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案件受理通知书要给被告,被告享有知情权,人民法院是需要向被告通知相关法律文书的。
1、一审
(1)起诉。行政诉讼实写"不告不来"原则,即当事人不起诉,人民法院不能主动受理。
(2)受理。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受理。经审查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在法定期限内裁定不予受理。人民法院经过审查受理后,进入一审程序。此时,人民法院指定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依据。同时,参照国务院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制定、发布的规章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发布的规章。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3)审理。人民法院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
2、二审
当事人不服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服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但判决、裁定不停止执行。
当事人必须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拒绝履行判决、裁定的,行政机关可以向一审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可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执行。
此外,我国《行政诉讼法》也规定了申诉制度,是指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重新处理请求的诉讼活动。
-
“民告官”法院不受理?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你要知道
313人看过
-
受理行政协议案件后被告可以反诉吗
72人看过
-
行政诉讼受理通知书的发放是在何时?
63人看过
-
如何更换受理被告行政诉讼
452人看过
-
行政诉讼原告的证据是否要给被告
82人看过
-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及行政诉讼案件管辖
305人看过
-
不服受理通知的行政诉讼案件还能再审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08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条限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议抗诉能够向检察院提起抗诉申请,省高检当然是会知道你在省高院申述的情况的。你应当实事求是,以避免导致反感。供您参考。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限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向省高院申述申请再审被驳回后,该案依然处于二审的奏效裁判状态,是能够依此限定向同级检察院申请抗诉的、裁定,
-
行政诉讼案件被告要提供回避的理由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2-01-11需要提供回避的理由。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或者诉讼代理人的(四)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人或接受其请客送礼的(五.)在本诉讼阶段以前曾参与办理本案的(六)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
案件受理通知书是开庭通知书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2-01-25案件受理通知书不是开庭通知书,交了案件受理费说明法院已经受理,但如果不是交的现金而是支票之类的票据,则有的法院要等到钱到帐后才出具案件受理通知书。反诉一般是在本诉的举证期限内提出,但也有法院审理后根据案件审理的需要明确告知被告给予一定期限决定是否反诉或另案起诉的情况,被告反诉的,本诉原告(即反诉被告)会有相应的不同于本诉的举证期限。
-
行政诉讼如何通知被告方如何通知被告方方式北京在线咨询 2022-09-07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对于立案的诉讼,会书面通知双方,告知已立案,并将原告起诉书发给被告,让被告应诉,并通知开庭时间,以便双方出庭。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照撤诉处理;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
行政案件义务告知书严重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1-12-15行政案件权利义务告知书是为了保证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和履行诉讼义务,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进行告知。证人依法享有以下权利和义务:对案件事实有如实陈述的义务,诬告或者作伪证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有权核对询问笔录的权利;有自行提供书面材料的权利。