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首次使用与职业病危害有关的化学材料怎么处理
1、国内首次使用或者首次进口与职业病危害有关的化学材料,使用单位或者进口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后,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送该化学材料的毒性鉴定以及经有关部门登记注册或者批准进口的文件等资料。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九条
二、劳动者患职业病后如何处理
职业病必须是列在《职业病目录》中,有明确的职业相关关系,按照职业病诊断标准,由法定职业病诊断机构明确诊断的疾病。因此,在工作中得的病不一定是职业病,得了《职业病目录》中的疾病也不一定是职业病。
劳动者如果怀疑所得的疾病为职业病,应当及时到当地卫生部门批准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对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30日内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鉴定后仍有异议的,可以在15日内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职业病诊断和鉴定按照《职业病目录》执行。诊断为职业病的,应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伤残等级,并与所在单位联系,依法享有职业病治疗、康复以及赔偿等待遇。用人单位不履行赔偿义务的,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投诉。
-
黔东南州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首次申请办理有哪些要求
319人看过
-
您需要什么材料来处理危险化学品
85人看过
-
职业病危害之——物理性职业病的危害及其特点
164人看过
-
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的内容
437人看过
-
使用明令禁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怎么处罚
433人看过
-
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137人看过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诊断为法定职业病的,需由诊断部门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职业病患者在治疗休息期间,以及确定为伤残或治疗无效而死... 更多>
-
化学职业毒物和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有何危害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30一、什么是职业性有害化学因素化学因素是引起职业病的最常见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它主要包括生产性毒物和生产性粉尘。生产性毒物是指生产过程中形成或应用的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生产性毒物包括窒息性毒物,如一氧化碳、氰化物、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刺激性毒物,如氯气、氨气、二氧化硫、光气、氯化氢、苯及其化合物、甲醇、乙醇、硫酸蒸气、硝酸蒸气、高分子化合物等;血液性毒物,如苯、苯的硝基化合物、氮氧化物、亚硝磷
-
职业病危害检测机构应当委托具有有关资格与有关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15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除遵守前款规定外,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应当存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和劳动者公布。
-
2018年职业病危害项目目录提交材料有哪些山西在线咨询 2021-12-12第一条为规范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加强对用人单位职业健康工作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用人单位(煤矿除外)工作场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地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项目,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煤矿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另行规定。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职业病危害项目,是指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职业病危害因
-
什么是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哪些? 职业病危害包括哪些?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18职业病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可以分为很多种,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危害 这些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如有机溶剂类毒物,铅、锰等金属毒物,粉尘等)、物理(如噪声、高频、微波、紫外线、X射线等)、生物(如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因素
-
职业病危害与防治培训的内容主要有哪些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07职业病危害与防治培训; 一、有关术语和定义; 1.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 2.职业危害: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接触特定职业相; 4.职业禁忌症:是指从事特定职业或接触特定职业危;我国职业病发病形势依然严峻;1.我国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广泛;2.我国职业病发病形势严峻;最低后又呈反弹趋势;4.职业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 5.职业性疾患是影响劳动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