有者允许,通过展览、录制视频等方式展示或修改、翻译、解释他人作品的,除非法律有特殊规定。又如,使用他人作品却未能支付相应酬劳,或者未经有关作品著作权人、表演者或录音录像制作者同意,擅自出租其作品或录音录像制品的原件或复制品。另外,未经出版者许可,私自使用其出版的书籍、杂志的设计排版。同样,未经表演者许可,非法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输其现场表演,或者记录其表演。再者,未经软件著作权人、音像制品著作权人、表演者或录音录像制作者等许可,擅自出租他们所创作的商品。以及
    2024-08-12
    303人看过
  • 如何准确理解著作权的转让含义
    著作权转让乃是指著作权人以有偿或无偿的形式,将著作权中的部分或全部财产权益转移给他人所有权的法律行为。此种转让通常借助于买卖、互换、赠与以及遗赠等多种方式实现。移交著作权的著作权人则被尊称为转让方,而接掌著作权的他人便被称之为受让方。《著作权法》第二十九条许可使用合同和转让合同中著作权人未明确许可、转让的权利,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另一方当事人不得行使。
    2024-07-31
    211人看过
  •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确权
    著作权作为一项私有权利,在对其实施保护之前,首先应当要确定谁对她享有权利,或则说该权利归属于谁,只有如此,方能起到定争止纷的作用。依据我国《著作权法》第十一条的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在传统的环境下,作者通常都是通过出版、发行、报刊文章发表等形式在出版或发表的作品上进行署名来确定的。因此,在发表的作品上基本都标注有作者的名称,或真名或笔名。在出现作品上没有署名或者因署名身份发生争议时,当事人也可以通过作品原稿的归属来判断谁是作品的作者。但是在网络环境下,作品的原稿是记录在数字存储设备中的电子数据,而该电子数据又能被极其方便、快捷地复制,因此,在作品没有标注作者或者对署名的身份发生争议时,该如何确定电子数据是作品的原稿,谁是该作品的作者,显然要比在传统环境下困难得多。笔者参考了最近几年的著作权纠纷案的司法判例和其他文章的观点,对在网络环
    2023-06-07
    379人看过
  • 著作权所有权的确认方式
    确定著作权所有权具体如下:1、公民个人创作的作品,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公民对作品享有著作权;2、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伙伴共同享有;3、合作作品可以分开使用,作者可以单独享有各自创作部分的著作权;4、改编、翻译、注释、整理现有作品所产生的作品,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5、电影作品和以类似电影制作方式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人享有。著作权所有权的具体规定1、受托人和受托人可以约定著作权的归属。一方面,这是为了尊重作者的意愿,即受托人,另一方面,方便委托人有效利用作品。但是,当事人可以自由地同意,他们的归属仅限于作品的财产权,而不是作品的人格权。作家的人格权只能属于受托人。2、在当事人没有特别协议的情况下,法律规定版权属于受托人。这是因为受托人接受委托创作来完成工作,并且是委托工作的作者。根据保护作者和鼓励创作的立法目的,版权应在没有协议的情况下给予受托人。当然,
    2023-07-07
    251人看过
换一批
#著作权法
北京
律师推荐
    #著作权法 知识导航
    展开
    #著作权
    词条

    著作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在我国,著作权即指版权。广义的著作权还包括邻接权,我国《著作权法》称之为“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更多>

    #著作权
    相关咨询
    • 确定著作权的著作权主体标准为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9-09
      著作权的原始主体作者(自然人和在特定条件下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 (一)作者首先是自然人。“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作者须具备的条件: 1、是直接参与创作的人。即借助语言、文字、色彩、线条等进行创作,反映自己创作个性及特点的人。 2、确认作者的方法是,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人即为作者。 3、作者通过创作活动,产生了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 作者作为最直接和最基本的著作权主体,其权利是第一位的,
    • 确定著作权属于什么标准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5-01
      关于著作权的主体,需要区分为两类讨论,一种是一般意义上的著作权主体,而另一种则是特殊类型的著作权主体。其中一般意义上的著作权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 特殊类型的著作权主体就有:合作作品的作者共同享有著作权、职务作品的著作权有约定的从约定,无约定的,一般而言,著作权属作者个人所有,但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
    • 软件著作权的出资标准怎么确定的?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18
      根据公司法及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有关的规定股东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编者注:非货币财产也就是通常的无形资产)作价出资;但是,股东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
    • 绘画著作权如何准确授权
      广东在线咨询 2023-11-29
      绘画著作权授权规定是可以通过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方式来将自己所拥有的著作权授权给他人使用,当然了,关于这样的一种授权的方式,实际上是不存在着期限的限制的,也就意味着只要存在授权的话,那么永久都是属于有效的状态。
    • 成品著作权刑事案件立案标准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2-15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26条的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较量争论机软件及其他作品,或者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或者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或者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应予立案追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